王玉珍 李衛星
1.沛縣沛城街道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沛縣 221600;2.沛縣大屯街道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沛縣 221600
陽光玫瑰葡萄為中晚熟葡萄品種,果肉鮮嫩并有玫瑰香味,于2010 年首次由日本引入我國,最初只在云南省等地少量種植,2015 年開始進入國內大眾視野,并逐漸流行。陽光玫瑰葡萄單粒質量為10~12 g,糖度為16~22°Bx,具有高糖濃香、肉硬皮薄、高抗病、不裂果、不脫粒、耐運輸、耐存儲的特性,經濟效益十分突出。因陽光玫瑰葡萄在水果市場上廣受青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引進栽培,其種植區域已遍及全國,無論是種植規模還是產量都在不斷擴大,成為鮮食葡萄栽培中的一個重要品種。
江蘇省氣候高溫多雨、炎熱潮濕,屬于葡萄次適宜種植區,發展至今已成為我國第五大葡萄產區,在葡萄品種和種植技術兩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9月,江蘇省陽光玫瑰葡萄種植面積超過133.33 萬hm2,且未來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1]。
在江蘇省,陽光玫瑰葡萄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初萌芽,5月上中旬為盛花期,8月中下旬漿果成熟,成熟后果實掛樹時間最長為2 個月。在雙膜促成栽培情況下,陽光玫瑰葡萄一般于2 月初萌芽,4 月上旬為盛花期,7 月中旬漿果成熟,果實成熟后掛樹期最長可達3個月。相較于其他經濟作物,栽培陽光玫瑰葡萄經濟效益高,在增加農戶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及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陽光玫瑰葡萄種植面積的快速增加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不少種植區域開始出現品種退化、生產標準降低的問題。這不僅導致陽光玫瑰葡萄產量和品質下降,嚴重影響葡萄栽培效益,而且造成大量品質低劣的陽光玫瑰葡萄流入市場,給消費者留下不好的消費體驗,影響陽光玫瑰葡萄品牌形象。因此,加強對陽光玫瑰葡萄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不斷提高栽培水平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首先,農戶需要選擇地勢開闊、地形平坦、灌溉方便、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壤疏松且pH 值為6.0~6.5的地帶作為陽光玫瑰葡萄栽植地,土壤宜以砂壤土、壤土為主。其次,選好栽植地后,農戶需要利用旋耕機旋耕園地土壤,清除雜灌、石頭等垃圾,然后開挖寬100 cm、深80 cm 的定植溝,開挖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為使土壤保持疏松,減少水分流失,農戶可在定植溝底部填入厚15 cm的粉碎的玉米秸稈。
農戶需要選擇枝條成熟、根系完整、長勢健壯、高30 cm 左右、莖直徑在1 cm 以上、具有3~4 個飽滿芽且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優質健康苗作為定植苗。由于陽光玫瑰葡萄生長過程中易感染病毒病和出現種苗春梢葉片皺縮、卷曲、變形的情況,因此需要利用嫁接技術進行改良,以適應當地環境。在陽光玫瑰葡萄栽培中,目前常用的砧木有夏黑、3309、貝達、SO4、5BB和自根苗等。從江蘇省各地的引種情況看,夏黑、3309和貝達作為砧木的表現較好,其次是自根苗。另外,農戶要盡可能選用脫毒的砧木和接穗或脫毒苗。苗木選擇完成后,農戶可將苗木放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中做蘸根處理,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在江蘇省,陽光玫瑰葡萄宜在春季(3 月)和秋季(9 月)定植,以春季定植最佳(此時氣溫適宜,有利于陽光玫瑰葡萄生長和開花)。定植前,農戶需要先對準備好的苗木的根系進行適當短截,然后將苗木居中放入定植溝,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莖與地面持平為準,先回填表土,后回填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過磷酸鈣充分混合的心土,最后澆足定根水,并覆蓋白色地膜保墑。陽光玫瑰葡萄長勢較旺,株行距宜大不宜小,一般栽植規格為3.0 m×2.0 m或3.0 m×2.5 m[2]。
2.4.1 土壤管理
在陽光玫瑰葡萄栽植后的第2 年春季,農戶需要全園淺耕1次,翻耕深度控制在15 cm,以疏松土壤;待地溫回升后,在園地覆蓋黑色地膜,并在苗木根部覆蓋一層粉碎的玉米秸稈,不僅能抑制雜草生長,穩定土壤溫濕度,還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有效改良土質。待進入果實發育期,若園地土壤板結情況較為嚴重,農戶可于灌溉后中耕土壤,以增強土壤透氣性,減少水分和養分消耗。
2.4.2 水肥管理
在水肥管理上,農戶可在全園鋪設滴灌系統,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將灌溉和施肥工作同時進行。
灌溉要按照“兩促兩控,保證凍水”的要求:在葡萄樹萌芽至開花階段澆2 次水,其中1 次應該在開花前7 d 進行,以有效促進花芽形成;花期不澆水,以防止授粉不良;在漿果膨大期澆1 次水,以促進果實膨大;漿果著色期不澆水,以防止裂果;在11 月中下旬土壤封凍前澆1次水,以幫助苗木順利越冬。
施肥要遵循重施有機肥、增施高鉀肥、補充微肥的原則,在不同時期選用不同的肥料,少量多次施肥,以滿足樹體生長和果實發育需要,提高果實品質。對于幼樹,農戶應在苗木定植當年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在定植后第2年每667 m2施尿素5~10 kg,以促進葡萄樹萌芽整齊和新梢生長,提高坐果率。對于結果樹,農戶可在開花前噴灑硼砂和磷酸二氫鉀肥液,每7 d 噴灑1 次,連噴2 次;在花期,農戶可每667 m2追施磷鉀復合肥15 kg;在花后7 d,農戶可每667 m2施入三元復合肥或水溶肥10 kg;在果實膨大期,農戶可每667 m2施硫酸鉀復合肥25~30 kg;在果實由綠轉黃期,農戶可每667 m2施入高鉀型水溶肥3 kg,以促進果實發育,增強葉片光合作用,提高果實含糖量。
2.4.3 整形修剪
江蘇省降水充沛,多大風天氣。為了預防苗木倒伏,農戶可在苗木栽植后,于植株旁邊插1 根竹竿,將新梢綁縛在竹竿上固定;當新梢長5 cm時,選擇1個長勢健壯的新梢作主干,抹去無用的芽和新梢;當主干長40 cm 時,為保證頂梢能繼續向上生長,頂梢以下只留1 片葉并反復摘心,有3 片葉時不再留芽;當主干長80~100 cm時,在主干上、下固定2根鋼絲,并將頂端2個新梢培養成主蔓,2條主蔓呈反方向“Y”字形固定在鋼線上,主蔓每隔15 cm 留有1 個副梢,長有6~8 片葉時摘心1 次,第1 次摘心留3~4 片葉,以后每長1 片葉摘心1 次,以更好地培養結果枝組,防止結果部位上移[3]。
2.4.4 花果管理
陽光玫瑰葡萄花果管理主要分為4 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花前。對于長勢旺盛的結果枝、長勢中等的中庸枝,農戶需要每枝留2 個花序,疏除其余花序和果穗基部的小穗,并將所留基部支穗回剪2~3 cm。第二階段為始花期。農戶需要去掉果穗頂尖部分,將花穗短截至2 cm,在花序完全分離時疏除副穗,留穗尖長6~7 cm,每穗預留果粒130~150 粒。第三階段為盛花期。農戶需要在此期實施無核化處理,于花滿開(100%花開放)前3 d,用赤霉素輔以海藻精浸漬花序,以誘導無核;并于花滿開后10~15 d,用赤霉素和氯吡脲浸漬或噴布果穗,以促進果粒膨大。需要注意的是,農戶應科學把控赤霉素濃度,濃度過高會導致穗軸硬化彎曲及果粒膨大不足,而濃度過低又會使無核率降低,并導致成熟后果粒脫落。第四階段為結果期。當果實長至黃豆粒大小時,農戶需要進行疏果,及時清除生長過密的果實、病蟲果、畸形果及無核小果,促使果粒大小基本一致且分布均勻,每個果穗上可保留70~80 個果粒[4];當葡萄出現軟果時,正是幼果快速膨大期,果皮嬌嫩,陽光直射果皮表面將發生劇烈的光氧化反應,并由此引發日灼病。因此,農戶應及時對果實套袋。農戶可于早晨或傍晚用綠色專用育果袋對果實套袋,不僅能延長采收時間和防止鳥害,而且能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提高葡萄果實的商品性。
2.4.5 病蟲害防治
在江蘇省陽光玫瑰葡萄栽培中,葡萄樹易受到灰霉病、病毒性小葉病、綠盲蝽的危害。在具體防治過程中,農戶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以化學防治為輔,在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同時,避免破壞園地生態環境。
2.4.5.1 灰霉病
灰霉病是我國南方地區露地葡萄和溫室葡萄種植中危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葡萄樹開花前后和果實著色至成熟期容易受到灰霉病的危害。在葡萄樹開花前后,灰霉病主要危害花蕾、穗軸,發生嚴重時會造成整個花穗腐爛,稱之為“爛花穗”[5];在葡萄果實著色至成熟期,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實,使受害果粒變褐腐爛,果皮上產生灰霉,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溫度在20~23 ℃,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時,灰霉病較易發生。
花期和幼果期是灰霉病防治的關鍵時期,農戶需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苗木徒長,保持架面通風;開花前,適時疏松土壤,使土壤保持疏松和無雜草的狀態,合理通風,適當減少澆水次數,降低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幼果期及時套袋(套袋后的葡萄果實被果袋與外界隔絕,可阻斷病原菌傳播),以降低灰霉病發生概率。在植株發病初期,農戶可于開花前7 d和落花落果期,噴灑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速克靈2 000倍液,交替用藥,可取得較好防治效果[6]。
2.4.5.2 病毒性小葉病
病毒性小葉病會導致葡萄樹葉片皺縮不平及出現小葉、扇葉、雞爪葉等情況,不僅會造成果實延遲成熟14~21 d,產量降低20%~50%,而且會使果實著色差和含糖量低,大幅度降低葡萄栽培效益。
為防治病毒性小葉病,農戶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農戶可在追肥時增施優質的有機肥及微生物菌肥,以改善土壤結構,為葡萄樹根系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春季地溫較低時,及時沖施生根劑,配施松土調酸系列產品,以促進葡萄根系生長,增強植株長勢,提升植株抗病能力。第二,薊馬和綠盲蝽會造成病毒性小葉病傳染,農戶需要及時噴藥防治薊馬和綠盲蝽,切斷傳染途徑。第三,對于感病植株,農戶可對植株葉片噴施蒙鼎綠源和磷酸二氫鉀,連噴2~3 次即可取得較好效果。
2.4.5.3 綠盲蝽
綠盲蝽在葡萄整個生育期都可能發生,通常1 年發生4~5 代,主要危害陽光玫瑰葡萄的葉、芽、花蕾,以成蟲和若蟲通過刺吸式口器吮吸葡萄幼嫩器官的汁液,造成植株葉片皺縮、葉緣殘缺、幼果壞死,致使果實商品價值大幅度下降。
為防治綠盲蝽,農戶可采取以下措施。冬季清除雜草,破壞綠盲蝽越冬場所,對果樹進行修剪后及時清理剪下的枝梢;多雨季節注意開溝排水,降低園內濕度;針對幼樹及偏旺樹,避免冬剪過重;多施磷鉀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危害初期,可噴灑0.5%甲維鹽乳油3 000 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進行防治。
當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呈暗黃色、果皮呈透明狀且變軟時,農戶可在晴朗天氣的清晨和傍晚進行采收。采收時將果穗從穗梗處剪下,輕拿輕放,避免碰傷果粒或擦掉果霜,將采收后的果穗放置陰涼通風處,并及時分級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