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部長
張海云
國有企業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既體現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也承載著強烈的文化自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高度重視品牌建設,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加強新時代品牌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打造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既是國有企業重要職責,更是光榮使命。為全力打造享譽全球的中國石油品牌,中國石油傳承紅色基因,堅持市場導向,直面國際競爭。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中國石油作為我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和供應企業,始終把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大局落實到“加快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生動實踐中,承擔著向社會貢獻更多、更好的石油石化產品和服務的社會責任,時刻踐行著總書記要求的“把能源的飯碗緊緊端在自己的手里”。
一是在服務大局中明確品牌的清晰定位。中石油始終把企業發展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看待和把握,把企業品牌形象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緊密關聯,明確了“綠色發展、奉獻能源,為客戶成長增動力、為人民幸福賦新能”的品牌價值主張。做強母品牌,做精做優技術、產品、服務等優秀子品牌,以品牌驅動發展。昆侖潤滑油“軍工品質 大國重器”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為行業領軍品牌之一;“昆侖好客”深耕中國石油2萬座加油氣站,構建“人?車?生活”生態圈,品牌價值突破150億元。
二是在服務大局中豐富品牌的精神內涵。中石油董事長指出:企業文化是企業最終的競爭力,中國石油立世紀風云、伴祖國同行,孕育了石油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形成了石油優良傳統作風,鍛造了以志存高遠、質樸厚重、拼搏奉獻為鮮明特征的優秀企業文化。
今年是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鐵人有一句格言:“我們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我們”;常年奮戰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塔里木石油人豪邁地宣示:“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煉化企業員工總結出“煉油先煉人,煉人先煉帶頭人”的經驗;銷售企業員工面對困難,提出了“拼搏到感動自己,努力到無能為力”的響亮口號;10萬海外員工奮戰在30多個國家、90多個項目上,為公司海外1億噸油氣當量作出突出貢獻。這些深厚的文化和精神傳承,是中國石油獨特的品牌基因,為中國石油品牌注入了獨特精神內涵。
三是在服務大局中提升品牌的美譽度。中國石油堅決扛起壯大國有經濟、保障能源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的歷史使命,連續17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成為最早建立報告發布制度的央企之一,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設立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展示新時代央企風采,助力化解“鄰避效應”,贏得社會好口碑。公司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油氣氫餐宿”立體服務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定點幫扶1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脫貧摘帽,得到社會公眾和媒體的廣泛贊譽。
堅持市場導向,贏得公眾口碑
金碑銀碑不如口碑,口碑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石油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大力加強品牌建設,走出了一條以市場為導向、以價值為引領的品牌發展之路。
一是堅持依靠創新提升品牌價值。中國石油矢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力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新組建4個新型研究院,超深超高壓天然氣勘探開發理論等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發明專利占比和PCT專利申請數量持續提升,創新開發應用昆侖ERP系統,成為國內首個使用國產高端ERP的央企,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中國石油品牌附加值大幅提升。
二是堅持依靠管理提升品牌價值。一流的品牌需要一流的管理,每一個卓著品牌背后都有一套卓越的管理體系。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化工企業之一,中國石油秉持“生產上精耕細作、管理上精雕細刻、經營上精打細算、技術上精益求精”管理理念,在各領域積極探索推行從嚴管理、精細管理、精益管理,促進了品牌與業務的融合發展,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中國石油品牌含金量有力增強。
三是堅持依靠品質提升品牌價值。中國石油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守“誠實守信、精益求精”的質量方針,把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物資質量和工作質量等質量管理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石”工程,依靠產品服務質量的穩定可靠,不斷增強品牌體驗,以客戶口碑評價品牌,在2023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發布的“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中,中國石油品牌價值為3551億元人民幣。
直面國際競爭,掌握傳播主動
中國石油認真落實“走出去”戰略,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海外資產規模、跨國指數居中國跨國公司之首,連續6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4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一是加強品牌國際化運營。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不斷強化與重點資源國、世界一流同行的戰略伙伴關系,打造油氣合作利益共同體。統籌境外上下游業務品牌使用,逐步提升中國石油品牌在海外終端市場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是加強依法合規經營。中國石油始終嚴格遵守駐在國法律法規,積極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員工合法權益,增進當地民眾福祉,彰顯了中國公司全球企業公民形象。在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尼日爾、印尼等地,加強與當地社區溝通交流,打造多個造福民生的樣板工程,推進民心相通,獲得當地政府和媒體好評。
三是加強品牌海外傳播。品牌先行、文化先行,是推進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要求。中國石油健全海外品牌傳播體制機制,加強品牌傳播關鍵資源、關鍵環節、關鍵活動的統一運作和管理,努力實現從“宣傳”向“傳播”轉型。積極把握國際傳播規律,積極增進與“一帶一路”國家媒體溝通,努力擴大境外媒體“朋友圈”,用國外社交平臺講好中國石油故事。加強跨文化管理,努力培育獨具特色、多元融合、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
中國正穩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需要有世界一流企業、世界一流品牌參與全球競爭,將開放、包容、熱情、友善、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帶到全世界。
中國石油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以實干鑄就享譽全球的中國石油品牌,加快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石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