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的研究目的是了解高校研究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情況,分析如何真正發揮微信平臺網絡思政教育的作用,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網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方式方法。文章通過調查法,對微信平臺使用情況、微信官微關注情況、微信內容接受度、推送內容傳播度四個方面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對及時發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究今后努力和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義。應從以下方面著手:明確微信平臺定位,合理規劃平臺;堅持價值導向,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優化團隊建設,打造專業工作隊伍等。研究表明,揣摩受眾心理和推敲推文內容形式,能使主流價值觀類推文深入人心,為研究生所接受。
關鍵詞:微信平臺;研究生;內容傳播;接受度狀態;網絡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1-0124-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西安石油大學學生工作研究課題“基于網絡平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有效性分析”成果,項目編號:XYZC202216
大數據時代,網絡作為信息傳播最有效的途徑,對高校學生思想行為造成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1]。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如何利用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利環境[2],及時發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對高校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解當前高校研究生網絡思政教育開展情況,文章通過調查法,對微信平臺使用情況、微信官微關注情況、微信推送內容接受度、微信推送傳播度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3]。調查工具主要是問卷,通過抽樣計算方法確定各抽樣規模[4-5]。共發放609份問卷,回收問卷575份,回收率為94.4%;有效問卷540份,有效率為93.9%。
首先對微信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別對是否使用微信,使用微信的頻率、時段以及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進行量化統計[6],并通過不同的頻數表現進行樣本分析。
結果顯示,所調查的研究生基本都有使用微信的習慣,登錄的頻率較高且不固定,這說明微信已成為當下研究生溝通交流、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工具,已經成為他們學習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數研究生在中午和晚上使用微信的頻率較高,這說明在休息時段,很多研究生選擇通過微信進行休閑、接觸外界,這也間接表明了通過微信官微提升研究生主流價值觀接受度的可行性。
(一)關注量
對540份問卷進行分析發現,92.1%的研究生表示關注了學校的官微,只有7.9%的研究生沒有關注學校官微,這說明關注學校官微是研究生的普遍選擇,官微平臺關注度較高[7]。研究生認可通過學校官微了解更多關于學校的資訊,選擇通過學校官微接受學校消息推送,也從側面說明學校官微平臺推送信息受眾面較廣。
在540名研究生當中,68%的研究生每周主動查看官微的次數在1~3次,有20%的研究生頻率更高,只有12%的同學每周主動查看官微的次數不到1次,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研究生每周至少主動查看一次官微推文。目前學校研究生官方微信平臺推送率為每兩天一次,如何提高研究生對官微推送內容的閱讀率是當前需要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二)關注方式
調查研究生對學校官微的關注方式,可以發現關注方式多樣[8],但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從閱讀推文處對官微進行關注[9],比例為54.22%,還有部分研究生通過朋友推薦、參加活動關注學校官微。由此可以發現,官微平臺要想成功“吸粉”,就要在推文上下功夫,一篇成功的推文可能吸引研究生成為該公眾號的粉絲,從而繼續接收該公眾號推送的其他信息。主流價值觀內容要提升傳播力,首先要提升信息發布平臺的粉絲數。除了做好核心推文外,還可以通過舉辦相關活動等方式增加粉絲量。
(三)關注原因
研究生關注學校官微處于多種需求,可將其大致分為6種,其中信息需求和服務需求是研究生關注官微的最主要原因,分別占比34.52%和32.55%,表明大部分研究生關注微信官微是因為其功能性。所以,官方微信平臺能否提供有效信息十分關鍵。除基本的信息查詢外,官微平臺推送內容要能使研究生獲取有效信息,如新聞熱點、專業知識,或能使研究生產生共鳴的信息等。另外也有部分研究生出于參與需求和社交需求關注學校官微。
(四)主流價值觀內容對自身產生的影響
調查顯示,研究生認為主流價值觀對自己有各方面的積極影響。其中22.34%的研究生認為主流價值觀類官微推文可以幫助自己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方式;19.27%的研究生認為這類官微推文可以讓自己增強思想意識;19.05%的研究生認為這類官微推文可以使自己更加了解國家新聞事件等;15.99%的研究生認為這類官微推文有助于自己熟悉黨和國家大政方針;8.56%的研究生認為這類官微推文能夠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14.8%的研究生認為這類官微推文能提升自我社會責任感等。這說明研究生對主流價值觀類內容并不排斥,并且有主動接收相關內容信息的意識,認可主流價值觀類內容的積極影響與作用。
(一)對官微推送內容的關注度
微信推文類型大致可分為7類,分別是政策解讀、熱點事件解讀、娛樂資訊、情感交流、校園趣聞、通知公告、專業知識介紹[10-11]。其中研究生對校園趣聞類推文和政策解讀類推文更加青睞,分別占22.8%和19.22%的比例,而對純政策的解讀感興趣的研究生只占9.25%,這說明研究生看重推文的趣味性和現實性。因此如何提升研究生對政策性解讀內容的興趣也是應著重思考的內容。
(二)對官微推送內容印象深刻的原因
研究受眾對所推送文章的接受程度,主要看推送內容的印象是否深刻。調查表明,因豐富的內容形式對官微推送內容印象深刻的研究生占比32.72%。其次是內容解讀的專業性強、有說服力,占比26.42%。另外,標題新穎占比27.19%,能引發思考占比11.89%。
(三)官微推送次數
將官微的推送次數分為每天1次、每天2~3次、每周1次、每周2~3次等進行調查[12]。54.33%的研究生認為每天1次的官微推送次數最合適,這屬于中等偏高的頻率,表明研究生對官微推送的消息并不排斥,并且需要通過較多官微推送的消息來獲取見聞。
(四)傾向的推文形式
推文的形式有很多種,如視頻、音頻、圖文等[13],其可以作為推文吸引人的亮點,那么究竟哪種形式的推文更受歡迎呢?
調查可知,推文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篇以文字敘述,或者只采用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表達,也可以將幾種形式混合使用,如“文+圖”“文+圖+音頻”。其中,“文字+圖片”的形式最受研究生歡迎,占比52.83%,這種形式比較簡潔直觀、容易理解。另外,“文字+圖片+音頻”和“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的形式,運用多媒體去表現,能使內容更加豐富,也受到了研究生的歡迎,占比分別為31.28%和14.21%。
一般來說,如果受眾愿意轉發或者評論推文,那么肯定是因為推文中有其認可的觀點或引發了其思考,而衍生的想法和思考可以使人銘記[14]。因此有必要關注研究生會在什么情況下對官微內容進行轉發,又會在什么情況下與官微進行互動[15]。
調查顯示,如果內容有一定的實質性價值或者能在情感上引起受眾的共鳴和深思,就會更愿意轉發推文,兩者占比分別為38.97%和25.47%。因此主流價值觀類的推文可以在內容上多下功夫,讓內容更豐富,現實意義更強。同時在編輯過程中,要盡量站在研究生看待問題的角度進行敘述。
大部分研究生是因為微信推文的內容引起共鳴然后選擇互動的,占比為69.36%,其他原因如幫朋友轉發、習慣性回復等所占比例較低,分別為10.97%和6.05%。這說明推文的內容質量很重要,要引發受眾共鳴,從而達到思想和價值觀推廣的目的。
因此,官微推文是一種教育推廣的新形式,它能很好地利用微信這個網絡平臺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具有天然的傳播優勢。在利用官方微信推文進行主流價值觀類知識普及時,可以利用研究生群體的閱讀偏好和網絡推文形式的多樣來提高主流價值觀類推文的受眾依賴度,增強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要盡量結合時事熱點,使文章更加有現實意義,引起研究生的共鳴。與此同時,在文章形式上多下功夫,利用網絡推文形式多樣的特點,使主流價值觀類推文更加吸引眼球,更加深入人心,為研究生所接受。
本文以研究生實際需求為核心,微信平臺要真正發揮其網絡思政教育的作用,提升網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一)明確微信平臺定位,合理規劃平臺
微信平臺的自身定位,會影響其發布信息的方向及質量,區分度高、定位精確的平臺會對其傳播力產生正面影響。同時,平臺應統一籌劃管理,優化平臺模塊設置,為研究生提供信息服務。可在平臺菜單欄設置方面進行考慮,如在菜單欄中設置紅色內容精選合輯,方便研究生快速定位所需內容。
(二)堅持價值導向,以內容建設為根本
研究生教育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的。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實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研究生成長成才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引導研究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引導研究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主旋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必須堅持正確價值觀導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揚,這是高校研究生網絡思政工作的靈魂。
(三)優化團隊建設,打造專業工作隊伍
微信平臺作為媒介,具有“雙重身份”,即信息的傳播者及載體。微信平臺運營團隊不僅是新聞媒體信息的發布者,也是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者,因此團隊中不僅應包含新媒體運營人才,還應遴選部分具有較高政治素養、較強政治理論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吸納學生骨干。要切實發揮研究生黨團干部、班干部及研究生會干部隊伍的示范表率作用。研究生黨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龍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研究生黨建,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團干部在微信網絡平臺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微信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傳播載體,在傳播主流價值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影響著高校研究生對主流價值觀的知情意行。研究官方微信平臺信息傳播策略,便于更加深入地分析當前官方微信的傳播模式,為官方微信的信息傳播提供先進的經驗,使其更好地共享資源與發揮影響力。要構建基于微信的高校研究生主流價值觀的培育機制,切實提升研究生價值觀培育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高校必須利用好微信這一載體,并采取以下策略:明確微信平臺定位,合理規劃平臺;堅持價值導向,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優化團隊建設,打造專業工作隊伍。
參考文獻:
[1] 吳迪.微信公眾號的大學生現代管理模式研究[J].數據,2023(3):55-56.
[2] 廖揚平.激活高校網絡思政教育新生態[J].當代廣西,2023(8):25.
[3] 李煒哲.微信公眾號在高校學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3(6):6-8.
[4] 張尊玉.微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時代“利器”[J].課堂內外,2022(47):11-12.
[5] 韓福東.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28):1-3.
[6] 張俊.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20(35):127-130.
[7] 馮中華.淺析大學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微信的運用[J].北極光,2020(1):74-75.
[8] 李靜.大學生在社會熱點事件中的社交媒體傳播行為研究:基于上海十所高校的實證調查分析[J].新聞記者,2018(1):90-96.
[9] 趙榮.試論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思政教育傳播策略:以推送標題為視角[J].傳播與版權,2020(10):148-149.
[10] 包雷晶.論社交媒體環境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理論教育,2017(3):79-82.
[11] 李廣野.文化自信視域下紅色基因融入網絡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N].中國文化報,2023-04-27(07).
[12] 趙慧.依托新媒體微信平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路徑研究[J].河北農機,2020(9):102-103.
[13] 黃君錄.高校網絡生態與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實證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1):42-45.
[14] 劉艷.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政策略研究[J].教育傳媒研究,2023(2):24-28.
[15] 郭俊玲.高校公眾號建設在網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22(24):38-40.
作者簡介 王軍策,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