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妍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遼寧省沈陽市實驗學校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優質名校,始終秉承并踐行“和諧·揚長”的辦學理念,讓全體教師在享受、追求、體驗教育幸福的過程中,構建出一條專業發展之路——引領者行動,錨定以學術為導向的專家型教師培養策略。
文化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建隊伍。通過培養教師文化自覺的情感、激發教師文化自覺的意識、導正教師文化自覺的行為,搭建一支思想一致、銳意進取的“蜂巢式”團隊。建立由“校長—主任—組長—骨干教師”組成的全員教師培訓體系,發揮“四層聯動”作用,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實效。
定方向。開展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研討,梳理各項工作的熱點、難點、痛點,以學科項目或管理項目為研究課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樹立問題導向意識,大膽實踐創新,以課題研究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科學化、常態化。
轉角色。中層領導要成為首席研究者、專業發展引領者、共同成長參與者,不僅要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還需關注師生的成長需要,為其創設成長環境,以“成員”而非“官員”的角色與師生共同發展。
理念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破局求新。針對學校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邀請專家到校講座,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聯合省、市、區教師發展培訓平臺,設計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圍繞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開展培訓,構建教師高位發展體系。
建體求全。開展三級校本項目研究,落實學科專項目、年組小項目、個人微項目的全過程監督管理,邀請學科專家、教研員對研究策略和成果進行診斷分析,為教師專業提升提供學術支持。
厚德求真。大力弘揚尊師重教傳統,挖掘身邊的教師模范典型,讓身邊人講好身邊事、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傳承厚德敬業、厚學篤行的良好教風。
團隊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暖陽工程。學校倡導綠色低碳辦公、資源共享辦公,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和舒適度。營建書香校園,讓教師沐浴書香,享受悅讀生活。
琢玉工程。以賽促訓、以賽促評,開展教師基本功競賽、青年教師崗位練兵,在師徒結對、教師研修共同體中,使教師明確如何設計教育科研之路。
星光工程。開展名師引領行動,聚焦突出問題進行針對性研究;在青年教師過關課、展能課之前,開展名師領航示范課、師徒接力教學課等,提升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的學術研究能力。
草根工程。以“小問題”為導向持續研究,以“好團隊”為導向抱團行動,以“新成果”為導向提煉經驗,以“好現場”為導向成果推廣,組建草根學術組織,提煉教育智慧。
技術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拓寬平臺。推進線上教育教學優質資源進培訓、進課題、進集備、進課堂試點行動,以新技術探索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建立校本數據庫,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數字化實施策略。
技術輔助。借助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關注教師備課、上課、反思、輔導等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性數據采集,形成教師個人學習、教學技能的發展報告,引導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項目為王。通過項目式學習重構學校課程和課堂教學樣態,立足學科特點,開展多學科常態化聯合教研活動,實施跨學科整合學習,進一步提升教師對項目的指導和評價能力。
目標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明確發展指標。組織研究型教師研討新時代教師學術專業標準,按照教師工作年限及發展情況,私人定制式提供評價指標,激發教師的內驅力。
明確發展任務。編寫《跬步——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手冊》,明晰專業發展目標,使教師具備高尚的師德、扎實的技能、精湛的業務、勤學的習慣、創新的研究、現代化技術、個性化主張七大素養,引領教師步入學術導向的專業發展快車道。
學校將繼續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核心,明晰教師的職責和要求,引領和陪伴教師過上幸福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