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普遍存在著排斥職業相關內容的現象,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都在強調考試和升學的重要性,卻很少引導學生思考畢業以后要如何選擇未來的發展道路和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與職場。特別是在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幾乎所有學科的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時都以高考作為唯一且絕對的核心,一味地將職業教育和生涯教育推給了更高一級的教育主體,卻無意識地忽視了高考本身只是一個分水嶺,這就導致學生在專業或職業選擇上十分迷茫。基于這種情況,本文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淺談將生涯教育融入基礎教學課程的價值和路徑,并以此為支點來促進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的改革,在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做出更加準確和明智的生涯選擇。
關鍵詞:生涯教育;高中英語;教學實踐;分析
作者簡介:羅莉,廣西來賓市合山高級中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教育觀念的轉化,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完成了一次以實踐和創新為核心的全面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識教育和育人教育之間達成了平衡,在此背景下,如何推進教育體制的新一輪改革和如何選擇教育體制改革的落腳點就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的問題。就普通高級中學的課程設置與教育安排而言,職業內容的缺失是學生畢業后陷入迷茫的主要原因,因而有必要借由生涯教育來推動高中課程教學的深層次改革,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與職業發展相關的專業知識,讓學生能夠形成職業規劃的意識且擁有進行職業規劃的能力,為學生高考后的專業選擇和職業選擇指明方向,使基礎教育能夠更好地銜接社會發展。在此過程中,學校首先需要以學科教學作為主要支點,在對生涯教育擁有準確認知的情況下推動生涯教育與各學科課程的融合。
一、生涯教育概述
廣義的生涯教育通常指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來探究個體生命的意義,促進個人潛能的開發和經驗的積累,而狹義的生涯教育通常是指職業前途教育,即通過社會與教育的努力使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一個自我滿足且對社會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本文中所談論的即是后者。簡單來說,將生涯教育融入高中基礎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幫助學生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或者說幫助學生設計未來的職業生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等主觀條件和社會經濟、社會環境、市場發展等客觀條件擁有一個更為明確的認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現實需求來設定和實現個人的發展目標。
二、生涯教育的核心思想
生涯教育早在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在美國推廣和實施,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體系,比起單純的職業教育來說更具有普適性,而生涯教育的核心思想也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解釋,即終身性與階段性。就終身性而言,生涯教育與職業教育最大的差別就是其中的生涯包含但不僅限于職業,還包括人這一生中所有與工作和職業相關的經驗活動,簡單來說就是人在兒童時期對周圍環境中成年人從業狀況的了解和中小學階段接收過的專業技能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在未來的職業選擇,因而生涯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終身性的任務;而就階段性而言,一個人的生涯發展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和發展趨勢,因而每一個階段的生涯教育在側重點和方法上需要且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和變化,總結下來就是一個由寬泛到具體、由淺入深的過程。
三、將生涯教育融入基礎教育課程的價值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生涯規劃
了解是選擇的基本前提,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職業世界是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生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核心任務,學生在獲得了一定的真實體驗以后才有可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來確定自己的職業取向和職業發展方向。結合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的變化來看,開展有針對性的生涯教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認識到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變化,讓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能夠對市場和職場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擁有一定的了解,引導學生在認識職業世界和探尋職業性向的過程中確立更加明確且適合自己的生涯規劃。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形成
學習需要內在動力,即學生要有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要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這樣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從這一視角看來,生涯教育是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學習的真實目的與現實意義的,能夠為學生眼前枯燥無味的學習賦予更加深刻的意義與價值,驅動學生在逐步完成階段性目標的過程中更加接近未來職業發展的終身目標。與此同時,生涯教育課程還能夠借由教師的職業經驗來為學生創立一個能夠將學術知識與職業技術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的教學情境,讓學習變得更加方便與輕松,促進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形成。
(三)有利于滿足學生提高職業素質的需求
從本質上來說,生涯教育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接近職業世界的學習空間與學習機會,是對現階段經濟發展需求的一種響應和迎合,能夠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來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提升,一方面是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滿足學生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的需求,通過長期的學習和時間鍛煉來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助力,讓學生能夠真正達到學有所用的學習目標。
四、將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踐策略
長久以來,我國都實行著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雙軌并行的教育體制,將職業教育與知識教育、育人教育割裂開來,并在普通中小學課程中有意地回避與職業世界和現實社會之間的聯系,而這種刻意回避會隨著教育的深化而逐步強化,以至于在面臨高考這一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嶺時,大部分學生才猛然驚覺自己其實對未來一無所知,這就導致學生不知道選擇什么類型的學校或學習什么樣的專業,也不知道如何實現就業。基于此,學校和教師在將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就應當把握新時代背景下對教書育人價值的追求,重新審視新課改中提出的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學生這一主體作為核心與根本設計與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現階段的學習能夠與今后的個人發展和生活狀況產生實質性的聯系。
(一)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任務挖掘教材的育人價值
首先,立德樹人是新時期教育體系改革的根本任務,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發展意義,能夠在利用知識武裝學生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立德樹人也是學校教育最為核心和根本的追求,是對教育本質的一種還原和體現;最后,立德樹人更是對學生成長過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學生主動和被動參與的所有學習活動都是為了完成對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對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在完成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來挖掘英語教材中所蘊含的育人價值,使學生能夠成長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1“Teenage life”為例,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著青少年生活這一核心話題展開,融合了課程選擇、社團活動、興趣愛好和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探討青少年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挑戰的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和規劃自己的生活。那么,在教學這一以“人”為核心的單元時,教師就可以以教材中的內容作為參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經驗來探討要如何更好地生活,讓學生嘗試使用英語來總結和歸納自己的生活現狀,為自己制定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使自己的學習與生活都能夠變得更加有意義和有價值。
(二)把握學科教學主陣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
近年來,伴隨著新高考的推進和新課改的深化,將生涯教育融入高中教育更顯得重要而緊迫,儼然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學校和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而在此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學科課程是生涯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學科教學這一主陣地上完成對學生自主能力、生活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養成與職業規劃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方面需要在基礎學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融入名人成長經歷、科學家成長故事和現代學科發展最新情況等生涯意識的啟蒙內容,另一方面是要結合新高考的核心要求來指導學生進行學業提升規劃,使生涯教育能夠真正融入高中教學的主渠道中。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圍繞著“金錢的價值”這一核心主題展開,以一則清潔工拾金不昧的新聞報道作為核心展開討論,再由短篇小說《百萬英鎊》及其同名戲劇劇本來上升價值,在揭露資本主義金錢至上這一殘酷現實的同時引導學生對金錢價值展開思考。那么,高中英語教師在將生涯教育融入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使也可以圍繞“金錢”來展開,畢竟對金錢的追求本身也是學生職業規劃的一大核心動力,教師可以通過這一單元的教學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未來對職業目標的準確定位奠定基礎。
(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準確認知自我
從意義上來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開展生涯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出明確的規劃,從而達到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提升成功幾率和提升競爭能力的根本目標,而制定一份漂亮的職業規劃的前提則是對自我的準確認知。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將生涯教育滲透進英語學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時就可以通過解析教材文本內容的方式,在閱讀理解與書面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完成英語教學與職業生涯規劃的整合,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思維特點來引導學生準確地認知自我。
以“Tips for successful career planning”這篇文章的閱讀理解教學為例,文章以“成功的職業規劃技巧”為核心主題,是一篇關于職業規劃的精讀文章,利用英語教學與職業生涯規劃相融合的做法來幫助學生了解人才需求市場。那么,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文章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從文章中挖掘能夠體現生涯教育內涵的內容,除了教會學生用英語寫作求職信的技巧以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測試小游戲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比如對一個問題的多種選擇和對自我以及他人的不同認知都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與思維特點,再結合這些特點來為學生職業發展方向的選擇提供參考。
(四)以探究式學習為主建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
英語本身是一門外來的語言,雖然具備語言學科本身的復雜性與綜合性,但相較于語文這種母語學科來說缺乏自然的語言運用環境,學生光是學習英語詞匯和語法就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了,更別說借由英語來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內容了。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推進生涯教育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轉換自身的教學方式,借由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來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輕松和有趣的學習環境,再將與職業規劃相關的內容滲透到這一環境中,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來幫助學生了解職業世界和學習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事實上高中英語教學內容中或多或少地都會涉及一些與生涯教育相關的內容,比如說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中的Unit 5 “Working the land”,本單元中介紹了袁隆平的故事,也介紹了一些能夠表現奮斗與拼搏精神的英語短語和句型,學生在理解和學習如何運用這些短語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到很多在職場上十分難能可貴的精神與品質。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延伸,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索與研究,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將一些與職業相關的知識與內容滲透到課堂學習中,實現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生涯教育本身是可以以一門正式課程的形式獨立展開的,而在與基礎課程融合展開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除了需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情況以外還需要關注基礎課程的學科特點,開發以職業生涯為核心,以基礎課程內容為輔助的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在不同的教育階段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除了讓學生明確社會上的職業門類以外,還要讓學生能夠學習到一些初級的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能夠將學科知識與生涯知識融會貫通。而在將生涯教育與高中英語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還應當敢于創新與樂于創新,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融入與職業規劃相關的內容,以領路人的態度和姿態帶領學生參與到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艷清.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路徑[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2(2):120-122.
[2]羅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創新的知與行[J].中小學管理,2021(4):56-58.
[3]莫紅艷.生涯規劃教育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J].海外英語,2020(17):136-138.
[4]陳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選擇[J].英語廣場,2020(3):127-128.
[5]劉華,郭兆明.生涯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可或缺的支點[J].教育發展研究,2013(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