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是中國古代傳統藝術中的一種,流傳了數千年,受到了大眾的歡迎;且其歷史文化悠久,藝術底蘊豐厚,驚險刺激的技藝,深受歷代雜技迷的青睞,從古一直延續至今。
數千年來,中國雜技經歷了兩次大的變化,一是中國雜技由街頭賣藝向舞臺表演轉變;二是由單一的表演方式向多樣化的轉變。新時期,雜技藝術正在醞釀一場巨大的變革,即以科學化、系統化的方式,培育大批高水平的雜技藝術人才,實現第三次變革,并在此基礎上,開創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態和藝術內涵。所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雜技藝術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和發展,這就是從業者所要探討的問題。
一、現代雜技藝術的美學特征分析
(一)技藝性
很多雜技節目深受觀眾的喜愛,其原因在于其藝術元素和技術元素非常多,并且兩者的融合也非常的默契。同時,出色的表演者也是確保雜技藝術受到歡迎的重要因素。雜技演員要以“技”來表現人物、表達情感,從容地表演高難度的動作,從而贏得觀眾的心。當然,在雜技表演中,若僅有高難度的動作,缺少藝術成分,則會使其失去美感。所以,現代雜技藝術要充分體現其技藝性。
(二)造型性
從眾多的雜技節目中可以看出,作品的成功與否離不開表演者精湛的技術和多樣的道具。雜技表演時需要運用道具技術和舞臺布景,以達到欣賞的效果。演員可以通過對道具的巧妙使用,使表演具有更多的生命力,確保節目更加豐富多彩。比如,“頂碗”節目,往往會把碗碟、桌椅、獨輪車等當作主要的道具,加以靈活運用,使之呈現出不同的造型,從而產生強烈的效果。另外,有些表演中還會有把人充當道具,如“蹬人”節目,就是把人當作道具配合演出。從這個觀點看來,現代雜技如果能把物與人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使表演發揮出更精彩的效果。
(三)觀賞性
雜技是一門極具觀賞性的藝術,既能讓人感到驚險刺激,又能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美感,讓人賞心悅目。所以,在觀看雜技表演時,觀眾不僅可以從雜技表演中得到別樣的視覺感受,而且還能從中得到愉悅的精神享受。雜技表演有著廣闊的大眾基礎,不需要用語言進行表達,就能讓人們從雜技動作中得到很好的享受與樂趣,同時也被表演者精湛的技藝所征服。從改革開放至今,雜技已成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領域,要想使其更具觀賞性,不僅要合理地安排節目,而且要精心設計服裝、燈光等,以達到最好的舞臺表演效果。
二、雜技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路徑
(一)將雜技藝術融入生活
在進行雜技創作的時候,創作者要把藝術元素深入挖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F代雜技節目,直接體現了演員對美的理解和追求。要想讓雜技藝術得以有效地傳承下去,必須在不斷的創新中,賦予其更多的創造性,具有更多的藝術魅力。一方面,要合理地提取各個藝術要素,并將它們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使表演具有更強的沖擊力。比如,節目《攬月·高空晃拐》,在傳統道具上做了一些創新,演員可以用輕盈的步子和健壯的身體,讓觀眾有一種在空中行走的感覺,就像是一只翱翔于天空的雄鷹,這是一門非常高深的藝術,可以讓人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另一方面,合理地包裝雜技藝術,加強服裝設計、舞美搭配等,使其充分體現民間藝術魅力,同時體現出時代特色,使之更能滿足大眾的審美心理。
(二)積蓄雜技藝術的傳承力量
要想讓現代雜技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有更強的傳承力,才能讓雜技得到更多的發展。一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地整理各個區域的雜技門類,制定專業的雜技藝術名錄,提升傳統文化保護能力。為了讓更多的青年參與到雜技文化傳承中,就必須加強政策扶持和宣傳工作;二是不斷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充分激發藝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雜技藝術煥發出勃勃生機;三是要不斷提升表演者的藝術修養。在舞臺上,演員既要表現出動作,又要把情感和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在舞臺表現力中,演員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在表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優秀的雜技演員,不但要具有高超的技藝,而且要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因此,要使雜技藝術得以有效地傳承下去,必須不斷地提升表演者的綜合素質,具備深厚的文化和理論知識,以拓展眼界。在平時的練習和創造中,表演者要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節目中,才能使技藝更加完善,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三)博采眾長與多元化融合
在進行雜技創作時,要做到博采眾長,充分認識和吸收各種文化的養分,才能展現出多樣的表演。比如《空中飛翔》將雜技、舞蹈、體育等多種文化融合在一起,節目內容豐富,表演者動作優美、流暢,節目獨具特色,能很好地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在創新的同時,也可以從舞臺上吸取經驗,創造出更多獨到的技巧。為了使現在雜技更好地傳承與創新,需要使新媒體技術更好地發揮功能,著力打造舞臺環境,并將其與表演者的動作相結合,靈活變換鏡頭、燈光、音樂等,從而實現移步換景。同時,通過燈光、音樂的表現效果,營造出刺激、緊張的氛圍,既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又能充分展現出高難度的雜技動作。
(四)傳承與創新發展必須加大對外輸出力度
現階段,雜技文化輸出能力較弱,這也是在傳承與創新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要想實現傳承與創新發展,就得學會取長補短?!伴]門造車”無法與世界接軌,沒有機會進行文化交流,導致雜技藝術存在的不足無法完善。目前,在文化交流中,其他國家文化不斷向我國輸出,這對傳播傳統雜技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比如,在向海外輸出雜技文化的時候,要選擇和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元素,如舞獅,可以讓外國人看到它就會聯想到中國的雜技。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學習著國外的各種雜技,進而實現融合創新發展。
(五)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表演者是決定雜技藝術水平的重要因素,要實現其傳承與創新,就需要不斷地提升專業技術人才。首先,要改變從業者的觀念,雜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任,不能驕傲自滿,要虛心求教,不斷創新,促使雜技藝術發揚光大。同時,要提升專業人士的文化素質,必須將傳統技藝與文化元素相結合,以達到高水平的創作。此外,要加強學習,不斷地豐富理論知識。現代技術的進步,也需要雜技演員不斷的學習,將技術元素融入到雜技表演之中,提高雜技節目的創造性。
結語
綜上所述,雜技藝術發展到今天,仍保持著蓬勃的活力,不僅是因為這種藝術能展現高難度的動作和優美的形體,而且反映了中國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挑戰自我的精神?,F代社會對雜技藝術仍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必須在雜技藝術上進行創新,以提升傳承力,使其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