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杏梅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領域,智能終端也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智能終端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促進教育信息化深入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挖掘智能終端在作業設計中的優勢,提高作業設計效率。
一、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優勢
(一)作業資源豐富,利于提升作業品質
傳統的數學作業往往只能給學生提供有限的習題選擇,而智能終端則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渠道獲取各種題庫和學習資源,這意味著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難度和不同類型的題目,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教育資源庫、教育網站、教育APP等在線資源非常豐富,通過智能終端可以便捷地訪問這些資源,將這些資源應用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提高作業質量。例如,智能終端可以提供各種數學題庫、數學游戲、數學動畫等教育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智能終端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歷史、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智能終端可以為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作業題目,實現個性化作業設計。這種個性化作業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作業質量。例如,智能終端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他們推薦不同難度的數學題目,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進行學習。
(二)方便師生互動,促進及時交流
智能終端可以通過在線平臺或應用程序提供即時答疑功能,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困惑可以隨時向教師請教,教師也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實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智能終端的互聯網連接功能使遠程輔導成為可能。學生可以通過智能終端與教師進行遠程視頻會議或在線交流,教師可以實時指導學生的作業解題過程,解答他們的疑問,提供個性化輔導,無論學生身在何處,都能獲得專業指導。智能終端可以通過自動批改功能快速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估。教師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的管理系統查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給予及時反饋和評價。這種實時互動促使學生及時改正錯誤,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智能終端還具備評價功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評價,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能力。例如,智能終端可以對學生的數學題目進行自動批改,及時給出正確答案和錯誤原因,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提高作業完成質量。
二、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應用
(一)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常規作業設計方面的應用
1.智能終端在日常作業布置方面的應用。
在作業布置方面,可以利用智能終端的互動性和資源的豐富性,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借助智能終端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數學游戲、動畫、視頻等多種作業素材,創設更新穎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利用智能終端的社交性和協作性為學生提供更開放、合作的學習環境。利用智能終端平臺建立數學學習小組,讓學生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討論數學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協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四則運算”時,教師可以利用智能終端平臺搜集與“四則運算”相關的素材,如圖片、音頻、視頻等,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四則運算”概念和方法。學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在智能終端查找與“四則運算”相關的圖片,如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符號、算式和結果等,然后將這些圖片保存在智能終端。學生還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的錄音功能錄制自己口算的過程,并與同學分享,從而加深對“四則運算”的理解。
在具體的作業呈現上,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的AR技術設計一個“保護羊羊”的混合計算游戲(如圖1所示)。屏幕左端有一只羊,右端有一只狼,羊和狼的頭頂上各有一個數字。在狼和羊中間會有一個呈現數字的“陷阱”,當羊頭頂的數字與“陷阱”數字通過各種運算與狼頭頂的數字相同時,狼就會掉入陷阱,從而實現保護羊的目的。其中羊和狼頭頂的數字是固定的,“陷阱”數字和運算符號學生可以自由控制。學生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加法算式,會出現一個虛擬算式,學生需要用手指將兩個數字相加,得出結果。這種新穎的作業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智能終端在日常作業批改方面的應用。
在上述題目設計完成之后,智能終端可以自動識別和計算四則運算題目,快速給出答案并判斷對錯,有助于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提高批改效率。批改完成之后,智能終端可以記錄學生的答題情況,包括正確率、錯誤題目、答題時間等,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智能終端也會根據學生的答題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弱點和喜好,并推薦相關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針對性地提高。智能終端可以實時反饋學生的答題情況,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調整學習策略。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智能終端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在這一過程中,智能終端可以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如教學視頻、例題解析等,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此外,智能終端還具備作業分享功能,支持學生在線討論和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智能終端,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與教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二)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作業個性化輔導方面的應用
1.利用智能終端平臺對學生進行動態分層。
眾所周知,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有著不同的天賦和基礎,對學生進行分層也是數學教師常用的手段。但是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動態變化的,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數學能力強的學生不代表在每一個知識點學習中都很強,如有的學生整體數學成績很好,但是遇到小數習題時會經常出錯,如果教師在小數作業設計中將其當作“優等生”來看待,則有失偏頗,反之,平時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有可能對小數知識非常擅長。這種階段性的劃分需要教師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且耗時耗力,需要智能終端平臺的介入。另一方面,差生不會永遠是差生,優等生也不會永遠是優等生,其中的轉變十分細微,智能終端則可以對這種細微的轉變進行記錄,使習題設計更加客觀和理性。
2.設計具有層次性的動態作業。
在“多邊形面積”作業設計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智能終端平臺設計分層作業。首先,動態評估學生的水平。利用智能終端平臺發布在線評測任務,包括不同層次的“多邊形面積”題目,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生在智能終端完成題目,平臺會自動記錄學生的答案、解題時間、正確率等數據,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對學生進行動態評估,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進行分層。
其次,科學設計各個層次的作業目標。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目標,使作業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針對優秀層次的學生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其探究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其創新能力。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設計應用性問題,引導其運用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其應用能力。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設計鞏固性習題,引導其鞏固多邊形面積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提高其基本運算能力。
(三)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實踐類作業方面的應用
1.實踐類作業設計流程。
首先,借助智能終端確定作業的主要目標,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理解數學概念等,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作業內容,包括數學題目、練習題、實際問題。作業設計必須考慮作業難度,根據學生的年級和能力水平合理確定作業難度,確保作業既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又能夠適當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為了防止作業設計難度過大,可以提供適當的案例,學生可以借鑒案例的操作步驟。
其次,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類作業興趣,可以增加作業的趣味性。利用智能終端的優勢設計一些互動的數學游戲或應用程序,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這一過程中,智能終端可以實時記錄學生的答題過程和最終成績,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發現錯誤并糾正。智能終端可以自動批改部分作業,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教師可以使用智能終端來講解作業中一些容易被學生忽略或混淆的概念,提供更全面的指導。
2.作業設計案例。
在“扇形統計圖”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上述流程設計實踐類作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作業目標:
通過扇形統計圖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數據的呈現方式,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
作業內容:
學習材料:提供一份關于寵物喜好的調查問卷結果,包括不同寵物類別在班級中的數量統計,借助智能終端展示各類寵物的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解讀扇形統計圖:提供一個扇形統計圖示例,解釋如何根據數據制作扇形統計圖,并解讀圖表中的信息。
填充空白統計圖:提供一個空白的扇形統計圖模板,讓學生根據提供的調查問卷結果,把數據填入圖表中,并用不同顏色標注不同寵物類別。
分析數據:要求學生根據填充好的扇形統計圖回答一些問題,如哪種寵物類別最受歡迎?哪種寵物類別最不受歡迎?并給出相應的理由。
設計新的統計圖:鼓勵學生設計自己的調查問卷,并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制作新的扇形統計圖,并給出相應解讀。
實時反饋:
在智能終端上進行在線批改,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糾正他們的錯誤;提供一個自動評分系統,根據學生填充的數據和分析的準確性對作業進行評估。
檢查和評估:
教師使用智能終端查看學生的作業進展和完成情況,并對學生的扇形統計圖進行檢查;教師組織一次小組討論或展示,讓學生展示他們設計的調查問卷和相應的扇形統計圖,并互相評價和分享。
三、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面面臨的困境與對策
(一)困境
第一,技術手段不足。雖然智能終端的功能不斷完善,但是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面仍然存在技術手段的不足。例如,智能終端可能無法提供針對不同年級和能力水平的個性化作業設計,難以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此外,某些智能終端可能無法完全解決作業批改和評估的難題,需要人工干預和判斷。第二,教師信息化素質欠缺。雖然智能終端可以提供很多便利的功能,但是教師的信息化素質可能存在欠缺。一些教師對智能終端的使用不夠熟練,無法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缺乏對智能終端工具的了解,在作業設計中無法充分利用智能終端的優勢。同時,教師可能面臨教學內容與智能終端技術不匹配的問題,無法充分將智能終端應用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
(二)對策
第一,提供針對教師的培訓支持。學校和相關教育機構可以組織教師培訓,提供相關的培訓課程和實踐機會,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鍛煉教師利用智能終端進行數學作業設計的能力。學校也可以建立智能終端團隊,加強對智能終端的研究。第二,進一步發展智能終端技術。智能終端技術持續發展,未來可能會提供更多功能和工具,以滿足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需求。同時,智能終端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不斷優化,以提供更準確和個性化的作業批改功能。
四、結語
智能終端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還可以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同時也要看到智能終端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技術手段不足、教師信息化素質欠缺等,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智能終端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