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峰
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2022年,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文簡稱“新課標”),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視域下亟須通過創新和優化來滿足當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而群文閱讀是近年出現的創新型閱讀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章把控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能夠滿足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要求。群文閱讀通過同一題材的多文本閱讀,能夠讓學生在對比過程中了解不同文本形態的表達效果,加深學生對初中語文閱讀內容的理解。基于此,筆者分析了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要求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內涵,闡述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深入探索新課標視域下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方法,以期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一、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要求
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要求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首先,新課標強調了閱讀教學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在以往的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學注重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和講解,而新課標鼓勵教師創設豐富多樣的閱讀環境,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本進行閱讀,并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表達對文本的理解。其次,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傳統的閱讀教學側重理解和記憶,讓學生通過填空、選擇等形式回答問題,而新課標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作者的意圖、觀點和立場,并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還能夠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種信息。最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會高效閱讀十分重要。新課標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教師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理解能力,倡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拓展知識,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
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內涵豐富多樣,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思辨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為有擔當、有情懷的公民。群文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對不同文本類型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各類文學作品,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思辨能力。群文閱讀教學也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的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和交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三、新課標視域下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閱讀量
新課標視域下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量。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的主要是經典文學作品,如名著、古詩詞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現代人的閱讀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入各種形式的文本,以幫助學生接觸多樣的文本類型,如新聞報道、科普文章、社科論文等,這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對不同領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還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此外,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教學的內容,缺少主動閱讀的機會。而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倡學生自主選擇和探索文本,引導學生主動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幫助學生構建個性化閱讀知識體系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各類文本,包括文學作品、報紙雜志、網絡文章、音頻視頻。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有助于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構建知識體系。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范圍,過度依賴經典文學作品。而群文閱讀教學打破了這種局限,其能夠提供多種多樣的文本選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構建個性化閱讀知識體系。
(三)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群文閱讀教學提供了廣泛的閱讀材料和多樣化的閱讀方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引導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文本,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運用能力。群文閱讀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文本的內容,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推理,這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更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接觸各個領域的文本,包括文學作品、歷史名著、科普讀物等,這些文本所涉及的信息和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四、新課標視域下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一)全方位把握學情,設計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目標
了解學生的情況對設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非常重要。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與學生互動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標,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在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不斷突破創新,這一創新的基礎就是全方位把握學情。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以便更好地設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同時,教師要多加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滿足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問題導向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
(二)基于新課標要求,豐富初中語文閱讀內容
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基于新課標要求,豐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將學科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選擇多種體裁的文本供學生閱讀學習,并基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單元主題要素,以語文教材內容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課外文本,進行課外延伸,整合結構化文本內容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黃河頌》時,教師可以圍繞文本的中心思想,選擇《長江之歌》等多篇具有同類情感的文本,整合這些具有一致性內涵的文本開展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和聯想互動,進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三)設計群文閱讀任務,構建初中語文個性化知識體系
新課標視域下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設計群文閱讀任務,構建初中語文個性化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合理設計閱讀任務,培養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制定群文閱讀任務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征科學設計。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經典的文學作品、歷史名著、科普讀物等不同類型的作品,形成多樣化的閱讀任務清單,從而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的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構建初中語文個性化知識體系是達成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將文學作品與社會、歷史、科技等多個領域相結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索。例如,在閱讀某部文學作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與該作品相關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綜合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四)基于核心素養要求,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思考
新課標視域下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在閱讀中思考,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十七課《動物笑談》時,為了聯系閱讀單元的主題,激活學生的創新閱讀思考,教師可以整合《鳥》《狼》《貓》等不同動物類型的文章,設計課堂教學問題,激發學生對動物主題文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
(五)構建智慧互動課堂,創新多元化閱讀教學方式
在新課標視域下,教師要將群文閱讀教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和互聯網平臺,構建智慧互動課堂,以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互動游戲、虛擬現實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引入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和電子影視作品等多樣化的數字資源,幫助學生更加便捷地獲取文學作品及其相關背景知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網絡社群中分享讀后感、互相討論和合作創作,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另外,教師應創新多元化閱讀教學方式,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和故事串講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更好地閱讀文學作品,并從中感悟人生哲理,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長春市朝陽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