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媒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和挑戰。融媒體時代,記者的職責和任務變得更為多元化和復雜化,除了傳統的采訪、寫作、攝影、編輯等職責,還需要具備新媒體技能,包括社交媒體運營、數據分析、可視化呈現等。如何實現記者轉型創新,成為新媒體領域研究的重要議題。文章以融媒體時代記者轉型創新為研究對象,分析媒體融合的背景、意義,闡述新的時代背景下記者的角色定義,了解記者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梳理記者轉型創新所需具備的能力和素質,論述記者角色轉型的必要性。分析得出,在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只有積極轉變思想觀念、自身角色定位、新聞報道形式、新聞寫作方式,做到主動轉型和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發展潮流,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媒體環境。在此基礎上,文章從多個方面提出記者轉型創新的策略,旨在提高記者的職業素質和新聞報道的質量,以適應新媒體發展的需要,為媒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記者;轉型創新;新聞價值;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1-0080-03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聞行業經歷了信息技術革命,新媒體異軍突起,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記者必須進行角色轉型,以適應融媒體時代對新聞傳播的新要求。
媒體融合是信息技術融合和內容融合的產物,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一種融合形態,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跨界整合[1]。媒體融合這一概念的提出,徹底顛覆了傳統媒體的運營方式,其信息傳播的范圍和速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媒體融合的出現,使媒體產業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為傳統媒體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媒體融合推動整個社會不斷向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轉型,形成了全新的信息傳播生態系統[2]。
媒體融合的意義在于擴大了信息傳播的邊界[3]。傳統媒體的傳播渠道受限于時間、空間、成本等多種因素,而媒體融合的出現,將信息傳播的受眾范圍擴大到了全球,傳播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這為傳媒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同時提高了公眾獲取信息的效率。
融媒體的發展給新聞記者帶來了巨大挑戰,也為新聞記者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需要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尋求平衡[4],要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融合兩種媒介的優勢,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和質量。
(一)記者的角色定義
融媒體時代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時代,記者的角色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傳統意義上,記者是信息的收集者、編輯者和傳播者,而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和Web 2.0時代,記者的角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首先,作為信息的收集者,記者要具備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采集能力。融媒體時代,記者要掌握多種信息來源,如社交媒體、移動終端、在線調查、網絡數據庫等,以獲取最新、最全面和最真實的信息。此外,還要對信息進行評估和分析,確認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其次,作為編輯者和傳播者,記者需要具備更廣泛的技能和知識。記者需要掌握多媒體技術、網絡傳播技巧、社交媒體運營等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編輯、制作和發布工作。此外,記者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媒體素養,如新聞倫理、法律法規、公共關系等,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合法性。
最后,在融媒體時代,記者的角色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團隊合作。記者需要與攝影師、編輯、代碼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專業人員緊密合作,共同完成采訪、編輯、制作和分發工作。這就要求記者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還要具有跨界溝通和合作能力,以確保團隊的協同效率和成果質量。
(二)記者的職業素養要求
融媒體時代,作為媒體的傳遞者和信息的收集者,記者的職業素養顯得尤為重要[5]。記者要具備全方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首先,記者要具備跨媒體的工作技能。這包括熟練掌握各類媒介的技術操作和信息傳播方式,如文字寫作、圖像處理、音視頻制作等。記者要能夠將不同的媒體形式有機組合在一起,打破傳統媒體之間的壁壘[6],實現數字出版、跨媒體報道和多平臺傳播。
其次,記者要具備高效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在信息化社會,記者要關注各種信息資源,從中快速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記者要能夠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具有價值和真實性的線索,進行深入分析和調查。此外,記者還要通過社交媒體、數字化資源庫等途徑建立信息源,以更快更準確地獲取信息。
再次,記者要持續學習和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技能。在信息更新迅速的時代,記者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工具和新知識,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記者要擁有較強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夠靈活應對媒體環境的變化。
最后,記者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新聞報道是一項公共事業,記者應該立足于公共利益,遵循職業道德規范,堅持以事實為基礎,以公正客觀為原則[7]。此外,記者還須自覺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積極推動社會公正、合理、和諧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聞行業經歷了信息技術革命,信息傳播渠道和方式發生了改變,傳統媒體不再能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的需求,新聞記者要轉變自己的觀念,通過角色轉型來提高自身職業素養。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新聞記者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傳統媒體時代,記者主要負責新聞采編和報道。但在融媒體時代,記者要擁有跨媒體的技能,掌握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目前,部分新聞記者不能適應新時期所帶來的變化和挑戰,存在角色認知不足、創新意識不強、工作方法陳舊等問題,在新聞工作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競爭力明顯不足。如果新聞記者不能及時進行角色轉型和創新,就很難適應時代帶來的變化,難以滿足新聞工作的崗位需求。
進入融媒體時代,記者的職責也發生了轉變。新聞記者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和鑒別,進而保證自身的新聞工作質量。
(一)擁有跨媒體的技能,掌握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
當下,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這種背景下,新聞記者必須具備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新聞行業的發展需求。在傳統的新聞工作中,新聞記者主要是報道新聞事件。而融媒體時代,記者不僅要報道新聞事件本身,還要擴展和延伸相關領域知識,以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
首先,新聞記者要轉型和提升自我,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融媒體時代,記者要掌握跨媒體的技能,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技術手段,以便更好地呈現新聞內容。
其次,新聞記者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學習和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新聞報道的領域越來越廣泛,記者應具備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和分析事件的背景。同時,社交媒體已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記者需要掌握社交媒體的運營和管理技能,以便更好地與讀者互動、傳播新聞[8]。
最后,新聞記者要善于分析和解讀社會熱點。新聞報道越來越需要數據支撐,因此記者應具備數據分析技能,以便更好地分析新聞事件的數據背景,呈現數據圖表等形式的報道,提升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總之,在融媒體時代,記者需要擁有跨媒體的技能和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才能更好地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二)轉變單一角色,兼具獨立記者、自媒體人、網絡編輯等多種身份,同時承擔采訪、撰寫、編輯、發布等多項職責
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要重新定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9]。記者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了解新聞的來龍去脈,用先進的新聞理念報道新聞。同時,記者要具備較強的信息傳播能力,將新聞信息快速、準確地傳播出去。
融媒體時代,記者的角色不再單一。傳統媒體記者逐漸往自媒體人、網絡編輯等方向轉變[10]。首先,作為獨立記者,要更多關注自媒體平臺和社交媒體,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粉絲群體。同時,要在新聞報道中注重傳播效果,提高新聞稿件的質量和閱讀率。其次,作為自媒體人,要更多關注網絡傳播和用戶互動,通過撰寫和發布高質量的內容吸引粉絲和用戶[11]。同時,要在新聞報道中與受眾互動,解答受眾疑問,提高受眾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最后,作為網絡編輯,要更多關注新聞采編和內容策劃,負責新聞稿件的排版、發布和宣傳。同時,要注重與其他媒體部門的協作,實現新聞報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融媒體時代,記者要保持專業性和敏感性,同時拓展多種身份和角色,發揮不同身份的優勢,擴大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和覆蓋面[12]。
(三)應用新興新聞傳播渠道,通過新渠道擴大新聞傳播覆蓋面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新聞記者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新媒體時代,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程序、在線視頻平臺、各種人工智能等都是新聞記者應該熟悉并深入應用的新興信息傳播渠道[13]。新聞記者要不斷創新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應用這些新聞傳播渠道,通過這些渠道擴大新聞傳播覆蓋面。
社交媒體是新媒體時代最重要的傳播渠道之一[14],記者要了解如何應用社交媒體來擴大新聞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記者要掌握社交媒體的運營和管理方式,了解如何編寫吸引人的內容,以吸引受眾。移動應用程序是許多受眾使用的主要渠道,記者要了解如何編寫和發布移動應用程序上的內容,以吸引受眾。在線視頻平臺也是一個重要的新聞傳播渠道,很多受眾使用這些平臺獲取新聞信息。
記者要了解如何編寫和發布高質量的在線視頻內容,以吸引受眾。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記者更好地了解受眾的需求,并通過分析社交媒體和移動應用程序的數據來預測受眾的行為。
融媒體時代,記者要應用新興新聞傳播渠道,以擴大新聞傳播覆蓋面,并提高內容的質量和影響力[15]。同時,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變化,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四)重新思考記者的職責,重新定義記者的使命,傳遞更有價值、更高質量的新聞信息
融媒體時代,新聞生產與傳播的方式、理念等的變化十分明顯,陳舊已久的刻板印象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記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職責,重新定義自己的使命,傳遞更有價值、更高質量的新聞信息。
融媒體時代,新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更快,影響力也更大,受眾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需求發生變化,信息呈現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在信息獲取方面,受眾傾向于通過微博、微信、手機APP等平臺獲取信息。在新聞傳播方面,受眾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更高。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聞記者應該承擔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把自身的工作和時代緊密地聯系起來,不斷創新新聞內容和傳播方式。同時,新聞記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
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更快、更有效、更真實、更全面。在此環境下,新聞記者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與挑戰。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新聞記者應轉型創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積極適應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需求,努力探索新聞傳播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 宋濤.融媒體環境下編輯記者角色轉換因素分析[J].采寫編,2023(4):64-66.
[2] 潘虹.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創新發展方向[J].記者搖籃,2023(3):123-125.
[3] 李琦.融媒體中心守正與創新的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20):206-208.
[4] 賈艷君.融媒體中心記者的轉型發展與出路[J].記者搖籃,2022(9):99-101.
[5] 邢云峰,郗雅鋒.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業務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7):144-146.
[6] 張艷君.融媒體下提高記者新聞采編能力的思考[J].中國報業,2022(14):106-107.
[7] 巨高飛.堅守與創新:融媒體場域下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J].東南傳播,2020(6):18-20.
[8] 李文婷.融媒體記者的轉型之路[J].采寫編,2022(1):63-64.
[9] 孫健.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創新發展研究[J].新聞傳播,2022(1):78-79.
[10] 魏星.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轉型和能力提升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1(12):116-118.
[11] 嚴姍姍.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3):178-180.
[12] 魏惠敏.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核心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2):181-183.
[13] 周瑞杰.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的核心能力[J].記者搖籃,2021(6):24-25.
[14] 羅婭婷.媒體融合視野下新聞記者角色轉型分析[J].記者搖籃,2020(8):94-95.
[15] 孫旭.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記者角色能力要求探究[J].黑河學刊,2020(4):54-56.
作者簡介 王曉娜,記者,研究方向:融媒體時代新聞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