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輔靖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但什么是高水平對外開放?高水平對外開放下一步應當如何走?
與過去的開放相比,高水平對外開放應當是水平更高、質量更優、作用更大的開放。具體而言,一是開放的路徑更多樣、過程更包容、成果更普惠。如共建“一帶一路”,在國內建設自貿港、自貿試驗區,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共同締造RCEP,推動加入CPTPP、DEPA等,都極大豐富了我國開放的形式,提升了開放的質量。二是商品、服務、資本、人才、信息等要素跨境流動的障礙、壁壘越來越少,貿易投資更加自由便利。不僅準入限制要減少,“玻璃門”“彈簧門”問題也要大力根除。“邊境”措施要進一步削減,“邊境后”障礙也要有效消解。三是經貿規則與國際最佳實踐深度對接,向更科學更合理更先進的規則靠攏,也就是更加強調制度型開放。四是對全球高端投資、技術、人才、企業、資源的集聚吸引力要更強,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利用要更有效,引進的投資、技術、人才、企業要更上檔次,利用的市場要更大、更多元,資源更豐富、更安全,著力在向先進國家開放中取得新突破。五是開放對我國高質量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創新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強的促進作用要更大,引發的風險要更低。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核心是,要素跨境流動、貿易投資更加自由便利,合作伙伴的層次更高,對我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的促進作用要更大。
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更好發揮高水平開放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推動作用。為此,須從激發發展動力、夯實發展基礎、錨定發展目標、堅守發展道路、提升安全能力等方面著手。
第一,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通過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聚焦國有企業、數字經濟、貿易投資、政府采購、知識產權、環境等重點領域,率先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第二,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高質量發展。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涉及國家安全的例外),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準入。以高水平開放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升級、經濟結構優化、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
第三,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不斷增強外貿外資對擴就業、惠民生的帶動效應。
第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世界合作共贏。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全面深入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第五,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既要講發展、開放的安全性,也要講安全的發展性、開放性。著力增強自身競爭能力,以開放增實力、保安全。著力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部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