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這一重要論斷對調動全社會力量辦好教育提供了強大支撐,也指明了方向。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各盡其責。為探索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最佳模式,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于2020年啟動了校家社協同創新育人研究項目。經過3年多的探索與實踐,目前該項目已分3批次,在東中西部10個省份、24個地市開展了實驗。
山東濰坊是24個實驗區之一。從2002年啟動“親子共成長”工程開始,21年來,濰坊率先在教育主管部門設立了家庭教育科,成立了民政部門注冊的中小學家長聯合會,制定了國家標準委認證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團體標準,研發出分年級家長課程教材《牽手兩代 幸福路上》,形成了“視頻導課、問題研討、課堂總結、作業拓展、微課鞏固”家庭教育課程五步教學法,全面構建起“城市鄉村、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全覆蓋的家庭教育指導公共服務體系,成為校家社協同創新育人的“領跑者”。
“親子共成長”的種子長大了
濰坊校家社協同育人二十一載
21年接力干好一件事
“人民滿意”就是最大肯定
看社區帶娃新模式
拉起手,跟孩子一起成長
分工合作,構建良好育人生態
校家社協同:讓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