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建設,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實驗小學“樂行教育”的辦學理念已成為師生的價值共識,以樂行文化立校,用樂行哲學育人,從價值引領、組織架構、實踐創新和學科融合四個層面促進了學校課程建構的創新發展。
從思想到哲學,文化精神詮釋課程價值體系。文化理念的落地依賴于有效的課程實施,而高質量的課程離不開有內涵的文化支撐。學校從哲學角度重新解讀“樂行教育”:“樂行”指的是教育全域視野下的和樂共生,要求教育者引導學生在教育的各方面、全過程享受知行合一的學習樂趣?!皹沸薪逃闭軐W解決了學校教育的價值定位問題,我們由此出發,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立了“培養熱愛生活、樂學篤行的少年君子”育人目標及若干分目標,積極構建學校課程價值體系,結合新課標制定了“形成價值認同、發展核心素養、創新課程設置、整合課程資源、提高師資水平”的課程目標。育人目標、價值體系、課程目標的有機融合,架構起學校課程建設的根本遵循。
從一域到全局,大學科觀賦能課程體系建設。學校積極構建以“樂行”為核心的育人體系,從一域引領到全局統領,從一點發力到全面深化,不斷完善課程頂層設計?;诖髮W科觀,構建“一目標、雙途徑、三維度、四支撐、五類型”的課程體系。即根據育人目標,一體化推進教學與德育工作;重視學段的縱向貫通、學科間的橫向融合以及學科與生活的雙向探究;以完善評價體系、鍛造教師隊伍、整合課程資源、加強制度建設作為支撐;開設基礎性素養課程、發展性素養課程、綜合性研究課程、個性化校本課程、探究型實踐課程這五類課程。循著“樂行教育”主線,學校創造了結構合理、層次清晰、融會貫通的課程世界,學生能夠在其間全面健康快樂地生長。
從總覽到聚焦,融入“思辨”的教學改革。2019年,學校確立了整體研究項目:“小學審辯式思維教學的系統建構與實踐研究”。從“大文化”到“小課題”,學校找準了課程改革的一個“靶”,而“靶心”是打造樂學課堂新樣態,“箭羽”是審辯式思維,“箭道”依然是“樂行教育”主線。樂學課堂是“樂行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以樂學激發思維,以思維帶動行動,再以行動促進樂學,在“樂—思—行”的循環往復中,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由此,學校將“思”融入樂行教育文化體系,構建了“樂思行”育人生態。
三年來,學校積極開展“樂思行”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成功申報并立項了多項國家級、省級專項課題,并受到廣泛關注。如在思政教學中,學校以樂學、踐行為路徑,將思辨教育貫徹始終,打造“樂學+思辨”思政課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學校、家庭全覆蓋,實施“思辨+踐行”實踐教學,不斷擴大育人場域,搭建了基于大思政觀的協同育人體系,實現了教師價值引導下的兒童道德自主建構。其成果獲評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從破界到無界,學科融合助推學校變革。隨著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頒布,“跨學科”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學科融合成為學校轉型的關鍵。學校深入挖掘學科育人功能與價值,積極探索主題課程群建設,整合各育人環節、育人學科、育人要素,凝聚育人合力,實現從學科育人、實踐育人走向綜合育人的轉變。主題課程群破除了學科壁壘、教學壁壘、學習壁壘和時空壁壘,助推了學校課程的綜合化、師本化、生本化、彈性化,拓寬了從課內到課外、從書本到生活、從行動到內化的無邊界育人空間,學生得以在貼近生活實際的課程中成長。如學校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勞動資源,研發了校本化的樂行君子勞動課程群,從“人與自己”“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三個維度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課程體系是學校培養社會公民的依托,更是學生成就自我的載體。“樂思行”育人策略將學校文化和課程建設適切融合,凝聚教育合力,一批批熱愛生活、樂學篤行的少年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