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雜技演員,在雜技和舞蹈的跨界融合中,應積極主動地對雜技作品進行設計構思,以雜技之美與舞蹈之美相結合,以增強藝術表現形式的觀賞性與時代感作為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從而促進雜技藝術與舞蹈藝術的融合發展。
在文化的持續發展進步中,人們的審美要求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雜技的舞蹈化趨勢、舞蹈的雜技化趨向,這是雜技和舞蹈二者在進步過程中相互汲取精髓、拋棄糟粕、互相學習的必然結果。雜技表演和舞蹈表演的結合可以適當削弱各自的缺點,提高舞臺的視覺美感,促進技術創新,從而達到良好的藝術表現效果。
雜技與舞蹈融合的背景
隨著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與提高,其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雜技與舞蹈根據各自的發展現狀,發揮各自的優點,進行了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交融發展。總體而言,雜技與舞蹈作為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二者的交互融合順應了時代趨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進入新時代,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文藝生活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雜技與舞蹈的融合需要根據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進行開發與創新,體現雜技與舞蹈表演形式的多樣化,以適應觀眾的審美新鮮感,滿足觀眾的多樣化需求。
舞蹈藝術在雜技表演中的作用
雜技藝術作品與舞蹈藝術作品在形態特點、動作風格、藝術情境的呈現上,有些許共同的特點。在雜技作品表演中,通過舞蹈與雜技的有效融合,可以增強雜技藝術的形式美,全面展現演員的藝術表現力與節目感染力。因此,在雜技藝術作品的編創中,我們要適當汲取一些舞蹈元素,讓舞蹈藝術的融合使雜技藝術作品更加的豐富多彩。
雜技與舞蹈的融合發展趨勢
舞劇是舞臺劇的一種,由若干要素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矛盾沖突,讓單一的舞蹈有了敘事性的表達。在雜技表演中適當地融入舞劇元素,可以讓雜技表演有更多的故事場景,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雜技的生存空間。從實際效果來看,在雜技作品中加入舞劇元素,既增加了雜技的故事性,又提高了雜技的精彩度,讓整個雜技作品既有驚險奇美的雜技表現,又有身段優美的舞蹈畫面。在未來的發展中,雜技與舞蹈的融合將形成良好的發展趨勢,從業者必須對兩種表演形式有清晰的認知與了解,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表演思想和技術水平,從而讓雜技與舞蹈的融合更加具有藝術表現力。
雜技與舞蹈融合的價值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計其數的雜技作品已充分展示出了雜技與舞蹈融合后的藝術價值。發展至今,雜技和舞蹈的有效融合已經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也展露出了新的藝術性與時代價值,也彌補了二者的一些缺陷。雜技與舞蹈都具有一定的中國文化底蘊,它們的有機融合可以推動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播。在今后,雜技藝術需要在繼承中創新,在借鑒中發展,通過融合展現創新藝術表現手法,拓展藝術表現空間,從而贏得更多觀眾的青睞。
雜技與舞蹈融合的實踐案例
雜技劇《化蝶》是雜技與舞蹈融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高難度的雜技技巧融合優美的芭蕾舞、民族舞,讓觀眾耳目一新。我主演的節目《掌上明珠·球技》在我們創排初期,就在考慮用什么樣的舞蹈形式來融合,民族舞還是芭蕾舞?但最終選擇了新馬戲的表演形式來呈現這件作品,也得到了各界專家的認可與稱贊。不管是雜技節目還是雜技劇,我們作為創排者一定要掌握好舞蹈呈現的比例,不能喧賓奪主,要讓雜技在舞蹈的加持下更加出彩。
結語
當然,雜技和舞蹈的交融發展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雜技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技藝和時代的結合,更離不開一代代雜技創作者的創新轉化。當今社會,人們的藝術生活不斷發展創新,藝術形式也要不斷創新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作為一名雜技演員,在雜技和舞蹈的跨界融合中,應積極主動地對雜技作品進行設計構思,以雜技之美與舞蹈之美相結合,以增強藝術表現形式的觀賞性與時代感作為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從而促進雜技藝術與舞蹈藝術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