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基于共生理論,構建了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兩主體共生演化Lokta-Volterra 動態模型,探討不同共生系數下兩主體共生演化的均衡結果,并在此基礎上利用數值仿真模擬兩主體共生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在不同共生環境下會形成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3 種共生模式,并且3 種模式具有動態演化的特征;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共生演化的均衡結果取決于二者間的共生系數;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在互惠共生模式下才能達到最優的發展狀態。基于模型結果,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生產托管;共生演化;農戶;托管服務組織;Lokta-Volterra 模型
中圖分類號:F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3)07-0135-08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3.07.021
0 引言
如何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與規模化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1]。在農業服務規模化的背景下,農業生產托管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可以讓農戶在保留土地經營權與種植決策權的同時,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以此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增產效應,穩固國家糧食安全[2-8]。近年來,農業托管服務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0 年底,全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已超過1.11 億hm2 次,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數量急劇增加。然而,伴隨著農業托管服務的快速發展,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所暴露出的供需不平衡、服務不匹配、風險配置不合理及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等矛盾愈加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業托管服務的可持續發展[9-15]。基于以上背景,探討托管農戶與托管服務組織之間如何建立和諧穩定、長期共贏的共生關系,對促進農業生產機械化與規模化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