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學生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研究
——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

2023-12-29 07:40:44雷彩霞周學軍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滿意度效果生活

雷彩霞,周學軍

(1.重慶三峽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重慶 404100;2.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四川成都 610400)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以來,為了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大學課程的育人作用,進而推動“思政課程”“課程思政”齊頭并進,最終實現全面優化育人效果,各高校將“立德樹人”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總目標。旅游管理專業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綜合性旅游人才的重任,該專業培養的人才未來將成為祖國大好河山的播報員,通過他們可以將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千年的民族精神等中華民族的瑰寶發揚光大,所以加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國內學者對旅游管理本、專科專業課程思政改革作出了初步探索,為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尋找提升路徑。侯賀平等[1]探討了“以生為本”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徐波等[2]進行了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劉天英等[3]開展了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策略研究;趙晶等[4]深入探討了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有效實施的方法與提升路徑?,F有研究多以課程思政改革的具體措施為主,研究方法多為定性研究,忽視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課程思政主觀感知對課程思政效果產生的影響。

20歲左右的高校大學生正處于“拔節育穗”的黃金時期,于學校而言,提升大學生學校歸屬感,是貫徹“立德樹人”總體要求的發展需要[5],能否達到“立德樹人”的要求與學校歸屬感有著密切的關聯。目前,國內關于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關系的研究較為鮮見,為了有效提升課程思政效果,開展明晰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因素及形成機制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本研究將課程思政效果作為因變量,以學校歸屬感作為自變量,引入課程思政感知作為中介變量,并將生活滿意度作為調節變量,通過檢驗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課程思政感知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間的中介作用、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間的調節作用,探索性地研究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機制及作用情境,以期豐富課程思政的研究內容,為高校提升課程思政效果提供新的理論支持及實踐指導。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理論基礎

1.學校歸屬感。國內學者包克冰、徐琴美[6]認為學校歸屬感是學生對自己所就讀學校在心理、思想和情感上的認同,由此表現出承擔學校責任和義務并參與學校活動的意愿。本研究認為,學校歸屬感是學生在對學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文關懷等認同的基礎上對學校產生的情感依賴,并由身份歸屬而產生的自豪感與優越感。

2.課程思政效果。本研究對課程思政效果的界定源于顧客感知價值。它是指顧客對產品或服務效用的總體評價,包括顧客感知的收益和為獲得這些收益而支付的成本[7]。在課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在顧客感知價值概念的基礎上,本研究認為“課程思政效果”是“課程思政”與“感知價值”的有機結合。學生即為顧客,而教師則是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課程思政效果是通過在專業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讓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并將國家意識、政治認同、文化自信、人格養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延伸至日常行為舉止的主觀認知。

3.課程思政感知。高德毅等[8]認為“課程思政”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個環節,最終達到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效果?,F有關于課程思政效果的研究表明,高??梢酝ㄟ^加強輔導員、專業課教師的協作育人機制來取得良好的課程思政效果,讓學生在專業課課堂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感受到真善美的傳遞[9]。本研究認為,課程思政感知是學生對融入于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感知程度。

4.生活滿意度。Shin[10]首先提出了生活滿意度的概念。他認為生活滿意度是根據個人選擇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進行的全面評估。國內學者陳世平、樂國安[11]認為,生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自己生活品質的主觀體驗和感受。本研究認為,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是學生對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學校氛圍、個體發展的綜合認知與評價。

(二)研究假設

1.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學校歸屬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不至于對周圍所發生的事漠不關心[12],一定程度上能夠遏制近些年來高校普遍流行的“精致的利己主義”不良風氣。學校歸屬感的提升通常可以通過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實現[13],課堂無疑是培養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陣地,在教師“潛移默化”和學生主動接收的雙向互動中,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學校歸屬感的提升提供了情感基礎。同時,學校歸屬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進而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14]。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對所學專業的高認同度使學生在課堂上更易接受專業課程中融入的政治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等,將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人格養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根植于學生內心深處,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基于以上內容,提出如下假設:

H1: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存在顯著正向影響。

2.課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需要是五個需要層面中最復雜、最高級的層次,學生的學校歸屬感在這一層次具體表現為提升自我、獲得成功[15]。研究表明,學校歸屬感強的學生更容易在學校生活中獲得積極的體驗[16],只有學生認為自己的預期回報高于付出,學生才會支付學費、接受教育[17]。本研究認為,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獲得積極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專注性,促使學生對教師在課堂講授的知識給予更多的關注,更深切感受到專業課程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H2: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感知存在正向影響。

課程思政效果是在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學生思想境界改變的效果性評價,而課程思政感知則是學生對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知覺性評價。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教師承擔的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更肩負著為我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的職責[18]。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提升學校歸屬感,有助于高校的口碑積累與形象塑造;學校歸屬感提高能夠使學生反哺高校,為高校發展作出貢獻[19]。較強的學校歸屬感有助于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果?;谝陨戏治?提出如下假設:

H3:課程思政感知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3.生活滿意度的調節作用。家庭、學校、友誼、學業、自由、環境等都是衡量生活滿意度的因素,生活滿意度對學校歸屬感存在顯著正向預測作用[20],生活滿意度越高則對學校的歸屬感越強。相關研究表明,大學生專業認同與學業滿意度間存在正相關關系[21],且學生專業課滿意度越高則課程思政滿意度越高[22]。結合上述分析,本研究認為,擁有越高生活滿意度的大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越強,從而擁有更強的課程思政感知和更好的課程思政效果?;诖?提出如下假設:

H4: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感知間起正向調節作用,即學生的生活滿意度越高,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感知的影響越強。

H5: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間起正向調節作用,即學生的生活滿意度越高,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越強。

4.被中介的調節作用。研究表明,增強學生課程思政感知能夠提高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效果以及學生滿意度[23]。課程思政感知是生活滿意度強化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影響的關鍵因素,擁有較高學校歸屬感的大學生如果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其課程思政效果會顯著提升,這一過程需要學生對課程思政有較強的感知。生活滿意度對學校歸屬感和課程思政效果的調節作用需要借助課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完成,由此,被中介的調節作用成立?;诖?提出以下假設:

H6:課程思政感知中介了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之間的調節效應,即生活滿意度對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關系的調節作用通過課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實現。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把課程思政感知作為中介變量、介入生活滿意度為調節變量,構建了一個被中介的調節效應模型作為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用以深入揭示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機制和作用情境。

圖1 理論模型

三、研究設計和方法

(一)問卷設計與調研

本研究調查問卷由課程思政效果、學校歸屬感、課程思政感知、生活滿意度及人口統計學特征五部分構成。量表采用自編量表,同時借鑒國內外成熟量表,通過預調研的方式保證問卷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正式調研數據收集于2022年10月,選定重慶某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為調研對象(截至問卷發放時間,大一學生入學不滿2個月,對本專業及課程缺乏全面認知,為確保調研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此問卷未對大一學生發放)。問卷選取旅游管理專業最具代表性的三門課程——“管理學原理”(大二)、“市場營銷原理”(大三)、“中國旅游地理”(大四),此三門課程均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雖分屬不同年級,但其課程性質和教學手段基本一致,綜合此三門課程的調研結果,能更全面地分析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路徑,也避免了單一樣本偏差引起的共線性問題。任課教師到教室發放紙質問卷,學生匿名填寫后現場回收。

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312份,回收問卷289份,有效問卷253份。如表1所示,253名被調研對象包含男生24名,女生229名,分別占樣本總量的9.5%和90.5%,符合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性別分布特征;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級學生數分別為107、96、50,分別占比為42.3%、37.9%、19.8%;來自農村的學生168名,占樣本總量的66.4%,來自城鎮的學生85名,占樣本總量的33.6%;在所有被調查樣本中,有入黨意愿的大學生240名,占樣本總量的94.9%,絕大多數被調查的大學生有入黨意愿;被調研對象是學生干部的有56名,占樣本總量的22.1%,不是學生干部的有197名,占樣本總量的77.9%。

表1 人口統計學特征分析

(二)變量的測量

1.學校歸屬感。本研究參考了潘發達等[24]的學校歸屬感量表,包括6個題項,以Likert7點尺度量表進行衡量,從“1~7”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數為0.830。

2.課程思政效果。鑒于現有研究尚未開發課程思政效果量表,本研究根據教學效果的相關量表,自編了課程思政效果測量量表,包含“所學課程對我愛黨愛國、關心國家發展有一定幫助”“所學課程有益于提升我的道德品質”等7個題項,以Likert7點尺度量表進行衡量,從“1~7”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數為0.957。

3.課程思政感知。該量表也采取了自編量表的形式,包含“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涉及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所學課程提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等7個題項,以Likert7點尺度量表進行衡量,從“1~7”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數為0.939。

4.生活滿意度。本研究參考了Pavot和Diener[25]的生活滿意度量表,有4個題項,以Likert7點尺度量表進行衡量,從“1~7”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數為0.876。

(三)數據處理與分析思路

本研究首先運用SPSS22.0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檢驗問卷的同源性方差;其次采用SPSS22.0和Amos22.0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最后運用SPSS22.0進行層次回歸分析及Process程序,檢驗假設是否被支持。

四、數據分析與研究結果

(一)同源性方差檢驗

本研究利用Harman單因子檢測法檢驗共同方法偏差效應,保證研究結論的可靠性。檢驗結果顯示,公因子不唯一,且第一個公因子能夠解釋34.24%的變異量,未超過40%的門檻值,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二)信度、效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來檢驗信度,如表2所示。各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30、0.939、0.876、0.957,結果均大于0.8,說明具有較高信度。量表所有的因子載荷值均在0.5以上,表明4個變量都可以有效被各測量指標反映,組合信度CR均大于0.8,AVE的數值為0.461~0.760,說明問卷可靠性較高,有較好的收斂效度。

表2 信效度檢驗結果

(三)相關分析

如表3所示,變量課程思政感知、生活滿意度、課程思政效果、學校歸屬感間存在正向相關關系,且平均變異抽取量(AVE)的平方根均大于與該因子相關的其他因子的相關系數,各變量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

表3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系數

(四)假設檢驗結果

1.直接效應檢驗結果。本研究利用SPSS23.0軟件,采用線性回歸對直接效應進行假設檢驗,結果見表4。將課程思政效果作為因變量,構建模型M3、M4、M5,學校歸屬感(β=0.498,p<0.001)對課程思政效果具有正向影響,假設H1得到驗證。將課程思政感知作為因變量,構建模型M1、M2,學校歸屬感(β=0.347,p<0.001)對課程思政感知具有正向影響,假設H2得到驗證。

表4 直接效應檢驗結果

2.中介效應檢驗結果。本研究采用SPSS的Process程序的Bootstrap方法檢驗課程思政感知的中介效應,結果見表5。學校歸屬感→課程思政感知→課程思政效果的間接值為0.249,Bootstrap95%的置信區間為[0.160,0.355],區間不包含0,說明了課程思政感知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間的中介作用。因此,假設H3得到驗證。

表5 課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檢驗

表6 生活滿意度的調節作用檢驗

3.調節效應檢驗結果。本研究采用溫忠麟等[26]提出的被中介的調節作用檢驗步驟,結果如表7所示。以課程思政感知作為因變量,構建模型M8、M9,學校歸屬感與生活滿意度交互項對課程思政感知影響顯著(β=0.088,p<0.01),假設H4得到驗證。以課程思政效果作為因變量,構建模型M6、M7、M10,學校歸屬感與生活滿意度交互項系數邊緣顯著(β=0.072,p<0.1),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間調節作用顯著,假設H5得到驗證。模型M10顯示,學校歸屬感與生活滿意度交互項系數不顯著,說明生活滿意度的調節效應完全通過中介變量課程思政感知起作用,被中介的調節效用模型成立,假設H6得到驗證。

以均值±1個標準差將生活滿意度分為高生活滿意度組和低生活滿意度組,并繪制對應的調節效應分析圖2和圖3。由兩圖可知,隨著生活滿意度的提高,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感知和課程思政效果的正向影響作用逐漸增強,表明生活滿意度正向調節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感知和課程思政效果之間的關系。

圖2 生活滿意度對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感知關系的調節

圖3 生活滿意度對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關系的調節

五、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以253名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為樣本,以課程思政感知為中介變量,以生活滿意度為調節變量,揭示了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機制和作用情境,得到如下結論:1.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感知、課程思政效果存在顯著正向影響;2.課程思政感知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效果間起中介作用;3.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歸屬感與課程思政感知、課程思政效果間起調節作用;4.生活滿意度與學校歸屬感的交互作用通過課程思政感知推動課程思政效果提升。

(二)研究啟示

后疫情時代,旅游業面臨著巨大的沖擊與挑戰,面對大批亟待就業的旅游管理專業學子,解決人才短缺與市場需求間的矛盾,高校需進一步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素養與思想道德修養?;谏鲜鲅芯拷Y論,本研究認為,可以從提升學生的學校歸屬感、生活滿意度、課程思政感知三方面來增強課程思政效果。

1.增強學生學校歸屬感。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是影響課程思政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課程思政效果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擁有較高學校歸屬感的大學生對自己所在高校及自己所學專業會有較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種認同感和歸屬感具體表現為學生對學校情感上的依賴,對學校管理制度的敬畏,對教師、知識的尊重與關注。學生心理上的認同會引起學習行為上的積極主動,從而能夠顯著提升課程思政的效果。

(1)由淺入深,從生理歸屬到心理歸屬。學校歸屬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種深刻且復雜的心理體驗[27]。促進大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應從滿足學生生理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完備的學習生活條件,以提升學生對學校的信任和依賴。另外,通過融洽的師生關系、貼心的心理健康服務、針對性的課程思政教育等,在學校同學生的雙向互動中能夠有效增進學生的心理歸屬。

(2)由近至遠,從短期影響到終身受用。學校歸屬感具有穩定性,一旦形成會終身受用[28]。高校需要制定提升學校歸屬感的長效機制,例如構建運行良好的學生社團、師生共享的社交平臺、獨特的校園文化與理念等,以此為提升學校歸屬感不斷注入“源泉活水”,為高校課程思政奠定基礎。

(3)由小到大,從課堂互動到校園建設。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不僅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校歸屬感,也可以通過改善校園環境提升學校歸屬感[29]。高校教師通過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良性互動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滿足學生對課堂的歸屬要求;高校通過優化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以滿足學生對學校的歸屬要求。

2.提升學生生活滿意度。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主要涉及課堂教學、校園氛圍、就業服務、校園環境、獎助學金評選、評優評先、健康服務等方面。隨著生活滿意度的提升,大學生對學校會有更多的認同感與依賴感,有助于解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后顧之憂,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業上,提升學習效果。

(1)通過多方協同動態追蹤學生滿意度。根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高校需同學生、家長、教師、社區等多方協作,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日常表現[30]。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不僅涉及學校,還涉及家庭和社會大環境,而目前高校教育在“協同育人”環節較為薄弱。因此,高校應當擺脫“孤軍奮戰”的局面,同教師、學生、家長加強合作,拓展提升學生生活滿意度的途徑。

(2)通過心理干預提升主觀幸福感。研究表明,有慘痛經歷的學生心理幸福感較低,易產生消極情緒[31]。高校需要主動干預學生心理動態,通過課堂授課、課外活動、集體會議等方式調節學生的消極情緒,增強學生主觀幸福感,進而提高生活滿意度。

(3)通過體育鍛煉釋放消極情緒。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高校學生的自我控制力,使意志力得到鍛煉的同時,生活滿意度也有所提高[32]。高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鍛煉中增進學生情感,在互動中釋放壓力,從而強化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

3.提高學生課程思政感知。課程思政感知可以傳遞學校歸屬感對課程思政效果的影響。學校歸屬感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情感依戀,是信任的體現,在信任的基礎上能夠認同并接受學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以及教學安排,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獲得較好的課程思政感知。在課程思政感知的引導下,學生更易將課程思政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提升課程思政效果的目的。

(1)優化教育實踐“主陣地”。通過優化管理機制,使課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思維轉變優于形式轉變,通過貫徹課程思政理念,解決“課程”與“思政”兩張“皮”的問題。從學生出發,做到“以生為本”,完善配套設施,提高高等教育軟件實力,讓學生學有所獲。

(2)盤活課堂教育“主力軍”。通過具備較高政治理論素養的教師,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課程思政意識,避免“卡普勤式說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思想政治理論的魅力。

(3)爭當德才兼備“主考官”。高等教育的本質是服務,學生對高校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有價值會作出主觀評價。高校應該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推動青年大學生做有志氣、有骨氣、有責任的青年。通過在專業課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國家政策、黨史國史等,在課下關注時政,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維度提升學生的課程思政感知。

(三)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得到改進:第一,調研對象為省屬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其他類型如高職院校及其他專業的學生是否能夠得出類似的研究結論,需要擴大研究樣本的覆蓋范圍,以強化研究的普適性。第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充分考慮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作用,利用跨層次研究方法進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滿意度效果生活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工會博覽(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雜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抓住“瞬間性”效果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国产丝袜第一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网| 一级片免费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网| 欧美不卡二区|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 色综合狠狠操| AV老司机AV天堂|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色婷婷狠狠干| 国产成人三级|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久久福利网|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91精品网站| 少妇精品在线|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毛片|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啪啪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在线va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亚洲性视频网站|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99re精彩视频| 少妇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