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2023年11月17日,馬爾代夫總統就職儀式在該國首都馬累舉行,穆罕默德·穆伊茲宣誓就任該國第八任總統。
11月17日,馬爾代夫新當選總統穆伊茲宣誓就職。他在就職講話中強調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對外發展友好關系,優先關注馬爾代夫人民的利益,重視促進旅游業發展等。次日,穆伊茲正式要求印度政府從馬爾代夫撤出軍事人員。盡管有外媒炒作此舉為“親華”表現,但實際上,馬爾代夫新政府的政策選擇源于一個主權國家對獨立和發展的不懈追求,并非是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
馬爾代夫位于印度洋貿易航線要沖,戰略地位關鍵。隨著地緣博弈升溫,馬爾代夫逐漸從位于南亞次大陸邊緣的群島,成為具有一定區域影響力的戰略節點,其內政外交政策走向也日益受到關注。
自2008年8月新憲法正式生效后,馬爾代夫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此后該國政權幾度更迭,民主黨和進步黨圍繞大選激烈博弈。2008年10月,民主黨候選人納希德當選憲政改革后首位總統,但隨后在2012年因反對黨和民眾示威辭職下臺。2013年,進步黨候選人亞明當選總統。隨后,納希德被控恐怖主義罪入獄,其保外就醫后流亡海外。2018年,民主黨成員薩利赫在納希德支持下參選并擊敗亞明成為總統。2023年大選前,民主黨主席納希德和總統薩利赫決裂,由薩利赫代表民主黨參選。由于進步黨領導人亞明被控洗錢遭逮捕無法參選,進步黨成員、該國首都馬累市長穆伊茲作為進步大會聯盟候選人參選并贏得大選。
馬爾代夫雖長期奉行和平、獨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但在軍事和經濟上對印度依賴度較高。印度作為南亞傳統大國,長期將馬爾代夫等周邊小國視為自身勢力范圍,設法增強對其影響力。納希德較為親印,他雖在英國、印度等國斡旋下保外就醫并流亡海外,但一直希望回國與亞明角逐總統大選,甚至公開呼吁印度干涉馬爾代夫大選。2018年大選舉行前,亞明宣布啟動國家緊急狀態,印度、美國以“維護民主”為由對馬爾代夫施壓。有媒體猜測,政治資歷相對較淺的薩利赫贏得大選離不開印度支持。薩利赫勝選后,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祝賀,稱這不僅標志著“民主力量的勝利”,還反映出馬對“民主價值觀”和“民主規則”的堅定承諾。美國也積極同馬政府發展外交關系。美國國防部在2019年的《印太戰略報告》中八次提到馬爾代夫,將其列為需重點發展關系的“新興伙伴”。2020年,美國和馬爾代夫簽署防務協議。
穆伊茲的勝選,一方面源于競爭對手民主黨內部分裂導致支持薩利赫的力量被削弱;另一方面則是源于民眾對印度在馬爾代夫不斷增強影響力的不安。2018年,薩利赫就任后,強調“印度優先”政策,積極發展對印關系。正義黨領導人穆罕默德·迪迪稱,印度的巨大影響力使薩利赫政府在民眾眼中顯得屈從于印度,失去了自由和獨立。《印度斯坦時報》評論指出,薩利赫政府一直采取“印度優先”政策,以換取印度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預算支持、捐贈和優惠貸款。穆伊茲則希望維護馬爾代夫的獨立自主,減少國外政治力量對本國內政的干擾。其所屬進步大會聯盟曾領導反對黨發起“印度出去”運動,反對印度在馬爾代夫的軍事存在。當前,馬爾代夫約有75名印度軍事人員駐扎,穆伊茲在競選期間便承諾將要求印度自馬爾代夫撤軍。據報道,10月27日穆伊茲表示,馬爾代夫已開始與印度就撤出其軍事人員進行談判。
身處大國博弈漩渦之中的馬爾代夫,其內政外交雖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局勢影響,但起決定作用的仍是該國的內在發展訴求。2009年,斯里蘭卡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的覆滅,極大緩解了馬爾代夫的國家安全擔憂,促使其尋求更利于經濟發展的內外政策。馬爾代夫以旅游業為主,經濟結構單一且基礎較為薄弱,嚴重依賴進口。為改變旅游經濟占比過高的產業結構,前總統亞明嘗試發展馬爾代夫版“經濟特區”,通過扶持漁業和啟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推動馬爾代夫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這與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共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共享發展成果的目標一致。因此,亞明在任期間,中國和馬爾代夫推動了一系列基建項目,彼時穆伊茲作為住房和環境部部長,較為認同亞明的發展理念。穆伊茲擁有英國利茲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學位與建筑業從業經驗,其擔任住房和環境部部長期間,積極推進一系列基建項目落地,如馬爾代夫歷史上首座跨海大橋——中馬友誼大橋、維拉納國際機場改擴建、胡魯馬累二期填海工程、社會住房項目、拉斯法努人工海灘等。
馬爾代夫現政府以國家利益為要,希望與多國發展外交關系、助力國內經濟復蘇。穆伊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馬爾代夫不介入大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將與包括印度、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合作。
中國與馬爾代夫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兩國建交迄今已有51年。2014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馬爾代夫進行國事訪問,兩國一致同意構建面向未來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關系。2017年12月,馬爾代夫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并與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此次穆伊茲勝選后,中方向其表示祝賀,表示愿與馬方共同努力,弘揚傳統友誼,深化務實合作,推動兩國面向未來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10月4日,穆伊茲會見中國駐馬大使王立新,感謝中方長期以來對馬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寶貴支持,期待同中方一道,傳承友誼,深化合作,推動馬中關系取得更多新進展。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委員諶貽琴應邀出席穆伊茲總統的就職儀式。穆伊茲認為,中國在馬爾代夫的基礎設施投資不僅沒有帶來負擔,反而為馬爾代夫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使馬方獲得更加安全的生態環境,并能更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中馬友誼大橋也令數十萬馬爾代夫人的生活發生積極改變。
總之,雖有外媒不斷炒作穆伊茲要求印度撤軍是“親華”表現,但實際上這是其對競選承諾的兌現,是對本國民眾希望國家獨立且不受外部力量干涉訴求的回應,也是對薩利赫政府過于強調“印度優先”政策的適當回調。馬爾代夫不愿意卷入大國博弈,希望以國內發展為先,通過國際合作盡快推動經濟增長、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