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婷婷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作用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許多新型的施工技術的出現與應用,使得我國的建筑工程建設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則是其中一種有著較為顯著應用優勢的新興施工技術。雖然清水混凝土施工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也存在較大難度,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在混凝土結構硬化之后不需要進行建筑的裝飾與額外的硬化處理,便能獲得較好的建筑裝飾面效果。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需要重視做好對結構施工的平整度、垂直度的控制,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對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較大影響。這就要求相關單位人員必須加強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清水混凝土施工問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效。
清水混凝土,又稱為裝飾混凝土,主要是利用優良的材料質感,進行建筑表面的裝飾施工,進而獲得較好的建筑裝飾美觀效果。清水混凝土能夠在建筑表面澆筑之后凝固成形,而不需要進行額外的建筑表面裝飾物施工,呈現出較為自然的表面裝飾效果。較之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具備表面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等應用特點。為避免清水混凝土受到污染、損壞,往往需要在其表面涂刷一層保護劑,清水混凝土施工也因此具備較好的綠色環保性,符合建筑工程建設的主流發展,并且在各種建筑工程中都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清水混凝土施工操作較為簡單,有助于提高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有著較高要求,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施工水平[1]。
首先,在表觀質量方面。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后不需要進行額外的外表面裝飾施工,因此在外表面施工方面的質量控制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清水混凝土的表觀質量控制需充分做到兩個方面,一是確保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色澤均勻無明顯色差;二是要求確保清水混凝土結構密實堅固,表面清潔平整。并且在拆除目標之后不會出現表面脫落、污染等問題;三是清水混凝土解耦股棱角需確保平直無破損,交角與交線都較為清晰,外表面沒有明顯的氣泡、蜂窩、裂縫問題,整個施工平整度符合標準要求。其次,在結構尺寸質量方面。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不需要進行飾面施工,因此需要進行嚴格的澆筑施工控制,以確保外觀結構尺寸等充分滿足設計要求,尤其是要避免出現脹模、漏漿等問題而導致結構尺寸發生變化。在進行具體的控制過程中,需重視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控制,一是確保結構曲線、構件幾何尺寸的準確性,以及確保陰陽角整齊無損壞,嚴格安全要求進行角度設計,外部結構線條順直、無錯位;二是在模板的拼縫位置需確保嚴密平整,不能出現接縫茬痕;三是要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垂直度與、平整度充分滿足建筑工程的設計標準要求,以免對建筑整體的美觀設計產生不良影響。
清水混凝土的混合配比設計需要嚴格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則:一是嚴格把控材料耐久性,確保建筑工程較長的使用壽命;二是確保混凝土較好的抗碳化性能,能夠長時間經受住空氣中有害物質的腐蝕;三是控制配合比確保清水混凝土較好的穩定性,避免出現施工裂縫。較之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有著較高的技術標準,尤其是需要額外滿足以下五個方面的技術要求:一是清水混凝土與其他結構混凝土施工的顏色需確保較小色差,確保顏色的整體統一;二是確保表面光滑平整無裂縫,或者需將裂縫寬度控制在0.2 mm 以內;三是要控制混凝土氣泡比例,大小小于3mm,且氣泡均勻細小,氣泡面積合理;四是嚴格控制抹灰質量確保清水混凝土平整度偏差小于2 mm;五是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無明顯沖刷或其他痕跡。
清水混凝土屬于近年新興的建筑裝飾施工類型,能夠塑造建筑表面光滑細膩、天然莊重的感覺,并且風格、色彩豐富多樣。然而清水混凝土施工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應用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隨著人們對于建筑外觀的要求越來越高,設計變更較為常見,甚至由于個人喜好而隨意選擇施工材料的現象較為常見。一味追求施工美觀而忽視施工質量,使得清水混凝土施工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對建筑工程使用壽命造成不良影響[2]。
雖然較之普遍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清水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更具優勢,但是在實際施工中仍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清水混凝土的攤平、振搗、抹面、修正等具體施工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任一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會造成整體施工質量、進度受到影響。同時在實際施工前未充分做好施工準備,尤其是未能針對施工的重點、難點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如模板濕潤工作不到位、排水措施不充分等,都對清水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產生較大影響,使得實際施工與設計效果之間的較大偏差。
在建筑工藝方面,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優勢較為明顯,尤其是對模板安裝與拆卸環境進行了合理的改革、創新,更好地迎合了現代工程施工要求。但是,就當前的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而言,在安裝方面的專業性普遍不高,甚至許多工程施工仍然是采用傳統的模板施工,影響了清水混凝土整體施工質量。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蜂窩麻面。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有著較為顯著的優勢,但是實際操作時存在較大的技術難度,控制不當極易出現蜂窩麻面問題。例如,施工人員缺乏對施工原材料顆粒級配的正確把握,細骨料的使用比例過低,進而導致了實際施工的蜂窩麻面現象。或者是在進行振搗施工過程中的密度把控不當,使得混凝土與模板接觸面出現氣泡,進而使得混凝土結構出現嚴重蜂窩麻面問題。此外,在進行模板涂刷過程中,脫模劑涂刷均勻性不足,導致了混凝土與模板之間較為嚴重的黏結現象,脫模操作存在較大難度,也會使得混凝土表面在脫模過程中出現損傷,也就導致了蜂窩麻面的問題。二是色差問題。在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表面色差是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較為復雜。包括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混凝土攪拌不充分,水泥水化程度不足,以及澆注施工過程控制不當等,使得清水混凝土澆筑施工出現離析。除此之外,缺乏全面的養護管理,例如養護時間不足,養護材料受到污染等,也會導致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較大誤差。三是氣泡問題,這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較為常見的問題之一。氣泡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員未能實現對各種施工原材料及其添加比例的合理控制,造成混凝土砂率過大而出現施工氣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模板的透水效果較差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產生氣泡的重要原因,以及在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過程中的振搗力度、時間等未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控制,甚至出現漏振、過振等現象,進而在混凝土內部、表面產生諸多氣泡[3]。
材料的防腐、耐磨效果以及清水效果,是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慎重考慮與選擇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在進行清水混凝土配比過程中需要結合對施工耐久性、美觀性以及施工強度的綜合考慮,通過施工試驗等方式選擇合適的材料與配合比。例如,水膠比過大會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孔洞,因此需要從整體性能考慮,合理運用礦物摻合料避免此類問題,盡可能地降低材料缺陷,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
確保模板安裝質量充分符合標準要求,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重要前提。在實際的模板安裝過程中,要求技術人員對模板安裝順序、各項參數等進行標準化檢驗、檢查,結合模板安裝順序進行全面的模板清理,避免存在墨跡、油漬等問題,確保后續澆筑施工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還需對模板安裝的零配件數量、質量等進行嚴格把關,合理規劃設計模板標高以及后續的脫模施工。
鋼筋工程是建筑施工質量和耐久性的重要結構,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鋼筋工程捆扎材料,并確保每一個鋼筋的交叉點都必須綁扎牢固。綁扎的尾絲向內,避免拆模后出現銹蝕現象。其次,在鋼筋工程施工時需于鋼筋下面鋪設一層墊塊,并設置成為梅花形狀,以及不能采用鋼筋作為墊塊,以確保混凝土墊塊與混凝土的顏色統一[4]。
清水混凝土施工澆筑振搗通常需要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首層澆筑為對最小層底板的澆筑,接著是進行副板、翼板的澆筑,最后回收進行頂板的澆筑。在澆筑施工中需嚴格把控澆筑施工順序,控制澆筑速度不宜過快,避免出現空鼓。完成澆筑事后便是進行混凝土的振搗,需要專業人員借助專業設備進行振搗,直至混凝土停止下沉,并且表面氣泡消散為止。除此之外,還需重視加強對施工坍落度的控制,以免對清水混凝土施工外觀的美觀性造成影響。對此,在進行澆筑與振搗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清水混凝土充足的砂漿量,嚴格控制砂漿粗骨料粒徑在25mm以內,將灰沙配比控制在1:2以上,嚴格控制振搗的密實度與表面氣泡數量,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一致的坍落度,避免出現不同坍落度而導致施工色差,影響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養護管理是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較好的質量的重要措施。在混凝土澆筑初凝后需要在表面覆蓋塑料布、棉氈等進行兩周以上的養護,確保整個過程混凝土內外溫度一致,以免出現表面裂縫。混凝土強度未達2.5 MPa時,禁止行人、行車,現澆混凝土的強度未達到1.2 MPa 前,不可進行其他安裝、沖擊施工。一般來說,清水混凝土澆筑施工后12h內需對模板進行澆水養護,確保模板較好的濕潤狀態,直至48h后方可拆模。
在進行模板拆除后需對混凝土表面情況進行檢查,對于存在缺陷的位置需及時請相互表面污漬與雜質,選擇相同品種,或者是強度相同的水泥進行彌補,待材料完全硬化之后再使用砂紙進行打磨拋光。材料質量、澆筑施工控制等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施工裂縫問題,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需適當提高粗細骨料的比例,并進行充分的施工前試驗確保材料配比合格,以及做好施工環節的精細化控制,規范、標準施工,避免出現施工質量問題。此外,還需做好棱角的修補工作。對于棱角損失較小的情況可采用鋼絲刷進行清洗處理;而對于棱角損失較大的情況則需對松動的混凝土進行全面清理、清除,并采用與原來顏色、強度相同的混凝土進行修補,最后采用細砂進行打磨平整[5]。
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使得清水混凝土施工額美觀性、經濟性優勢越發凸顯。尤其是高層建筑數量、規模的不斷擴大,清水混凝土施工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建筑施工要求。較之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在材料應用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特殊性,需要對這些特殊材料進行加強管理。在進行材料采購前,需進行全面的市場調研,掌握材料價格動態變化情況,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施工材料,并做好材料的進場驗收與妥善保管。
與普通的混凝土施工相比,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較高,并且在整體施工中需將色差控制在4m內無色差的標準以內。以及要確保混凝土表面無氣泡,或者是氣泡范圍極小,不能對清水混凝土的整體美觀性造成影響。此外,還需在模板及其他環節施工中做好開縫預留措施,避免出現較大的裂縫問題。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存在較為明顯優勢的同時對于施工工藝的應用也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這就要求去施工人員在進行實際施工之前必須做好清晰、明確的施工規劃,全面掌握整個施工環節的施工重點、難點、要點,掌握各個環節的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求,在此基礎上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施工工藝與質量管理的創新、完善,更好地保障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6]。
在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它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和可靠性,還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施工周期。通過對清水混凝土的材料選擇、施工工藝、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合理應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環保性和可持續性,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當然,要想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上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企業和從業人員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他們應該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不斷學習和研究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最新發展,掌握先進的施工方法和技巧,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