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鳳俠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并非先天形成的,需要后天的逐步培養和發展。現實社會中,任何人都需要運用語言同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語言具有基礎性和普遍性兩個特征,其他交際工具往往建立在其基礎上,語言不是由某個人賦予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會賦予的,是由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群體約定俗成的。
在人類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兒童時期是語言形成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進行語言學習最為容易,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最為迅速。因此,對兒童開展語言教育十分重要。
本文筆者將以小學生低年級為例,重點闡述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主要因素和怎樣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主要因素
1.家長觀念錯誤,致使兒童錯過語言發展最佳時機
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家長的觀念是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現代社會中,大部分家長對兒童的語言學習和表達能力提升并不關注,錯誤地認為兒童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說話和表達的人也大有人在,因而,這部分家長不會采用系統的、有效的方式來對兒童進行語言培養,促進其表達能力提升,也不會對兒童進行專門的語言教育,更不愿意進行親子閱讀。這樣,勢必會錯過兒童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機,不利于兒童后期的語言發展。
2.周圍環境影響,導致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環境缺失
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手機已經成為一種人們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手機等電子類產品的普及,在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現在的很多人大多數時間都沉迷于電子產品的世界中,改變了以往與人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習慣,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家人,特別是孩子。在兒童的成長環境中,家長們不再像原來那樣樂于交談、善于交流,沒有了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孩子也就不能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當然不利于兒童后期進入小學階段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
同時,不僅大人們沉迷于電子產品和網絡當中,學生也成為電子產品的擁有者和使用者。另外,由于家長往往沒有太多的時間看護和管理孩子,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也較弱,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之中,從而忽略了與別人的交流。語言能力培養環境的缺失使學生們不再愿意學習語言和應用語言,更無法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提高家長教育兒童的意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教育問題不能一味地交給學校和教師,家長們也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學校要加強宣傳和引導,提高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意識,要讓家長關注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幫助其了解和掌握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方式和時間,為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把好第一道關。
語言和思維二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良好的思維可以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上小學前,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圖畫,講一些故事,鍛煉他們的思維,促進他們的語言習得和語言能力提升。同時,家長還要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語言教育,鍛煉他們的語言思維,并通過復雜的語言交流和語言鍛煉,積極豐富孩子語言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為他們升入小學后語言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2.充分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訓練
要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應該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詞匯量是理解文章的基礎,而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句子的基本單位是詞和詞組,如果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詞匯,他們就無法理解文章。與此同時,詞匯量的多少也影響著一個人的語言表達。由于低年級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較少,要使學生增加詞匯量,必須通過閱讀來實現。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還要引導他們多背多記,并將閱讀內容轉化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此外,組織一些有趣的語文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例如,朗讀后讓學生講述所讀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可以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同時,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也自然會相應地提高,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增加。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已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場所,家校攜手共同教育學生日益重要。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培養來說,家長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進行一些力所能及且有效的教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和學校都要把握好兒童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引導和幫助,從而通過家校合作使學生逐步愛上語言表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為后續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