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張佩瑤,王剛,劉山,丁嚴廣
山東核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山東 海陽 265118
我國AP/CAP第三代壓水堆核電站Q601機械模塊位于穩壓器上方,總重約46噸,是反應堆冷卻劑1、2、3級自動降壓系統的核一級閥門模塊。1、2、3級ADS閥門分為兩組,當發生事故后,自動降壓閥在觸發后自動開啟,并在自動降壓過程中保持開啟狀態,1到3級閥門在不同的CMT水位開啟[1]。Q601模塊中大量采用了SA517 Gr.B低合金高強鋼材料,厚度14~32 mm,強度高達800 MPa,碳當量最大達0.58,焊接性差,焊后易產生延遲裂紋[2]。
AP1000項目主要采用手工電弧焊(SMAW),焊接生產效率低,粉塵量大,對焊工的健康危害較大,且返修率較高。埋弧自動焊焊接生產效率約為SMAW的5倍,操作簡便,可降低焊工勞動條件,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性。本文結合SA517 Gr.B低合金高強鋼板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制定了埋弧焊焊接材料技術參數,通過開展焊接工藝試驗,研究了埋弧焊焊接接頭力學性能、組織結構特征,為后續核電項目SA517焊接工藝設計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提升模塊產品自動焊技術。
試驗采用32 mm厚的SA517Gr.B調質鋼板(交貨狀態為淬火+回火狀態),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機械性能見表2,根據國際焊接學會的碳當量計算公式得出鋼板的碳當量為:CE=C+Mn/6+(Cr+Mo+V)/5+(Ni+Cu)/15=0.44。

表1 SA517 Gr.B調質鋼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Table 1 Chemical analysis of SA517 Gr.B (wt.%)

表2 SA517 Gr.B調質鋼的力學性能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517 Gr.B
焊接材料采用國內某焊材廠為SA517鋼板研制的埋弧焊絲、焊劑,埋弧焊絲型號為EG,直徑4.0 mm,埋弧焊劑型號為F76A2-EG-M4,焊材化學成分及機械性能見表3、表4。按照ASME規范焊接材料標準分卷[3],此型號埋弧焊材的最低抗拉強度為760 MPa,用于焊接SA517 Gr.B屬于低強匹配焊接接頭,在核電建造方面的應用有待進一步驗證。為滿足與母材強度的匹配性,制定的F76A2-EGM4埋弧焊材技術條件在滿足ASME焊材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性能要求,規定其最低抗拉強度為795 MPa,提高技術要求符合ASME建造規范體系要求。

表3 EG埋弧焊絲和F76A2-EG-M4埋弧焊絲-焊劑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Table 3 Chemical analysis of EG SAW electrode and F76A2-EG-M4 SAW electrode and flux (wt.%)

表4 F76A2-EG-M4埋弧焊絲-焊劑的力學性能Table 4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76A2-EG-M4 SAW electrode and flux
試驗采用兩塊規格為800 mm×150 mm×32 mm的試板,坡口采用與產品一致的單邊V形坡口,坡口角度45°,鈍邊4 mm,組對間隙0 mm,坡口與焊道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焊接接頭示意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welded joint
為控制焊接試板的撓曲變形,焊前對試板做一定的預反變形。用丙酮將坡口兩側50 mm范圍內的油污、鐵銹等清理干凈。焊接位置為平焊,試驗設備采用MZ-ZK-1000型自動埋弧焊焊機,焊接方向與鋼板軋制方向相同。
SA517 Gr.B碳當量在0.4~0.6之間,淬硬傾向較大,易于生成馬氏體等淬硬組織,故需要進行焊前預熱及后熱處理。采用快速多層多道焊工藝,縮短Ac3以上停留的時間,使晶粒不易長大,同時為了防止最后一層產生淬硬組織,可多一層回火焊道,增長奧氏體的分解時間,以避免產生焊接冷裂紋[4]。若熱輸入過大,易造成接頭和熱影響區組織過熱,產生過熱組織,從而使其脆化,降低焊縫和熱影響區的韌性[5],焊接參數見表5。

表5 焊接參數Table 5 Welding parameters
根據參考文獻[6],SA517 Gr.B材料斜Y形坡口焊接試驗得出的結論,焊前最低預熱溫度為150 ℃,道間溫度不高于250 ℃。因SA517 Gr.B為淬火+回火處理的低合金調質鋼,如果熱處理超過其回火溫度,則鋼板會失去調質效果,其強度和韌性都會受到影響[7],焊接完成后對試件立即進行后熱緩冷(在預熱溫度下保持2 h)[8]。
按照ASME B&PVC 第Ⅴ卷無損檢測第2章對試件進行100%射線檢測,均未發現裂紋等缺陷,隨后取樣進行力學性能分析(拉伸、彎曲、沖擊、硬度)和微觀金相分析。
焊接接頭拉伸試驗分為室溫和360 ℃高溫拉伸。室溫拉伸采用全厚度橫向矩形拉伸試樣,試驗方法為ASME SA370《鋼制品力學性能試驗的標準試驗方法和定義》,拉伸速率10 mm/min。高溫拉伸采用圓棒試樣,試樣軸線位于試件厚度的1/2處,試驗方法為ASTM E21《金屬材料高溫拉伸試驗方法標準》,拉伸速率3.5 mm/min。沖擊試驗采用夏比V型缺口,試樣尺寸為10 mm×10 mm×55 mm,試驗溫度為金屬最低服役溫度(LST)0 ℃,母材、焊縫和HAZ均從距離焊縫上表面T/4(T為試件厚度)處各取3個試樣,試驗方法為ASME SA370。
焊接接頭的拉伸性能和沖擊性能如表6所示。由表6可以看出,焊接接頭的室溫和360 ℃高溫抗拉強度均能滿足母材的要求,但較母材性能有所下降,均值達到了母材抗拉強度的95.6%和90.8%,且拉伸斷裂區域發生在靠近焊縫側的熱影響區(熔合區),此處晶界偏移更加容易,晶粒粗大,降低了熔合區的力學性能。

表6 焊接接頭拉伸和沖擊試驗結果Table 6 Results of tensile and impact test of welded joint
從焊縫到熱影響區再到母材,平均沖擊吸收功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母材平均沖擊值最高,為192 J,熱影響區沖擊值最低,較母材降低44 J。根據ASME第III卷NF分卷關于沖擊韌性的補償原則[9],產品母材在LST(0 ℃)下的沖擊值應不低于要求值+44 J或在比LST(0 ℃)低17 ℃下進行沖擊試驗,與母材的沖擊溫度一致。
從焊接試件取4件側彎試樣,并根據ASME B&PVC第Ⅸ卷進行導向彎曲試驗。彎曲試樣四邊倒圓角3 mm,焊縫附件50 mm區域內打磨粗糙度至3.2,彎曲直徑63.5 mm,彎曲速率20 mm/min,彎曲后焊縫和HAZ受拉面的形貌如圖2所示。3件試樣側彎后無可見缺陷,1件試樣棱角開裂7.80 mm,經查為非焊接缺陷引起,試驗結果均滿足ASME B&PVC 第Ⅸ卷對彎曲試驗的驗收指標[10]。

圖2 彎曲試樣Fig.2 Bend specimens
分別從母材、焊縫以及熱影響區的一組沖擊試樣中選取一件,使用無水乙醇超聲清洗后觀察斷口,并采用掃描電鏡對斷口進行微觀形貌觀察。斷口形貌如圖3、圖4所示。

圖3 沖擊斷口宏觀形貌Fig.3 Macro-morphology of impact fracture

圖4 沖擊斷口SEM形貌Fig.4 SEM morphology of impact fracture
可以看出,母材沖擊試樣斷口中間區域較為平坦,無金屬光澤和結晶顆粒,斷口邊緣存在明顯塑性變形,斷口為纖維狀斷口,剪切斷面率為100%。圖4a、圖4b分別為母材斷口中間和邊緣微觀形貌,斷口未發現氣孔,夾渣等缺陷,斷口主要為韌窩形貌,中間區域韌窩粗大而扁平,夾雜著少量解理形貌,邊緣側韌窩細小均勻。
圖4c、圖4d分別為焊縫斷口微觀形貌,中間區域平齊,有金屬光澤,可見結晶顆粒,為解理斷裂區域,有清晰的解理臺階,斷口邊緣為剪切斷裂區域,斷口的剪切斷面率分別為90%。從掃描電鏡微觀形貌觀察,斷口未發現氣孔,夾渣等缺陷,解理斷裂區域主要為脆性的河流狀花樣,夾雜著少量韌窩形貌;剪切斷裂區域為韌窩形貌,韌窩大小較均勻。圖4e、圖4f為熱影響區斷口微觀形貌,熱影響區剪切斷面率為80%,其他斷口形貌與焊縫基本相同。
金相試樣取自焊接接頭的熔合線附近,經研磨拋光后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蝕,放大500倍觀察母材、焊縫以及HAZ的顯微組織。圖5為焊縫金屬、母材以及熱影響區的金相顯微組織。可以看出,母材顯微組織為回火索氏體(TS),是馬氏體在高溫下回火形成的鐵素體與粒狀碳化物的混合物。焊縫顯微組織為先共析鐵素體(PF)+針狀鐵素體(AF)+側板條鐵素體(FSP)+貝氏體(B)的混合組織。奧氏體晶界完全被先共析鐵素體覆蓋,側板條鐵素體(FSP)由奧氏體晶界向晶內生長,晶內為相互交織聯鎖分布的針狀鐵素體。

圖5 金相顯微組織Fig.5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另外,對熱影響區的顯微組織進行分析,熱影響區為回火索氏體+鐵素體+珠光體+貝氏體,并在晶界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圖5d為熱影響區和焊縫交界處的金相組織,可以看出,緊靠焊縫金屬處的熱影響區為過熱粗晶區(CGHAZ),組織粗大,主要為回火粒狀貝氏體組織,與拉伸試驗斷裂位置一致。圖6為焊縫金屬、母材以及熱影響區的SEM電鏡顯微組織,與金相組織分析結果一致。

圖6 SEM顯微組織Fig.6 SEM microstructure
在距離焊縫上表面T/4處采用430SVA型數顯維氏硬度計測定焊接接頭的硬度分布(位置包括焊縫、熔合區、熱影響區、母材),試驗載荷為30 kg,保壓時間10 s,點間距2 mm,共取27個點,測試點如圖7所示,測量結果見圖8。根據焊接接頭宏觀形貌觀察和測量,距離試樣表面T/4處腐蝕截面上焊縫寬度約為20~22 mm,HAZ寬度每側為4.0~6.5 mm。

圖7 硬度測試點Fig.7 Hardness test points

圖8 焊接接頭硬度分布Fig.8 Hardness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welded joint
可以看出,從母材、HAZ到焊縫區,接頭維氏硬度分布近似“W”形,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硬度最高點位于母材區,母材區集中在280~296 HV,平均硬度為286 HV;焊縫區較母材的峰值硬度稍有降低,峰值硬度達285 HV(焊縫中心0~2 mm處),平均值274 HV。硬度最低點位于熱影響區,范圍為207~233 HV,平均值為219 HV。說明在焊接熱循環作用下,熱影響區上峰值溫度介于母材回火溫度與Ac1之間,相當于經受了高于原來母材回火溫度的更高溫度的回火,使原調質處理的強化效果消失,造成強度和硬度降低的軟化現象,但焊接接頭淬硬傾向不明顯。
(1)采用F76A2-EG-M4埋弧焊材,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參數,并在焊前預熱、焊后后熱等措施保障下,SA517 Gr.B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優良,均能滿足母材的技術要求,焊接接頭淬硬傾向不明顯。
(2)母材沖擊斷口為100%剪切斷裂,焊縫和熱影響區沖擊斷口中間為解理斷裂,主要為脆性的河流狀花樣,斷口邊緣為剪切斷裂區域,為韌窩形貌。
(3)SA517 Gr.B焊接接頭焊縫組織以均勻、細小的針狀鐵素體為主;熱影響區組織與母材差別不大,以回火索氏體為主,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導致了沖擊韌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