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禮興 張 磊
(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00)
城市整體規劃的重點工作是參考城市發展布局規劃以及城市地理地形、城市所處環境特點、城市公共配套設置等因素,合理規劃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將相關建設工作落實到具體城市建設項目中,使城市規劃可以盡可能地滿足人們出行方面的需求,從而推動城市更好發展。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因此,規劃人員不僅要從城市空間因素和環境因素方面協調和安排整體規劃,同時也要考慮居民日常生活以及經濟發展的需求,實現各方面的統一協調,為城市發展以及居民生活、工作創造優異的發展條件。作為城市整體規劃的重要部分,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水平的提高,影響了城市發展速度,良好的道路運行狀況能夠促進城市發展。同時,城市發展也能夠推動軌道交通規劃的長遠發展,兩者之間保持著相輔相成、相互協調的關系。也正是因為兩者有著互相協調的關系,所以規劃人員需要在城市規劃工作中充分利用兩者的互動作用。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發展關系緊密,兩者互相成就。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城市輕軌、單軌等系統都屬于城市軌道交通。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具備較好的節能效果、乘客運輸量大、運行安全無污染等優點,成為當前大中型城市行人首選的出行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需要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與規劃,以推動城市更好發展。規劃人員在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規劃時,需要對城市地理地貌以及公共交通線路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城市軌道交通的未來發展情況,以制定能夠將實際情況和城市發展實際需要有效結合的軌道交通規劃。
當前,社會經濟快速增長,帶動了許多城市人流量短時間內的激增,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影響較大,交通需求量相較以往有了爆發式的攀升。若城市依舊采用傳統的地面交通方式,其運送能力受到交叉口、車道數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與現在的城市出行人流量相比,傳統交通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城市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受到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建設日益加快的影響,其客運需求量持續上升。因此,規劃部門需要對城市軌道進行合理規劃,以解決當前城市存在的交通需求量問題。
城市軌道交通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使用的是再生能源,其排放量要比傳統交通手段少許多,并且軌道交通具有乘坐舒服、安全系數高、速度快等優點,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大氣污染以及溫室效應。若運乘數量相同的乘客,城市軌道交通要比傳統的道路交通更節約土地資本,動力利用率更高,同時還可以減少交通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只有在滿足某些條件后才可以推動城市發展。有關部門在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規劃時,需要堅持與城市發展相協調的原則,對城市地理位置、氣候溫度、政策環境、人文歷史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合理地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規劃。在進行具體規劃時,規劃人員需要對城市的基本狀況有充分了解,并且要掌握城市現有的基礎設施數量,了解城市發展實際需求等。根據城市的綜合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需求、可以推動城市本地發展的軌道交通規劃內容,使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能夠和城市發展互相成就、共同發展,從而創造為居民服務、令居民滿意的宜居城市,有效促進城市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快速發展,全面提升城市效益[1]。
確保綜合效益能夠實現最大化,是城市交通軌道規劃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的一大原則。城市交通在施工時,因為其本身的綜合程度比較高、設計內容范圍較廣,規劃建設需要更多的資金成本。為節約資金、符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則,管理建設部門需要科學規劃軌道交通建設,堅持認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對城市軌道建設造價以及運行收入做出科學合理的、綜合性的分析。同時,規劃部門要貫徹綜合效益最大化原則,對城市軌道交通、城市發展空間以及城市經濟結構等內容進行有效融合,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和其他普通交通體系協調發展,從而推動城市建設和城市軌道交通的融合發展,最終實現城市綜合效益最大化,促進經濟發展。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會反向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形成二者互贏的局面。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應從節能環保角度入手,剖析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因素,始終堅持以純綠色能源作為主要動力。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綠色的交通工具,以純綠色的電力作為主要動力,可以實現整體零排放量、高安全性等效果。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使用對改善環境、實現城市綠色出行有重要意義。在進行城市軌道交通相關規劃時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減少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
在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城市居民對于城市交通需求量增多,同時也更嚴格,這時城市軌道交通的意義得以凸顯。目前,城市有大量私家車以及公共交通,雖然這些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有許多弊端。例如,當市政道路進行施工時,會消耗大量土地資源,施工還會造成噪聲污染以及空氣污染等,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2]。同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附近也可以進行經濟設施建設。例如建設商業、醫院、學校等。將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帶動居民消費的保障,推動城市軌道交通更好發展,使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城市發展相互促進,推動城市經濟更好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作為城市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在規劃時,需根據城市規劃的有關要求,對其進行優化及調控,確保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能夠在城市發展中得到有效統籌與合理安排。同時,城市軌道交通屬于城市發展最為基礎的部分,可以有效推動城市發展,但這并不意味城市發展完全依賴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部門需對城市經濟發展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對軌道交通做出科學、合理、符合城市規劃的內容安排,使城市軌道交通成為推動城市發展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3]。對城市進行整體規劃時,規劃部門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城市規劃之間的聯系,在城市規劃之間生成合力,從而更好地推動城市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在做全面規劃前,城市詳細規劃這個重要前提不可忽視。當前城市規劃中需要對其范圍進行詳細分區,分區的目的主要是在將土地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強度作為城市規劃依據,根據城市的實際發展狀況,對城市道路以及城市管線進行有效控制。如果城市規劃中有許多分區,那么規劃部門要把分區規劃作為軌道交通規劃的重要依據。當前,城市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站點分布主要是把公共交通體系以及周圍的環境作為規劃的基礎條件,科學掌控軌道交通,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形式。
當前,城市發展速度迅猛,城市交通體系也逐漸發展成熟,出行量更大,出行距離更遠。城市公共空間分布對軌道交通規劃有重要影響,在對城市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同時,也要對城市分布建設進行完善,確保城市軌道交通沿線的人口密度,以達到提高城市各區域經濟快速增長的目的[4]。同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應考慮城市公共空間占用的情況,考慮車站布置位置,保證其符合城市空間多元化發展的要求。在搭建車站時,要對其進行合理應用,并對周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使軌道交通周圍環境中住宅以及商業中心,可以更好地推動城市發展[5]。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過程中,可以將城市歷史文化與軌道交通規劃進行有效融合,打造城市歷史悠久的文化形象,展現其歷史魅力。例如,城市軌道交通在建設過程中可以打造文化墻,其內容可以囊括城市歷史故事、歷史名人、山川風景等。相關交通站點可以裝飾當地歷史主題的文化墻等,使出行的市民及游客能夠對城市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增強其文化自信。同時,城市歷史文化的宣傳需依托便捷的交通實現,利用交通規劃等實現歷史文化的有效宣傳。
在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規劃時,需要兼顧城市軌道交通和城市歷史文化和諧共生,軌道交通的建設不可隨意損壞城市中的歷史遺跡。當今,不少城市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甚至有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打著歷史文化古城的名號,并在城中建設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筑[6-7]。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城市交通格局已經很難應對日益緊張的交通狀況,對城市交通進行完善以及優化,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最有利方法。城市軌道交通污染小,使用的是再生能源,能夠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維護城市生態以及自然環境,更好地保護歷史遺跡[8-9]。同時,城市歷史文化與現代城市軌道交通和諧共存,將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交通規劃緊密結合,使兩者持續和諧發展。
在城市發展和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過程中,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可以解決城市用地緊缺、環境污染、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未來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過程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勢必成為發展核心,對地下周邊區域進行拓展,對多條軌道交通路線、交通運轉中心進行規劃是城市空間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10]。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城市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之間呈現相互關系。在城市軌道交通不斷建設的背景下,城市發展與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將會產生更多交互。規劃部門以及規劃人員應道重視軌道交通規劃,在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規劃設計時,需全面考慮城市發展現狀以及各方面的綜合情況,推動軌道交通建設效率,使得軌道交通可以有效發揮其優點,從而推動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