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組發展規劃是對教研組長遠發展的目標、路徑、條件等因素進行整體性設計的行動方案。科學制定教研組發展規劃,既能凝聚合力推進教研組的隊伍、文化、愿景建設,也能解決教研組建設缺少方向性、穩定性、積極性等問題。
教研組發展規劃的基本特征
教研組發展規劃一般包括發展背景、目標、措施、保障等內容。在某種意義上,實踐共同體視域下的教研組發展規劃就是把教研組建設成實踐共同體的行動方案,其有以下幾類特征——
協同性。實踐共同體視域下,教研組發展規劃要體現出在共同愿景的驅動下,教研組成員在平等對話中互相卷入,在解決問題的實踐研究中共建共享,促進個人專業與團隊建設協同發展。
實踐性。教研組發展規劃要體現出“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踐中發現問題是教研組研究的起點,實踐中解決問題是教研組發展的過程。實踐是教研組成員學習的方式,也是教研組建設效能的歸屬。
發展性。教研組發展規劃要體現教研組發展的動態性,要隨著區域教研重心的調整、教研組成員的專業成長、教研組教研成果的累積等情況變化,教研組發展規劃的階段目標、行動計劃也需要及時調適,確保發展規劃的適切性。
教研組aac7cf42a08bd9b13097c8b7217a08be發展規劃的制定策略
實踐共同體視域下的教研組具有共同愿景、協商文化、實踐參與、身份認同等構成要素。在制定發展規劃時,以教師的共同愿景為導向,以“診斷分析—整體設計—實踐研究—評價反饋”為基本環節,關注教研組的行動過程。
診斷分析,找準發展起點,商定規劃目標。利用SWOT分析法,列舉教研組發展的內外部條件并進行系統分析,為教研組及各成員的發展找準起點和目標。利用“SO策略”,將教研組優勢條件與外部機會結合在一起,確立教研組的核心目標和拳頭項目,引領教研組特色發展。利用“WO策略”,思考如何利用外部機會彌補教研組弱勢條件,獲取教學、培訓等資源,保證教研組的整體發展。
整體設計,細繪目標表現,制定行動方案。運用系統思維的方法,結合區域教研方向、學校發展規劃謀a9cd930d88895b55fb03e8f0dfbaaddf劃教研組發展,綜合考慮教研組的組織、文化、制度、資源、特色建設等方面,兼顧團隊發展和個人成長,整體設計教研組發展的思路和方案,特別是要體現發展目標、具體措施、評價標準的一體化設計,根據發展目標制定針對性的評價細則,從預期結果出發逆向設計具體措施,以評導建、以評促建,形成教研組良性發展的閉環。
實踐研究,建構意義身份,共學共建共享。制定教研組發展具體措施時,要注重營造對話協商、互相卷入的工作氛圍,積極建構以解決實踐性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達成個人發展與共同愿景的統一,為教研組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把教研組實踐活動納入教研組發展規劃動態調整的過程,在共同體活動中生成實踐智慧,在具體情境中完成身份建構,在對標發展目標中調整發展路徑。
評價反饋,培育科研成果,調校措施路徑??刂普摰膭撌既酥Z伯特·維納認為,一個有效的行為必須通過某種反饋過程來取得信息,從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經達到。在教研組發展規劃中可設置具體的時間節點,進行階段性研討與反思,對照整體設計中的階段目標和評價標準,用已經達成的標志性實踐或成果評價教研組發展規劃的推進情況,在規劃與發展中實行定期考核、動態管理,培育教研成果,調校具體措施和階段目標,充分發揮教研組發展規劃的指導價值。
綜上,實踐共同體視域下,教研組發展規劃的制定是集體的、動態的實踐過程,其目的在于,在共同愿景的驅動下,分析合作事業的自身基礎和外部環境,商定教研組發展目標,細化發展目標在教師、學生、科組甚至學校發展中的表現,擬定基于實踐的行動計劃,并在合作互動的實踐中接受檢驗,實現教研組規劃與發展同頻共振。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項目“基于實踐共同體取向的小學教研組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20YQJK09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