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

2023年11月19日,極右翼選舉聯盟“自由前進黨”候選人哈維爾·米萊以55.95%的得票率,當選阿新一任總統。圖為米萊在贏得總統選舉后與支持者互動。
11月19日,阿根廷舉行第二輪總統選舉。根據阿官方宣布的最終計票結果,極右翼選舉聯盟“自由前進黨”候選人、國會眾議員哈維爾·米萊以55.95%的得票率,當選阿新一任總統。
此次競選中,米萊的對手是阿現任經濟部長、代表中間偏左執政黨“祖國聯盟”的塞爾希奧·馬薩。在第一輪總統選舉中,馬薩獲得了超過36.6%的選票,米萊獲得約30%的選票,分列第一和第二名。根據阿憲法,總統候選人需要獲得超過45%的選票,或獲得超過40%的選票且得票率領先第二名10個百分點,才能當選。因此,兩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
米萊不是傳統型政客。他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現年53歲,大學期間主修經濟學。獲得經濟學學位后,米萊成為大學教授,并在多個機構從事咨詢和分析工作。然而,讓他聲名鵲起的身份是脫口秀和電視臺節目主持人。2020年,米萊加入“自由前進黨”,并正式開啟了政治生涯。競選期間,米萊的政策主張極具爭議。他主張廢除阿根廷央行和本國貨幣“比索”,全面實行美元化以及私有化,并削減社會福利。他還反對女權主義和墮胎,支持實行寬松的槍支管制政策。在外交方面,米萊支持加強與美國和以色列的關系,反對阿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分析指出,米萊能成功當選總統,與阿根廷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有著密切關系。目前阿有接近五分之二的民眾生活在貧困之中,不少阿根廷人將這種困境歸咎于現任政府失敗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米萊還十分擅長用社交媒體為自己造勢,并利用短視頻迎合貧困地區年輕人的心態。米萊的當選打破了阿政壇由兩大聯盟輪流執政的局面,也動搖了阿政治格局和經濟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