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琳,何嘉瑩,邱韻靜,林晗,潘禮業,梁永新,李國衛,蘭小勇,陳向東
(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 佛山 528200)
蠟梅花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1 冊[1]、《江蘇省中藥材標準》[2]和湖北省中藥材質量標準[3],標準規定蠟梅花為蠟梅科植物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 的干燥花蕾。1~3 月采摘,曬干或烘干。具有解暑生津的功效,常用于熱病煩渴、胸悶、咳嗽。蠟梅花的化學成分主要包含有龍腦、桉油精、洋蠟梅堿、蠟梅苷、亞油酸、油酸等揮發性成分,也含有生物堿、黃酮類、香豆素類、甾體類等成分;葉中含有蠟梅堿、氫氰酸等成分[4]。研究表明蠟梅花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5]。現行標準中,《湖北省中藥材質量標準(2018 年版)》僅收載了其顯微鑒別、薄層鑒別,《江蘇省中藥材標準(2016 年版)》收載了其顯微鑒別、薄層鑒別、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測定項。有相關研究也報道了其蘆丁的質量分數測定方法[6]和槲皮素質量分數測定方法[7],但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時間較長,且不能同時測定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由于中藥有效成分具有多樣性及復雜性,單純地檢測某一成分缺乏一定的專屬性,同時對中藥材質量的評價稍顯偏頗。特征圖譜作為控制中藥質量的鑒別手段,結合多指標成分定量分析,不但可鑒別產品真偽,而且可控制主要特征峰的質量分數,是全面控制中藥質量的可行模式[8]。目前尚無文獻報道蠟梅花特征圖譜或指紋圖譜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UPLC 法建立蠟梅花藥材的特征圖譜,同時測定黃酮類成分蘆丁和槲皮素的質量分數,可綜合控制和評價蠟梅花藥材的質量。
Thermo Vanquish 型超高效液相色譜儀(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Waters Cortecs T3(100 mm×2.1 mm,1.6 μm)色譜柱;Mettler XP-26型百萬分之一天平,ME204E 型萬分之一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Milli-Q 型超純水凈化系統(美國Millipore 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乙腈、磷酸為色譜純;水為Mili-Q 超純水;其余試劑為分析純。蘆丁(批號:100080-202012,質量分數91.6%)、槲皮素(批號:100081-201610,質量分數99.1%)、山柰酚(批號:110861-202013,質量分數93.2%)對照品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17 批藥材經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孫冬梅主任中藥師鑒定,為蠟梅科植物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 的干燥花蕾,來源見表1。

表1 17批蠟梅花藥材的來源信息Table 1 Origins of 17 batches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
采用Waters Cortecs T3(100 mm×2.1 mm,1.6 μm)色譜柱,流速為0.3 mL/min;柱溫為35 ℃;進樣量為1 μL,檢測波長為355 nm;以甲醇(A)-0.2%磷酸(B)為流動相,梯度洗脫(0~3 min,25%A→25%A;3~4 min,25%A→27%A;4~13 min,27%A→29%A;13~14 min,29%A→36%A;14~30 min,36%A→42%A)。
分別取蘆丁、槲皮素、山柰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60%(體積分數,下同)甲醇分別制成質量分數為99.11、59.71、21.08 μg/mL的對照品溶液。
本品粉末(過3號篩)約0.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 mL,稱定質量,加熱回流1 h,放冷,再稱定質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質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4.1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S1),按“2.1”項下的色譜條件連續進樣6 次,以蘆丁為參照峰,計算5 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4.2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S1),按“2.1”項下的色譜條件,分別于0、2、6、8、10、12、18、24 h 進樣測定,以蘆丁為參照峰,計算5 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的RSD 均小于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 內穩定性良好。
2.4.3 重復性試驗 樣品粉末約0.5 g(S1),平行6份,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以蘆丁為參照峰,計算5 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的RSD 均小于3%,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4.4 耐用性試驗 采用33~37 ℃柱溫、0.28~0.32 mL/min 流速對特征圖譜中5 個特征峰的分離度、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進行考察,發現影響均不大,表明耐用性良好。考察了Waters Cortecs T3(2.1 mm×100 mm,1.6 μm)、Agilent ZORBAX SB-C18(2.1 mm×100 mm,1.8 μm)、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譜柱對特征圖譜的影響,發現Agilent ZORBAX SB-C18和Waters Cortecs T3 色譜柱對5 個共有峰分離度較好,峰分布均勻。
2.4.5 特征圖譜分析與評價
2.4.5.1 特征圖譜的建立 精密稱取17 批樣品,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圖。將17 批藥材特征圖譜數據導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2012.0 版)”中,選擇S1 蠟梅花的色譜圖作為參照圖譜,以平均數法作為對照圖譜生成方式,設定時間窗寬度為0.1 min,多點校正后,在全譜峰匹配模式下生成5 個共有峰,并生成對照圖譜R,見圖1。

圖1 17批蠟梅花特征圖譜和對照圖譜疊加圖Figure 1 Superimposed chromatograms of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s and control chromatograms of 17 batches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
根據對照品指認,確定了蠟梅花特征圖譜中峰2、4、5 分別為蘆丁、槲皮素、山柰酚。見圖2。

圖2 蠟梅花特征圖譜和對照品HPLC圖Figure 2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 and HPLC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
2.4.5.2 相似度評價 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2012.0 版)”中,系統根據各批次樣品色譜圖的共有模式生成對照圖譜R,計算出S1~S17 蠟梅花藥材特征圖譜與對照圖譜R 的相似度,各批次藥材與對照圖譜之間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表明各批次藥材的相似度良好。見表2。

表2 17批蠟梅花藥材的相似度測定數據Table 2 Similarity measurement data of 17 batches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
2.5.1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量取5 份質量濃度為495.5 μg/mL 的蘆丁對照品儲備液1 mL,分別置2、5、10、20、50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分別制成每1 mL 含蘆丁247.8、99.11、49.55、24.78、9.911 μg 的蘆丁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量取5 份質量濃度為306.417 μg/mL 的槲皮素對照品儲備液1 mL,分別置2、5、10、25、50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分別制成每1 mL 含槲皮素153.2、61.28、30.64、12.26、6.128 μg 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蘆丁對照品儲備液、上述5 種不同質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1 μL,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建立線性回歸方程。得到蘆丁標準曲線為y1=0.093 2x1-0.055 5,r1=0.999 9;槲皮素標準曲線為y2=0.179 9x2-0.313 3,r2=1.000 0,蘆丁、槲皮素分別在9.911~495.5、6.128~306.4 μg/mL 范圍內,質量濃度與峰面積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2.5.2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批號:S1),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進樣測定6 次,記錄色譜圖。測得蘆丁和槲皮素峰面積RSD 值分別為0.30%、1.15%,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5.3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批供試品溶液(批號:S1),在室溫下于配置后0、2、4、6、8、12、18、24 h 分別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測得蘆丁和槲皮素峰面積RSD 值分別為0.11%、0.60%,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定性良好。
2.5.4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供試品(批號:S1)適量,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平行6 份,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測得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RSD 值分別為1.59%、0.63%,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5.5 加樣回收率試驗 分別稱取蘆丁、槲皮素對照品27.975、14.911 mg,置于10 mL 量瓶中,加甲醇溶液制成每1 mL 含蘆丁2.563 mg、槲皮素1.478 mg的對照品儲備液。精密吸取上述儲備液1 mL 于具塞錐形瓶中,平行操作6 份,揮干溶劑;再分別取蠟梅花藥材粉末(批號:S1)適量,分別取約0.25 g置于上述6 個錐形瓶中,精密稱定,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蘆丁和槲皮素的峰面積,計算蘆丁和槲皮素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3、4,表明方法加樣回收率良好。

表3 蠟梅花蘆丁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rutin accuracy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n=6)

表4 蠟梅花槲皮素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Table 4 The results of quercetin accuracy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n=6)
2.5.6 樣品測定 分別取17 批蠟梅花藥材適量,精密稱定,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見表5。

表5 17批蠟梅花中2種成分的質量分數測定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mass fraction determination of 2 components in 17 batches of Chimonanthus praecox Flower(n=2) w/(mg·g-1)
2.5.7 聚類分析 以17批蠟梅花樣品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測定結果為變量導入SPSS 22.0 軟件進行系統聚類,采用組間平均數聯結法,以余弦距離作為樣品相似度的距離公式,結果見圖3。同一產地不能聚為一類,說明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與產地相關性不大。

圖3 17批藥材樣品聚類分析結果Figure 3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of 17 batches of samples
本研究建立了蠟梅花藥材的UPLC 特征圖譜,分析時間短、分離度良好、基線平穩,標定共有峰5個,指認峰2、4、5分別為蘆丁、槲皮素、山柰酚。各批次藥材與對照圖譜R之間的相似度均大于0.90。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蠟梅花的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類成分,其中蘆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為蠟梅花中質量分數較高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抗抑郁及保護受損器官等作用[9-10]。本法基于特征圖譜信息量豐富,選擇測定波長為355 nm,且蠟梅花中山柰酚原型成分質量分數較低、響應低,與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差異較大,不宜采用同法測定,故本研究僅測定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17批不同產地蠟梅花藥材中蘆丁、槲皮素質量分數均值分別為12.21、4.07 mg/g,根據聚類分析結果,同一產地不能聚為一類,說明蠟梅花藥材黃酮類成分(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與產地相關性不大。目前已有文獻報道測定蠟梅花中蘆丁的質量分數均值為2.37 mg/g[6],與本研究測定結果差異較大,可能原因為文獻研究藥材為素心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 var. Concolor Makino,而本文研究藥材為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還有文獻報道[7]測定云南產3 批蠟梅花中槲皮素質量分數均值為0.36 mg/g,研究樣品數量較少,代表性不足。而本研究采用UPLC 法測定蠟梅花藥材特征圖譜,同時測定17批不同產地樣品中蘆丁和槲皮素質量分數,為蠟梅花藥材的采購和質量評價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