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是政府網絡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新聞發布會作為地方政府發揮社會治理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具有緊迫性、熱度高、速度快、影響范圍大等特點,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在這類事件的網絡輿情引導治理上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文章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觀看政府新聞發布會直播、上網搜索新聞報道等方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的主要特點,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的基本概念、流程、特點、新聞發言人的行為要求等方面進行概括歸納。文章認為,一些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存在制度不規范、形式不靈活、缺少輿情治理協同機制、新聞發言人專業素養不夠及溝通表達不到位等問題。文章總結出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引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的主要策略:實事求是地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部門聯動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規范新聞發布會流程管理,做好多方媒體協同互動,培養新聞發言專業人員隊伍。文章認為,目前地方政府通過新聞發布會方式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已積累了一定經驗,需要進一步完善新聞發布會制度,方可更好地管控和引導未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政府新聞發布會;輿情引導;社會治理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1-0050-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貴州省教育廳青年科技人才項目“基于深度學習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分類技術研究”成果,項目編號:黔教合KY字[2021]249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網絡社交平臺成為人們公開表達個人情感、發表對社會熱點話題看法的主要陣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極易引起社會公眾的激烈討論,由此產生的網絡輿情在互聯網平臺上大范圍傳播[1],如何進行有效的網絡輿情引導是當下有關部門網絡安全監管的主要工作任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能夠權威發布事件相關信息,及時緩解社會公眾焦慮,從而正確引導網民輿論走向[2],消弭網絡輿情。研究特定網絡輿情背景下政府新聞發布會引導策略,使互聯網輿情生態系統良性發展,是迫切且必要的。
(一)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的基本概念
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的主辦單位是政府或政府有關部門,通過新聞媒體提問,政府部門予以解答,是地方政府和社會公眾溝通的重要傳媒機會[3],新聞發布會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了一個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眾傳達權威信息的機會,也搭建了社會公眾通過媒體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問和獲得真實信息的橋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影響重大,次生網絡輿情爆發風險高,相較于其他網絡輿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起的網絡輿情具有緊迫性、嚴重性、熱度高、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點[4]。地方政府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召開新聞發布會,能夠有效貫徹落實黨和中央政府相關政策,突出責任主體作用,在網絡輿情應對工作中占據“制高點”[5],引導社會公眾理性、客觀地評價和看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
(二)新聞發布會是地方政府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
從社會治理角度來看,新聞發布會是地方政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的重要手段[6],也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重要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應當對應社會治理的多個維度評價,衡量地方政府是否做到政務公開、主動引導、分級應對、治理過程合法合規等。
(三)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能對網絡輿情發揮良性引導作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新聞發布會由于其存在的各方面優點,能夠在復雜多樣的網絡輿情環境中發揮及時、有效、權威的引導作用。第一,新聞發布會具有及時迅速的優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范圍較大,社會公眾關注度較高,這類事件的官方通報發布越及時,相應的輿情控制效果越好。地方政府應在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要全面搜集事件準確資料,通過新聞發布會客觀、真實地將事件全貌反饋給社會公眾,對錯誤的網絡輿論進行辟謠,避免次生網絡輿情出現。
第二,新聞發布會具有階段性特點,應該根據不同的事件階段調整策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的發展一般包括萌發、爆發、反復、平穩四個階段[7],政府新聞發布會應結合網絡輿情不同階段的特征調整發布策略。輿情萌發階段,借助新聞發布會平臺及時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輿情爆發階段,在新聞發布會舉辦時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防控方案進行全方位解讀,引導公眾科學看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緩解公眾焦慮;輿情反復階段,新聞發布會與其他多媒體平臺協同合作,對偏激、錯誤輿論進行辟謠,共同打造積極正能量輿論場地;輿情平穩階段,政府應關注經濟復蘇,通過新聞發布會公開恢復社會經濟的具體措施等。
當前,地方政府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專場新聞發布會雖然對網絡輿情引導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新聞發布會制度不規范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暴發后,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會召開多次專場新聞發布會。當前各地方政府已初步成立了一套新聞發言人體系,但新聞發布會具體執行時,存在新聞發言人角色定位不清晰的問題[8]。很多地方政府對新聞發布會流程不熟悉,相應的制度設計不完善,新聞發言人不專業,對新聞發布會的重視度不夠。
(二)新聞發布會形式不夠靈活
地方政府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通常的流程是官方通報相關公共衛生事件數據、對政府防控措施和政策進行解讀,與現場媒體交流互動較少,缺乏新聞互動的靈活性,新聞發布會沒有與其他媒體進行有效銜接。鑒于此,可豐富新聞發布會的活動形式,比如收集各主流媒體關于公共衛生事件的突出問題進行解答,公布官方平臺接受公眾留言[9],并對公眾的反饋意見進行收集整理,及時回應公眾的問題。
(三)多元協同的網絡輿情治理機制不健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網絡輿情復雜多樣,需要各部門共同對網絡輿情做好動態監督,如果各部門信息溝通不到位,就會增加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成本,錯過輿情治理的關鍵節點。當前,政府部門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方面的協同效用十分有限,很多時候各個部門“各自為戰”,或者多部門權責不清,造成“多頭指揮”的局面[10]。
政府必須全面優化、整合、協同各部門的主體優勢,成立應急事件工作小組,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完善多元協同的網絡輿情治理機制,確保能夠隨時依據網絡輿情治理機制做好應急預案,在真正暴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各部門能夠協同做好事件資料搜集工作,通過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通報相關官方數據,使社會公眾科學看待事件的發展背景和政府的應急防控工作,推動網絡輿情健康發展。
(四)新聞發言人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各地方政府的新聞發言人對新聞發布會的制度和流程已較為熟悉,但仍存在部分新聞發言人對新聞稿不熟悉,與現場媒體溝通氛圍不佳,回答媒體提問不夠專業等情況[1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場新聞發布會對新聞發言人的要求更加嚴格,新聞發言人不僅需要熟悉通報的公共衛生事件數據和防控政策,還需要快速解答現場媒體的臨場提問,因此要提高新聞發言人的專業素養和應變能力。
(一)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地方政府在召開公共衛生事件專場新聞發布會時,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及時通過新聞發布會公開公共衛生事件相關數據,針對網絡上的不實報道和討論進行官方辟謠[12],引導網民正確看待公共衛生事件,配合政府的防控政策。對于政府防控工作中的失誤,要第一時間站出來解釋和溝通,并給出改進方案。要重視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經濟困難,并出臺相應的幫扶政策等。
(二)各部門聯動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涉及一系列相關部門的應急處置,如醫院的救治、醫藥行業的藥類研發、工商部門的物價維穩、公安部門的秩序維護、媒體的宣傳引導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由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及應急管理部門、醫院、醫藥行業、工商部門、公安部門、地方媒體等組成應急工作小組,各部門聯動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現后,應急工作小組能夠第一時間制定出相應的應急處理方案[13]。
(三)規范新聞發布會流程管理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召開新聞發布會是地方政府面向社會公眾進行政務公開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為更好地借助該平臺對網絡輿情進行良性引導,政府部門應對新聞發布會做好全方位的周密統籌工作,同時規范新聞發布會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的流程管理。事前階段,政府部門要對事件資料進行詳細整理并形成新聞通稿,新聞發言人要熟悉新聞通稿,通報事件時,不照稿通讀,同時要預判媒體和社會公眾關心的話題并提前做好相關解答準備;事中階段,新聞發布會召開過程中,新聞發言人應形象端莊,態度立場堅定,通報新聞事件時要有融入感,回答媒體提問時,應語言得體、用語恰當;事后階段,針對本次新聞發布會內容,要整理成新聞稿,及時上傳到政府公開網站,讓更多社會公眾了解政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工作動態。
(四)做好多方媒體協同互動
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的舉辦過程中,媒體是地方政府與社會公眾溝通的重要橋梁,地方政府在運用新聞發布會進行網絡輿情良性監管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多方媒體的協同互動。地方政府召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場新聞發布會時,需要積極與多方媒體展開互動合作。地方政府在媒體面前要表明官方態度,堅定立場,對于通報的新聞事件信息要做好充足準備,讓媒體對政府的信息產生認同感,同時也要借助多方媒體的傳播力量,對官方權威通報進行廣泛傳播,對虛假信息主動澄清和辟謠。政府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與社會公眾進行積極互動,通過這些網絡信息渠道,及時廣泛傳播新聞發布會相關信息,提高新聞發布會的影響力,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14]。
(五)培養新聞發言專業人員隊伍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由媒體進行提問,官方予以回答的過程中,新聞發言人的新媒體素養極其重要。地方黨委宣傳部等部門可以邀請媒體資深人士、高校輿情專家對相關公職人員定期展開網絡輿情專場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新媒體素養技能、語言表達、溝通技能、新聞發布會提前預演等方面,以此增強相關人員應對網絡輿情的專業性[15]。此外,應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政策進行專業解讀,以此增強政府的輿情應對能力。
運用新聞發布會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進行引導和管控是地方政府當前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地方政府在運用新聞發布會引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也積累了一定經驗,但仍面臨一些困難,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政府新聞發布會的基本概念、特點、網絡輿情引導的困難、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全方位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策略,旨在實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的良性引導。
參考文獻:
[1] 劉名洋.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6):166-168.
[2] 趙辰瑋,趙婧怡,劉韜.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信任構建與專家參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中新聞發布會的觀察[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3):20-21.
[3] 郭致杰,王燦發.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我國新聞發布會的傳播效力提升策略: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為例[J].新聞愛好者,2020(8):30-33.
[4] 蘆珊.網絡輿情監測與研判[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21:165.
[5] 郭雅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政府應對研究:以新冠疫情為例[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22.
[6] 金理琦.天津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21.
[7] 覃伊蕾,王清泉.新媒體時代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輿情演化特點及治理措施: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7):13-16.
[8] 常可娃.突發新冠疫情下大連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1.
[9] 華曉明,張雪松,詹奎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政府網絡輿情應對策略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22,22(4):22-27.
[10] 何蕾.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網絡輿情的策略研究[D].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1.
[11] 郝慶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政府新聞發布研究:以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為例[D].北京:中共北京市委黨校,2021.
[12] 宋曉琴,楊波.主流媒體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5):61-63.
[13] 張合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輿情應對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9(2):109-114.
[14] 付山,魯小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的傳播策略: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為例[J].傳媒論壇,2022,5(5):35-37.
[15] 田麗,歐陽妤璐.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的質量評估研究:基于H省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新聞發布會的案例分析[J].新聞愛好者,2020(53):8-13.
作者簡介 袁瓊芳,講師,研究方向:網絡輿情與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