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是立德樹人的時代要求。山東省濟南市匯波小學圍繞“讓作業展現每個孩子的愛學狀態”的管理理念,以“減負增效”為出發點,重新定位作業的功能和價值,打造了“全程管理、聚焦特色、全員參與”的“匯作業”管理體系。其中,學校尤其重視創新作業設計,以多維聚焦賦能學生多元發展。
聚焦課堂,凸顯作業價值
學校以課堂教學為節點,凸顯課前、課中、課后作業價值。課前,以“自主學習單”為抓手,激發學習欲望,使學生帶著思考走進課堂。課中,建立小組合作機制、合理分配師生“主講”時間,促進學生的自主互學,打造愛學樣態。課后,設計包括基礎知識型、提高綜合型和拓展實踐型在內的分層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提升綜合素養。
聚焦大單元,打造特色作業
學校深化特色作業設計,以政策領學、專家培訓和專題培訓等形式,引領教師轉變理念,明晰“作業革命”重點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學習效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在實踐中,學校探索建構指向核心素養的作業體系。
確立原則,并基于學情生情自主設計。學校將核心素養作為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按照“強基礎、展思維、提素養”的原則,堅持減少書面作業,增加實踐類和研究性作業,鼓勵全體教師設計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原創型作業,并確立了原創作業的四大原則,即分段定量、分類定性、分層定標,分人定則。教師幫助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自主性、針對性地鞏固所學。
依托新背景,進行“作業單元化”設計。結合新課標推進大單元整體教學,并開展“單元主題作業設計”。一是考慮學生原有經驗和單元學習目標,提煉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核心概念,確定學習主題。二是形成以學生學習過程為導向的單元作業框架。三是凝練單元關鍵問題,設計驅動問題、安排學習任務。四是確定每課時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確定課時作業。如此,作業既統領了學習主題和具體概念,也與單元目標更為匹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
聚焦“單元”主題,學校設計了長期、中期、短期作業。短期作業關注學生體驗,中期作業突出主題特色,長期作業注重成果展示。具體而言,短期作業指的是課時作業,體現基礎與分層相結合。每課時一般設計3~5道題目,主要檢測學生本節課的知識學習狀況,包括兩個或以上知識點的基礎題或小綜合題,分為基礎練習、變式練習、可選練習,學生可在逐層進階中掌握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長期作業指的是結合單元主題設計富含實踐性、探索性的項目化作業,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在“大單元教學”或“項目化學習”的組織架構下,這類作業所需的學習過程長、完成周期長、遷移歷程長。學校結合“明湖印象”校本課程,研發了不同年級“數學+”跨學科項目化作業,各科教師針對本學科特點創編了各種項目化作業。這些從學生視角出發的作業,進一步提升了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聚焦評價,彰顯育人功能
學校以單元整體目標為依據、以序列性的課時目標為著眼點,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制定合理的評價內容和方法,追求教育全程的教學評一體化。如進行“多樣化效果督查”,進行厘清、診斷、互賞、視導、調研、展評、分享等多項管理,對學生各類作業采取組評、師評、校評等多元評價。同時,在校園內為優秀的綜合實踐、項目化作業成果提供展示平臺。特色作業展上,師生可分享作業設計經驗、作業完成心得,由此促進學校整體作業質量的提升,將作業評價落到實處。此外,學校確定了全員參與的“作業輔導+社團選修”的“匯成長”課后服務體系。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分層作業的指導,及時輔差扶優。
學校期望以作業管理“小切口”,撬動科學育人“大格局”,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展現他們的愛學狀態,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