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在成都成立。2023年是四川省文聯成立70周年。
四川省文聯是中國共產黨四川省委領導的,由全省性文藝家協會、各市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全省性產業以及大型企業(行業)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等組成的人民團體,是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力量。
進入新時代以來,四川省文聯始終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對文藝工作的全面領導,團結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充分發揮文聯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文聯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我省文藝事業取得新成就,文聯工作邁上新臺階。
四川省文聯始終堅持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路線,“橋梁和紐帶”是對文聯組織功能定位的形象比喻,文聯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廣大文藝工作者,一面上情下達,把黨和政府的意圖、決策及時傳達到基層,同時下情上傳,把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訴求、愿望和期盼通過組織通道向上反饋。省文聯充分發揮著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重要作用,通過立體化、多層面的組織體系,最廣泛地把文藝工作者團結、凝聚起來,聽黨話、跟黨走。
四川省文聯始終堅持文藝 “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省文聯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與社會同發展,堅持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聯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以最廣大人民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批評者,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同時,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使蘊藏于群眾中的文藝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四川省文聯始終擔當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任務。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省文聯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繁榮文藝創作,引領社會風尚,加強隊伍建設,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為黨分憂、為國立魂、為民服務,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四川聲音;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樹立起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打造一批各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建設一支宏大的文藝工作者隊伍。
四川省文聯始終堅持“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推出優秀文藝人才”。這既是文聯組織存在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也是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顯著標志,同時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省、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出作品、出人才,出精品、出品牌,一切以作品說話,省文聯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民族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文藝創作生產和藝術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培養造就優秀人才作為長期重要任務貫穿工作始終。
四川省文聯不斷加強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努力建設文藝工作者之家。省文聯充分發揮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職能,文聯組織的聯系范圍和服務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并將新文藝群體、新文藝組織納入文聯的工作對象范圍,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大調研工作并編輯出版《文化繁榮興盛的有生力量——四川新文藝群體調研報告》。同時,積極深化改革并把握重大發展機遇,深刻認識準確把握16字職能的內涵要求和外延范圍,努力開拓進取,使文聯工作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攀登巴蜀文藝新高峰。巴蜀大地鐘靈毓秀,天府之國人文薈萃。省文聯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組織優勢,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高揚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自覺扎根天府熱土,觀照人民生活、命運、情感,傾聽人民心愿、心情、心聲,飽含深情描繪巴蜀兒女奮進新時代的生動實踐,濃墨重彩展現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曲調昂揚彰顯四川人民改革創新奮發前行的精神力量。
值此四川省文聯成立70周年之際,作為四川文藝宣傳輿論主陣地,《現代藝術》雜志社攜手省級各文藝家協會特別策劃《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慶祝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70周年》專題,邀約美術、戲劇、音樂、電影、電視5個藝術門類各2位合計10位文藝工作者,從不同視角回眸分享四川文藝工作取得的成績、發生的變化、留下的故事;同時集中組織美術、戲劇、音樂、民間文藝、攝影、書法、舞蹈、曲藝、雜技、電影、電視、文藝評論、詩歌、小說14個文藝門類各5位合計70位青年文藝工作者,系統展示他們的作品,表達他們的心聲,展望未來,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專題旨在奮進新征程、禮贊新時代,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傳承優秀傳統,弘揚經典文化,鼓勵文藝工作者在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創新精神和創造活力相迸發,讓文藝工作、文聯工作不斷續寫新輝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歷史局限和個人局限,部分回眸文章中所涉人物、事件、觀點等難免不全面不充分以至不精準,敬請指正。同時限于出版周期和版面容量,更多回憶過往、展望未來的作品和文章,雜志社隨后將擇時陸續推出。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往開來、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