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縣榜頭鎮第二中心幼兒園 鄭譚花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提出,勞動教育和德育愈發重要。在幼兒園勞動教育中滲透德育,能幫助幼兒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勞動品質,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基于此,本文以幼兒園的孩子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在勞動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意義、的現狀,并根據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旨在創新勞動教育模式,能通過競賽、游戲等孩子喜歡的方式在勞動教育中滲透德育,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讓幼兒真正感受勞動教育的魅力,為幼兒園開展德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的關鍵時期,在該階段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既能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三觀。但幼兒年齡較小,身心并未發育成熟,沒有形成健全的道德品質,對事物的認知比較片面。因此,教師要將德育理念應用到幼兒園勞動教育中,注重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引導其通過勞動過程體會到美的價值。
釋放孩子的童真,引導孩子感悟人生的過程,就是幼兒園的勞教活動。在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的價值被重新評估,認為是培養幼兒勞動精神的關鍵途徑。實踐是人類勞動的本質要素,引導幼兒在勞動教育中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進行探索和嘗試,以達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相互融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首先,勞動教育教會幼兒懂得勞動的重要性。通過實際參與各種勞動活動,幼兒能夠深刻感受到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做事情并非只滿足自己的需求,更需要考慮到他人和社會的需要,如幫助老師整理教室、打掃衛生等,讓幼兒學會通過勞動為集體付出,懂得在生活中獨立、助人為樂。
其次,在勞動中培養幼兒的品德修養。勞動教育為幼兒提供了發展自律、自強等品格的機會。在勞動過程中,幼兒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通過努力和堅持來完成任務。
最后,勞動教育能培養幼兒的細心、責任心、團隊合作意識等。例如,在集體勞動中,幼兒不僅要按時到崗,還要與他人協作完成任務,這種鍛煉方法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品質,提高綜合素質。
高爾基曾經說過:“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全部是由勞動、由人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勞動教育作為幼兒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過程,需要教師帶領幼兒加深對勞動美的認知。學前教育階段作為幼兒綜合發展的關鍵時期,在該時期中滲透生活理念對幼兒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將德育滲透到幼兒園勞動教育中,科學評價幼兒的德育和勞動教育情況。這樣不僅能幫助幼兒真正認識到勞動和品德之間的關聯,還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組織幼兒開展勞動活動時,教師需設置多樣化勞動項目,增設各種勞動要素,給幼兒提供足夠的合作機會,確保幼兒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能隨時尋求其他幼兒和教師的幫助。在整個勞動過程中,幼兒能和其他幼兒進行相互溝通,有利于拉近幼兒之間的距離,全面提升幼兒的社交能力。
幼兒時期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在該階段,孩子們開始接觸到社會,開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勞動教育和德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相互滲透,共同引導孩子們成長。在當前幼兒園教育中,勞動教育和德育正在相互滲透。傳統德育主要著重于培養幼兒的道德素養和品德修養,而勞動教育則強調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幼兒園要積極評價幼兒的德育和勞動教育情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勞動教育和德育的相互滲透。
首先,教師可以讓幼兒參與到各種勞動活動中,如打掃教室、整理床鋪、種花種菜等,讓他們親身體驗到勞動的意義。同時,引導幼兒從中體會到勞動的積極品質,如堅持不懈、自信樂觀等,從而培養其品德修養。
其次,將勞動教育和德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設計相應的勞動活動,以此為基礎展開德育。例如,在進行拼圖游戲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積極合作,培養其友愛和合作精神;在進行美工創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注重細節,培養他們的細心和耐心。
最后,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來增強勞動教育和德育的滲透效果。例如,舉辦勞動技能競賽,讓幼兒通過比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組織植樹活動,讓幼兒親手種下一棵小樹,并進行相應的環保教育,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從傳統的角度分析,一些幼兒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評價過于片面,經常會出現各種誤解的問題,而且家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深刻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內涵,樹立勞動育人的正確思想和觀念,組織與之相適應的實踐活動,這樣才能保證幼兒達到全面發展。
幼兒應該認識到勞動是一種美德而非負擔。勞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教師要評價幼兒日常行為要求,幫助幼兒明確勞動的重要性。這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能力和技能,也能給他人帶來幫助和快樂。幼兒應該學會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不損壞、保護環境等。同時,教師要嚴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教育。此外,在意識和行動上,家庭和幼兒園要保持高度一致,幫助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給幼兒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豐富幼兒的生活內涵,促進幼兒園勞動教育和德育的高效推進。
例如,平常吃午飯中時常有幼兒吃不完,碗中剩余大量米飯,甚至個別幼兒出現嚴重挑食、厭食等問題。這時,教師要教育幼兒浪費糧食是不好的行為習慣,要進行適當的勞動教育,讓孩子知道糧食種植、生產的艱辛。而且,糧食是農民伯伯通過辛苦勞作換來的,教師應培養幼兒珍惜糧食的良好品質,使其樹立正確的節約糧食意識。
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教師要改變勞動教育的傳統觀念,既要突出其本質價值,還要發揮其作用,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精神,從而塑造“五育并舉”的教育新格局,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作用,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真實的情境,能滿足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要求,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1)開展植樹活動、衛生大掃除活動等。完成這些勞動的過程,能夠滿足幼兒具體的身心發展需求,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科學認知能力。幼兒園可以設置小農莊勞動教育課程,每周用一節課時間,帶領幼兒到小農莊中學習勞動知識,實施勞動實踐操作。這不僅能增強幼兒的勞動品質,還能讓其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積極培養其節約糧食的道德意識。
(2)為了提高幼兒的肢體協調性,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擺放玩具、整理床鋪等勞動活動,或者通過種植活動來促進幼兒實現強身健體,培養他們愛護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激發積極向上的情感。在教學幼兒要如何自己疊被子、穿衣服、系鞋帶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的方法激發幼兒自主勞動的欲望。如,組織穿衣服比賽,讓幼兒比誰穿衣服快,幫助幼兒養成自己穿衣服的意識,提升其動手能力和生活能力。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德育和勞動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幼兒園要和家長進行溝通,達成家園合作,幫助家長認識到德育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能夠積極參與到家園合作中,增強孩子的勞動意識,有效滲透道德教育。
例如,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整理游戲場地,并將玩過的用具、玩具等放回原位,以便下次使用時進行正確的整理和擺放。在家中,幼兒要在父母幫助下參與家務勞動,如澆花、洗襪子、拖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分擔家務。家長不應一味地幫孩子做家務,要與孩子溝通,增強孩子的勞動意識,成為孩子的引導者。如,在孩子拖地的時候,家長要問孩子拖地費勁嗎,有沒有必要幫忙,要是有需要幫助的事情,爸爸媽媽會幫你的。如果你必須獨自去做,那么爸爸媽媽一定會等著你完成的,并且相信你一定會拖得干干凈凈。在父母鼓勵下,孩子完成勞動時會更有耐心,當拖完地看到干凈的地板時,會感到自豪。這時,父母要給予正確的評價,肯定幼兒的付出。在得到父母肯定后,孩子在接下來的勞動中更加活躍。同時,幼兒在勞動過程中會感到辛苦,從而理解父母的辛勞,下定決心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主動承擔家務,對父母心存感激,與父母和睦相處,成為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家園協作的方式讓幼兒對勞動有正確的認知,要想有所收獲,就必須進行勞動,不能偷懶,更不能勞而無功,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從而保證德育得以有效滲透。
知行合一是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幼兒園德育中,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品德和習慣。因此,知行合一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讓幼兒親身參與到勞動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來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例如,在教授幼兒如何種植小花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親自動手,親身體驗播種、澆水等步驟。這樣既能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又能幫助他們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
其次,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也是新時代背景下在勞動教育中融入德育的重要目標。觀察是認識事物、了解環境的基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社會和自然的規律,提升對事物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幼兒積極觀察周圍的環境和現象,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和解釋。例如,在進行園內清潔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垃圾桶中的垃圾種類和數量的變化,然后讓幼兒思考這些變化可能產生的原因,并進行簡單討論。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還能增強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勞動教育在幼兒園德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實踐中評價幼兒的勞動行為,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首先,評價幼兒的勞動行為需要注重其參與程度。幼兒的參與程度體現了他們對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觀察幼兒是否主動參與勞動活動以及參與的程度,可以了解到幼兒對勞動的態度和興趣。如果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并樂于勞動,說明他們已經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其次,評價幼兒的勞動行為需要關注其合作意識。勞動是一個集體活動,幼兒在勞動中需要與他人進行合作。評價幼兒的合作意識包括他們是否能夠與他人友好相處、是否能夠主動幫助他人等。通過觀察幼兒在勞動中的合作行為,可以了解到他們是否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在幼兒勞動教育中滲透德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勞動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參與一定的勞動活動,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等。德育則是通過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來塑造健全的人格。勞動教育與德育的滲透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幼兒通過參與勞動,能夠從實踐中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收獲,增強自身的勞動意識和責任感,同時也能夠促進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的發展。這些都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標。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積極探索勞動教育與德育相互融合的教學策略,助力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