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中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我們黨從長期革命和執政黨建設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結論,也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原則。[1]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黨的十九大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內容。[2]黨的二十大又進一步提出了“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戰略號召。治國安邦,重在基礎;管黨治黨,重在基層。只有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才能厚植黨的執政根基。
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黨中央在新時期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有著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時代價值,必須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其精神實質、豐富內涵、理論邏輯,做到心中有數、胸懷全局。
核心要義在于“全面整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是黨聯系群眾的“神經末梢”,人民群眾面對“蠅貪”,往往感受很深,影響最直接,各種吃拿卡要、優親厚友、辦事不公、揮霍浪費等“微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嚴重侵害群眾切身利益,損害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全面”,既涵蓋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又要全方位、多角度抓組織建設,管理好黨員干部,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注重“整治”,只有加大整治力度,重拳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干部作風和腐敗問題,做到力量下沉、層層傳遞壓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全面從嚴治黨不留死角,提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根本目標在于“固本強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的地方,是黨和人民血肉聯系最緊密的地方,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力量之源。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關系人心向背、人民福祉。基層黨員干部作為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的具體執行者,手中掌握著許多與人民群眾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權力,如果基層權力沒有被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它所啃食的就是群眾的獲得感,侵蝕的就是黨群干群關系,動搖的就是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只有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基層,把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在基層得到充分彰顯,才能贏得群眾肯定,從而增強黨的戰斗力,鞏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最終完成黨的使命。
著力點在于“五個推動”。把握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著力點,必須緊緊圍繞“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這一目標,重點在“五個推動”上發力、用勁。一是層層傳導責任壓力,推動主體責任在基層生根。把強化基層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放在首位,推動縣、鄉、村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三級聯動”,構建以縣領鄉(鎮)、以鄉(鎮)帶村的工作格局。二是深入開展紀律教育,推動黨規黨紀在基層執行。要緊密結合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分層分類對農村、城市等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集中培訓,實現紀律教育全覆蓋。三是堅決維護群眾利益,推動正風反腐在基層深化。把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中之重,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緊盯基層“四風”的新形式、新變種,防止反彈回潮。四是從嚴監管基層黨員,推動嚴管嚴治的要求在基層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關鍵是從嚴監督管理好基層黨員干部,明確監管重點,加大處置不合格黨員力度,維護基層黨員隊伍純潔。五是建強基層紀檢干部隊伍,推動監督執紀工作在基層加強。規范基層紀檢委員設置、履職、日常指導、管理、聯系和服務制度,進一步健全考核評價、激勵保障機制。[3]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人民自己的政黨。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了踐行黨的宗旨,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必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現實需要。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決定黨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關乎人民福祉。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其不良作風和腐敗行為,會對黨的惠民政策執行效果產生“縮水效應”,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其危害不容小覷。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黨的領導權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實踐中人民賦予的,人民在黨的政權的鞏固中起決定作用。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前途和命運,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決定著黨的執政根基的穩固,人民擁護和支持黨,黨的執政根基就牢固。
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建黨100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已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但由于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刻不容緩。如今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已達到9804 余萬名,其中基層黨員占絕大多數,是黨實施依法執政的中堅力量。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基層黨員中管黨治黨情況如何,直接影響著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政治清明,直接關系黨的形象及其領導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修課。在新時代,只有時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在黨的建設、制度建設和法治建設方面持續發力,確保全黨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清醒的頭腦,才能避免一些國家共產黨因脫離群眾、失去民心、最終失去政權所帶來的慘痛教訓,才能有效應對因社會結構的變遷、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收入分配差距、經濟結構調整等帶來的各種危機和挑戰,才能在面對“兩個大局”的復雜背景下,把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解決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和重建政治生態的現實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當前黨面臨的“考驗”“風險”集中表現為一些部門的政治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地方重經濟建設、輕黨建工作,將黨建工作淡化、虛化、邊緣化;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貪污腐敗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等,與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的要求漸行漸遠,破壞了黨的肌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全面從嚴治黨無死角,有利于克服基層特別是農村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處于邊緣化甚至“盲區”的困境,有利于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當前良好的政治生態已經有了“起勢”和“優勢”,但“定勢”還沒有形成,“勝勢”還沒達到,[4]所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5]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事關黨的執政基礎鞏固的重大問題。如何選擇和優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路徑,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認真思考和有效踐行的重大時代課題。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加強隊伍建設。一是選優配強基層班子。對基層干部隊伍進行固本培元、強筋壯骨是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的主要核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精準選配基層班子帶頭人是關鍵。作為帶頭人,堅持把建強基層黨支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完善立體化管理體系,健全完善規章制度,杜絕“管理真空”現象,著力增強基層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思想政治教育是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要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基層干部隊伍通過深學、細照、篤行,時刻把為民務實清廉理念根植于內心深處。同時以組織開展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為契機,自覺進行黨性分析,接受廣大黨員群眾監督,不斷強化黨的觀念,提高黨性修養,為基層干部隊伍思想上發條、緊螺絲。三是推進監督力量整合。紀律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學習、遵守、貫徹、維護黨章,用黨章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同時正確對待巡查中發現的各項問題,并且毫不懈怠地整改落實。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層層壓實“兩個責任”。要實化細化責任內容,對每一個具體問題都要分清黨委負什么責任,紀委負什么責任,以及有關部門負什么責任;強化履責管理,加強責任督導,完善責任考核,形成常態化檢查監督機制;用好問責利器,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把權力、責任、擔當統一起來,不斷完善責任追究機制。通過健全責任分解、檢查監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著力把壓力傳導到基層,確保管黨治黨責任在基層落地生根。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要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共同富裕和高質量發展等現實課題開展專項治理,重點查處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的行為,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等問題。要把懲治基層腐敗同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堅決查處涉黑“保護傘”。緊盯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辦力度,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后一公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糾正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讓人民群眾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全面從嚴治黨實效筑牢黨的執政根基。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強化日常監督管理。要嚴格黨員進出制度。針對農村黨員、非公企業黨員、流動黨員等的特殊性,規范黨員情況記載,確保每名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管理,定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嚴格按規定處置不合格黨員,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性。要建立完善相關管人管事機制。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狠抓“四風”建設,執行重大事項集體討論、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強化政務、黨務、村務公開工作,加大獎懲曝光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干事的良好氛圍。要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堅持日常檢查與集中考核相結合、定量目標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原則,完善考核制度體系,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選拔重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據,以調動基層黨員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有務實管用的工作抓手。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離不開基層黨組織作用的發揮,要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強化基層黨建創新,提高基層黨員隊伍整體水平。巡視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巡察是巡視向基層的拓展和延伸,要著力構建巡視巡察一體化工作格局,補齊基層黨內監督短板,拓寬群眾直接反映問題的渠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要做深做實做細市縣巡察和紀委監委日常監督,在實踐中拓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工作,從具體人、具體事著手,將問題一個一個解決。”當前強化巡視巡察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扎實摸排問題線索。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對象、重點環節,突出摸排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二是精準選擇調查方法。針對基層黨員干部朝夕相處,開展調查工作礙于情面等實際情況,采取異地派人調查,或者由上級進行調查,問題調查清楚后,該由當地處理的,再移交當地處理。三是切實落實責任追究。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強化問責追責,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