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嘉麒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娛樂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動畫也逐漸揭掉了低幼的標簽開始被全年齡層的人們接受。動畫短片作為動畫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相比較于商業價值,其重點更在于藝術性的表達。在網絡數字信息化的現代,媒體藝術呈現多樣化發展,而在互聯網的作用下,人們更加傾向于快信息流的獲取模式,因此動畫短片這種藝術形式便順應時代成為主流的信息傳播方式。在動畫短片設計中蒙太奇手法的應用體現在方方面面,通過多種蒙太奇手法的結合,使動畫短片的敘事性更具說服力,并且也讓其藝術性的表達更具深度。
關鍵詞:動畫短片;蒙太奇;應用;表達
中圖分類號:J9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31-00-03
一、動畫短片的概述
(一)動畫的起源與發展
動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它集合了繪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以及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體。動畫這一概念最早源于拉丁文anima,直接翻譯為“靈魂”的意思,這也直接表明了動畫是一門充滿幻想的假定性藝術,能夠脫離常規的束縛從而更加直觀地抒發情感。早在兩萬五千年前,石器時代的人類就在巖壁上繪制了野牛奔跑的分析圖像,這是人類捕捉移動圖像概念的最早證據。1876年,法國人埃米爾·雷諾發明了實用鏡,為動畫的誕生奠定了技術基礎,因此雷諾也被稱為“動畫的鼻祖”。十九世紀下半葉“逐格拍攝法”出現,也被稱為“定格拍攝”,其原理就是將一個動作分解并用攝像機逐一拍下連續性的畫面。美國知名漫畫家詹姆斯·斯圖亞特·布萊克頓(J.Stuart.Blackton)就是根據這項技術在1906年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作品《滑稽臉的幽默相》,標志著動畫從0到1的突破,從此動畫便開始漫長的發展直至今日。
二十世紀初,動畫行業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開始迅速發展,為凸顯動畫的商業價值,大量的長篇動畫開始占據動畫市場,例如,1937年美國迪士尼公司推出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動畫的固有概念,讓世人對動畫有了全新的認識。1984年,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發行了《風之谷》,這部電影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贏得了全世界的關注。20世紀20年代,由萬氏兄弟創作的我國第一個動畫廣告《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以及第一部無聲動畫《大鬧畫室》標志著我國動畫行業拉開序幕。1960年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出現震驚世界,將“中國動畫學派”推向鼎盛時期。但是由于當時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等導致中國動畫沒有持續向好地發展。一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動畫產業才開始恢復發展。19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其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動畫行業的全面發展。例如,近幾年上映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動畫電影的成功也證明了中國動畫再一次回歸大眾視野。
(二)動畫短片的特點
動畫短片一般指的是時長不超過三十分鐘的動畫作品,其篇幅較短,藝術性強,擁有更大的創作空間。相較于長篇動畫,短片動畫具有其自身多元的表現方式。[1]
可以說動畫的誕生是建立在電影技術之上的,它尊崇電影的基本理論,但又因為其可塑性強的獨特性可以在各方面進行更大膽的突破嘗試。動畫短片不同于商業性的長篇動畫,其價值更多在于動畫可能性的探索和藝術性的體現上。在脫離了商業價值的束縛后,動畫短片能夠更純粹地進行藝術探索。從蒙太奇手法應用的角度上看,動畫短片更追求的是表現力上的極致,電影中一切要合乎常理,就算是夸張的手法也要受制于一定合理范疇之內。而動畫的天馬行空和創作的自由度也讓蒙太奇的應用有著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
在互聯網信息高度發達的現代,新媒體藝術多樣化發展,當代人更加注重個人情感藝術的表達,動畫短片完美順應了其快捷,個人藝術表達等特性。并且在當代各種軟件技術成熟,動畫短片制作的成本也降了下來,網絡上一些自制動畫短片也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成為當下的一種新型的文化表達形式。
二、蒙太奇手法的概念及分類
(一)蒙太奇的概念
在短視頻盛行的現代,大家對于蒙太奇一詞想必都不陌生,它來自法語發音Montage的音譯。原本用來表達建筑學中結構和組裝的含義,而電影先驅將“構成”和“組裝”這兩個詞的意義運用到了電影藝術中,并具體指代了“組接”和“構成”的含義。[2]現在蒙太奇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剪切拼合,而是成為重要的電影理論基礎。蒙太奇主要是通過對拍攝素材應用上的取舍,通過鏡頭、場面和分段的拼接,讓影片內容展現出主次分明的效果,這種操控影視空間和時間的手法能夠更好地引導觀眾的情緒和心理,從而形成獨特的影視視聽邏輯。從動畫短片的角度上看,蒙太奇的運用讓動畫整體更加富有層次性和節奏感,能夠讓觀眾產生不同的觀影感和想象空間。蒙太奇藝術手法大致分為三類: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二)蒙太奇的分類
1.敘事蒙太奇
敘事蒙太奇是由美國電影大師D·W格里菲斯等人首創,是影片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敘事方式。敘事蒙太奇主要是以交代故事情節為主,按照時間線以及因果關系將鏡頭進行拆分和重組,旨在幫助觀影大眾更好地理解影片劇情。在現在的電影和動畫制作環節中,敘事蒙太奇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法,他讓影片不再枯燥,通過蒙太奇組接脈絡清楚,邏輯連貫,用最為精簡的內容來表達作品的意義。
2.表現蒙太奇
表現蒙太奇一般是用來表達創作者的某種情感方式。例如,現在的人氣動漫《海賊王》在馬林梵多戰爭中艾斯死去的鏡頭中就運用了表現蒙太奇中的隱喻蒙太奇手法,在整個動畫中并沒有直接展現艾斯的死亡畫面,而是通過艾斯經常佩戴的標志性念珠散落一地的畫面來隱喻劇情的發展,也正是通過隱喻蒙太奇的手法將故事情節推向高潮。由此可以看出,表現蒙太奇的用意不在于交代故事情節,而是意圖表達某種情緒,通過畫面對比、鏡頭切換和疊加增加了畫面的對比度,從美學角度激發觀眾的聯想,啟發觀眾的思維。
3.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其實通常也被稱為雜耍蒙太奇,其創始人是愛森斯坦。理性蒙太奇是通過畫面與畫面之間的聯系而不是類似敘事蒙太奇那樣僅僅通過畫面交代故事情節。例如,影片《十月》中亞歷山大三世的雕像的塌落象征著沙皇專制的覆滅,以及當時的臨時政府重走沙皇專制老路時雕像又重新樹立,用來表現其反動勢力的反撲等都屬于理性蒙太奇的典型案例。這里的雕像代表的其實是某種符號,通過這種符號來表達某種概念。愛森斯坦還認為,這些標志性符號的出現其實是創作者為了將自己的觀念帶給觀眾,使觀眾產生心理和認知上的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現在的理性蒙太奇更多的是將敘事與非敘事鏡頭結合來創造新的義涵,讓觀眾確立一個新的思想觀點,進而進入一種情感狀態。
(三)蒙太奇的反對者
盡管蒙太奇在電影歷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漫長的電影歷史中也有反對的聲音,如紀實學派,其代表就是安德烈·巴贊和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他們認為電影的本質就是還原事件的真實性。電影的理論基礎應該是建立在照相本性之上的。他們認為,電影導演的首要職責是尊重他所描繪的物質和事件,而不是表達他對它們的看法。尤其對長鏡頭的肯定,這完全與蒙太奇理論相悖論。巴贊認為蒙太奇就是運用剪輯手法隱去事件本來的原貌,進而添加新的事件和觀點,違背了單鏡頭還原事件真實性的原則。他提出可以運用景深鏡頭來代替蒙太奇,通過對景深鏡頭的縱深感在一個鏡頭中交代多個事件,讓觀眾自己解讀和體會。我國也有長鏡頭影片的經典案例,如賈樟柯導演在影片《小武》中,用長鏡頭跟隨主角坐在搖晃顛簸的公交車上,記錄乘客的真實姿勢和周圍環境,還原了一個小縣城的真實模樣。但是在筆者看來,如果要求所有鏡頭都自成場次也是片面的,因為任何一部影片必然有大量的意義不完整的鏡頭,必須通過影片前后鏡頭相互聯系才能完整地表達影片的含義。當下我們可以學習歷史上偉大藝術家和哲學家的觀點和理論,但也要結合當下時代環境來進行藝術的表達。[3]
三、動畫短片中蒙太奇手法的應用與表達
動畫短片是影視藝術的一種,它來源于生活卻又可以脫離實拍電影的束縛。蒙太奇的手法包含多種,但是在電影的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會因為一些現實性問題無法達到其想達到的效果。但是蒙太奇在動畫短片中的應用卻有其特有的優勢和特點,動畫短片的靈活和自由度能夠更好地契合蒙太奇,使動畫短片達到電影達不到的效果,綜上所述可以說動畫短片中蒙太奇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蒙太奇在動畫短片中的應用種類繁多,并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組合運用,在此根據上文中提到了三種蒙太奇分類即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應用進行簡述。
(一)敘事蒙太奇的應用與表達
敘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復蒙太奇和連續蒙太奇。在2015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美味盛宴》中講述了一只被收養的流浪狗在被主人喂食的過程中體會到主人的用意,幫助主人追回女友,最終成為幸福一家的故事。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如菜葉的重復出現就運用了重復蒙太奇的手法,讓觀眾了解到菜葉素食就代表了主人的女友,增加觀眾的記憶點,并且菜葉作為一個信物貫穿整個短片,也正是通過這一信物,讓小狗了解到主人的心意,同時引導主人和女友的復合。關于交叉蒙太奇的運用,短片中將小狗享受各種美食和主人的投喂動作等畫面交叉剪接,形成一種堆疊、累積的效果,并表現出日常主人和小狗的生活狀態,給觀眾極強的代入感。整體影片貫穿始終的都使用了連續蒙太奇的手法,始終圍繞一個主題,有節奏地敘述劇情。[4]
(二)表現蒙太奇的應用與表達
表現蒙太奇使得動畫短片所表達的信息更加寫意化,更加富有層次以及有利于影片更深層次的藝術性表達,包括隱喻蒙太奇、對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和抒情蒙太奇。在2009年由加藤久仁生先生創作的《回憶積小木屋》就利用多種表現蒙太奇的手法。第一,心理蒙太奇,短片中先是對主人公現實生活的描述,然后主人公因為尋找心愛的煙斗,下潛到水下,因為各種老物件讓老人開始回憶,隨著潛入的越深,老人回憶的時間節點也越靠前,當再次浮出水面時,又回到了現實生活。這一手法引起觀眾共鳴,仿佛喚起了所有觀眾的回憶。第二,隱喻式蒙太奇,短片中的各類元素不只是表象,像貫穿整部影片的海水元素,隨著海平面的上升,主人公的小木屋也越來越高,這里的海水也暗指環境惡化的自然環境;小木屋元素在此更像是人們的精神孤島等。第三,抒情蒙太奇,短片中老人經常一個人獨自坐在家中的場景多次重復,以往的照片、心愛的煙斗、酒杯等物件多次出現,表現出老人被溫馨回憶所束縛的無法釋懷,也反襯出獨居生活的孤獨凄涼。多種表現蒙太奇手法和動畫技巧的運用讓這部影片深得觀眾喜愛和內心共鳴,因此該影片也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電影獎最佳動畫短片。
(三)理性蒙太奇的應用與表達
理性蒙太奇包含雜耍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愛森斯坦認為雜耍蒙太奇的核心在于畫面之間以及故事情節之間的“沖突”,強調兩個鏡頭相接不是兩個數字之和,而是兩個數字之積。他主張影片概念性的表達而不是在于現實性,但實踐上,愛森斯坦脫離了真實生活題材,因為此理論的難以實踐而導致后期他本人也否定了自己的觀點。但是動畫短片的假定性藝術原理和受眾的接受心理讓此類主張得以實現。在動畫《埃及王子》中,摩西回到王宮之后兩個祭司表演的畫面,看似毫不相干的各種元素拼接在一起,卻表達出一種清晰的“沖突”,再結合背景音樂讓整個故事情節顯得魔幻但又真實,完美貼切了愛森斯坦的主張。[5]
四、結束語
在電影創作層面,經常會因為一些現實難以實踐的原因而無法拍出滿意的效果,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實拍與動畫結合的方式也給蒙太奇手法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是在動畫短片的領域,只要創作者具備清晰的創作思路,結合動畫高自由度創作空間的特性,可以說無論什么題材都可以創作出來。動畫的種類多元化也是自身特有的優勢,除了常見的二維動畫還有三維動畫、定格動畫、剪紙動畫等。蒙太奇在動畫短片中的應用無疑是放大了動畫的可能性和藝術性,動畫也反之推進了蒙太奇的發展,二者可以說相互成就。但是無意義地將蒙太奇藝術運用到動畫中也只會帶來消極的結果。因此,蒙太奇的應用需要反復濃縮,合理運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只有充分理解蒙太奇與動畫短片的關系,才能熟練和巧妙地運用多種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其在動畫短片創作中發揮最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莫林·弗尼斯.動畫概論[M].方麗,李梁,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2]李韜.淺談蒙太奇的形成以及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7(20):130-131.
[3]曹偉.電影蒙太奇的美學應用[J].電影文學,2015(21):13-15.
[4]趙佳凱.淺談電影蒙太奇剪輯[J].教育教學論壇,2020(43):122-123.
[5]曾衡.表現蒙太奇在短片動畫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