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天府之國,歷來崇尚文藝,五代時期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瀚林圖畫院的黃筌對中國繪畫的影響眾所皆知,“徐熙野逸,黃鑒富貴”享譽畫壇,富貴典雅的黃筌畫風,引領中國工筆畫時尚至今。唐明皇時避“安史之亂”,帶了一大批畫工名伶入蜀,為四川歷史上的第一次文藝興蜀運動打下了根基。抗戰時期,大量的文藝名家入蜀,使巴蜀藝術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近現代以來,四川一度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大后方,文化藝術篷勃發展起來。張大千、陳子莊成為享譽全國的藝術大師,使這塊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土地熠熠生輝。如今,四川省文聯成立70年,七十年風雨兼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篤行不怠,積淀了今天的碩果累累,引領四川美術不斷向前發展。
20世紀50、60年代,新中國的成立,政府掃盲,連環畫成為最簡便、直接的工具,得以發展。連環畫《西山義旗》(張文忠)、《紅巖》(白德松、袁吉中等)、《熊家婆》(江敉)膾炙人口,影響至今。葉毓山1962年完成了第一座雕塑《毛主席全身雕像》, 四川美術學院創作組創作的大型群雕作品《收租院》,成為中國美術一個時代的見證。而成渝兩地藝術家創作的版畫《紅巖》更是成為紅色經典的一個符號,永留歷史。版畫《紅巖》插畫,匯聚了以李少言、李煥民、古元、彥涵等一大批代表中國版畫最高水平的藝術大家,將英勇不屈的共產黨的光輝形象,通過藝術的美呈現給我們,讓我們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20世紀70、80年代,連環畫《李白與杜甫》《高山下的花環》《說唐》《西游記》《聊齋志異》《峨眉山的傳說》《三峽的傳說》等匯聚了全國的名家大師,繪制精美,影響深遠。葉毓山《大地》《春、夏、秋、冬》《歌樂山烈士群雕》,成為中國現代雕塑的旗幟。而油畫則涌現出一批傷痕美術的代表,以羅中立、何多苓、周春芽、張小剛、秦明、程叢林、高曉華、龐茂琨、翁凱旋、侯寶川等為代表的四川油畫藝術家,給中國畫壇帶來了勃勃生機,并呈現出了獨具魅力的藝術之美,對生活、對文化、對社會的反思,開啟了文學性與藝術性、歷史性與現實性思考與創作的新紀元。
20世紀90年代,唐允明的《野山》《紅嶺》以形式美與筆墨線性構建的糢糊視覺藝術,貢獻性的探索,將中國、四川的山水畫推向了一座高峰。李青稞的《西風烈》、吳緒經的《虎門銷煙》、張自啟的《醉酒戲高俅》、姚思敏的《清音》等作品紛紛在中國畫壇各大畫展上獲獎,呈現出了一片繁榮的景象。
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重慶的直轄,四川美術學院與四川美術界脫離,四川失去了一方后備人才輸送基地和藝術高地,不能不說是四川畫壇的損失。在我的記憶中,四川的連環畫、版畫、雕塑、油畫、中國畫、漆藝、蜀繡等藝術領域,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都擁有極高的學術水平,在全國站據著極其重要的學術地位。版畫有李少言、李煥民、徐匡、豐中鐵、彥涵、林軍、吳凡、阿鴿等一大批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藝術大家,作品《紅巖》《初踏黃金路》《蒲公英》等享譽中外,名垂青史。四川版畫走在了中國美術的前列。葉毓山、伍鳴萬、馮宜貴、郝大鵬、何力平、趙樹同等雕塑名家開啟了四川雕塑、中國雕塑的新天地。岑學恭、黃純堯、吳一峰、馮建吳、李瓊久、李文信等一大批優秀的中國畫大家,將四川的山水畫在學術的高度上推向了一個頂峰。
2000年,世紀之交,四川美術出版社推出的《百家經典》《名家經典》產生了巨大影響,筆者編輯的《中國跨世紀美術家畫集》系列叢書,收錄了郭汝愚、周明安、吳緒經、周華君、巫成金、鄧嘉德、卜敬恒、毛明祥、羅巨白、馬大骙等名家之作。郭汝愚人物、花鳥皆精,其工筆清新雋秀,設色典雅,給人以秀麗之美。周明安的虎和小動物栩栩如生,惹人喜愛,其筆墨的酣暢淋漓和造型嚴謹生動結合在一起,讓世人看到了巴蜀畫家的多元化和深厚的藝術修養。周華君則以東坡詩意畫享譽畫壇,他的荷花系列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新高潔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沖水沖墨法運用自如,給人美的享受!吳緒經既有宏大敘事的能力,又能刻畫出清新雋永的人物小品,其作品以鮮活見長,以水墨沁韻最豐富。巫成金一改其人物工筆畫造型的嚴謹,運用山水畫的營造物象,將全新的美呈現給大家,點景式的人物,使整個山村都活躍了起來,充滿了歡歌笑語。羅巨白、馬大骙兩位系陳子莊先生的高徒,他們的作品秉承了先師的衣缽,工寫皆長,其作品反映生活中的甜美,質樸浪漫,用筆自由奔放,設色富麗,惹人喜愛。卜敬恒的山水畫出神入化,師從李瓊久,將其大氣奔放的豪情貫穿在其作品中,氣勢撼人!毛明祥筆下的嘉州山水風光迷人,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令人回味!這套書一經問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將四川畫家介紹到了全國。在同年北京訂貨會上,天津美術出版社社長劉建平專程來要這套書,由此可見。
2012年10月—11月底在成都文軒美術館舉辦的“問道:馬一平藝術教育50年師生同仁作品展”,在四川藝術界可謂前所未見,盛況空前,讓那些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觀者,領略了大家的藝術風采?!耙粋€人的藝術節!”那天,情緒高漲,興奮之心溢于言表的,莫過于川美77、78級明星班那幫老同學們了,何多苓在開幕式祝詞演講時說“幾十年沒見的同學今天全見到了。”一個藝術家,能讓那么多大牌明星眾星拱月,當今四川,除了馬一平,怕是找不出第二人了!“問道”不僅是一次關于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教育、藝術現象30年的一次集中檢視,同時超出了學術的邊界,具有社會文化學和傳統倫理學的意義。
2018年12月1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等主辦的“師造化境 匠心獨行——徐匡藝術展”在四川美術館開幕。共展出徐匡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創作的162件作品,包括版畫、獨版畫、素描、油畫和部分文獻資料等,徐匡的作品《主人》《高原的陽光》《奶奶》《扎西和他的羊》《潔白的哈達》等一系列版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美展版展上獲金、銀獎以及在世界上也獲有金獎殊榮。代表著中國版畫的最高水平,是當代中國版畫的領軍人物。徐匡的藝術是從生活中來的,他每年都去藏區彝區采風寫生,足跡遍及西藏、青海和大小涼山等地。這些源自于生活真切感悟的作品,正是徐匡內心的細膩情感打動我們的地方。徐匡的作品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情趣和人們積極生活、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他精湛的藝術、高超的技巧、真摯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指向,感動著幾代人。徐匡說:“人們說我藝術常青,其實沒有什么奧秘,就是要關注生活。如果脫離生活,關在畫室憑空想象,久而久之,畫的東西就只能是概念的,感動不了人。自己看了都煩,手藝也提高不了?!倍嗝礃銓嵉恼Z言,卻道出了時下藝術創作最重要的癥結所在!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大國脊梁·圣境峰光——高原雪山畫派作品展”2020年全國巡展(西安、杭州、濟南、貴陽、重慶、成都)開啟了藝術之旅。全國巡展的學術研討會在文化底蘊厚重的國畫大省——陜西和山東等展出地進行,主題為“中國山水畫的現代性轉型及其群體現象”以及“中國山水畫傳統的地域特征及筆墨創新”等。研討會匯聚秦、魯、川等地的理論名家與學者,緊扣地域性、畫派群體發展、現代性轉型和筆墨創新幾個方面,將雪山畫派立足于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進行了探討,得到學術界一致好評。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先生表示,國畫家李兵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探索,探究出了“塊斧劈皴”筆墨技法和“擠白”“襯白”染雪法……拓展了中國水墨雪景山水畫的創作題材,不僅推動了雪景繪畫藝術在體現物象質感和動感上的進步,而且推動了中國畫的程式發展,這是對中國美術史在筆墨創新和審美意趣時代化方面的重大貢獻!李兵的高原雪山畫開拓式的創新和高原雪山畫派的涌現,呈現出了新群體意識現象,引發畫壇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對研究地域美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由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牽頭的“天府天工·四川工業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自項目啟動后,曾先后多次多路線組織藝術家深入生活、采風、寫生、創作。他們將“三線建設”“兩彈一星”、電子工業、信息產業、先進能源、數字經濟、交通運輸、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進行了精美的藝術創作。畫家們積極參與采風,認真努力地投入到創作中,用精品力作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偉大祖國建設上的宏偉成就。李青稞的《西部生產線》、李青的《汽笛聲聲》、高峰的《西部建設者》、劉春亭的《九天攬月》、鄧光源的《三線建設者》等,給我們帶來的是建設者的豪邁和偉大祖國工業生產波瀾壯闊的成就。尹麗麗的《天工紙藝》,把夾江千年的造紙術呈現給我們。朱砂的《晨光》、郝師恩的《破譯亞龍密碼》、鄧楓的《開往春天的火車》、孔祥忠的《唐時宮廷酒 今日劍南春》、于劍恒的《西城高鐵》等作品,從多角度、多維度全方位呈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本次展覽的作品極具時代特征,風格多樣,既有傳統的敘事手法,也有新穎的視覺呈現和材質研究,是一次里程碑意義的展覽,為我們開啟了工業主題創作的可行性和可以借鑒的思考。
2022年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扎根人民的藝術家”守望者——李煥民藝術研究展在四川美術館隆重舉辦。他的《初踏黃金路》《藏族女孩》《揚青稞》《守望》等名載中國美術史經典的版畫作品,首次集結和成都觀眾見面。李煥民的藝術人生,伴隨著新中國的建立與成長,其一生所遵循和實踐的,是發生、發展于二十世紀革命年代,并在新中國得以論證、結出豐碩成果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潮,這樣的思潮為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1949年后的中國敘事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和思想源泉。李煥民堅信“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因此他每年都會去高原釆風,而且絕不走馬觀花,有時到藏族聚居區一住就是半年,甚至八九個月,全身心融入當地群眾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為了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傳遞內在情感表達,以民族地區的變化彰顯一個時代的精神力量。這些反映藏族人民生活巨變、刻畫藏族人民精神面貌的作品充滿了對祖國人民真切的情感和對民族復興深切的期盼,也成為用美術記錄藏族人民滄桑巨變的不朽史詩。
七十年來,四川畫壇群星閃耀,百花競艷。在人物畫領域,馬振聲、朱理存、戴衛、白德松、袁吉中、彭先誠、吳緒經、張自啟、夏亮熹、沈道鴻、李青稞、張春新、巫成金、楊涪林等代表著四川畫壇人物畫創作群體的最高水平,他們的作品清新唯美,帶有濃濃的生活氣息。以朱佩君為首的成都畫院畫家為例,姚思敏、高曉迪、江溶、鐘士敏、劉海濤、盧貞等也呈現出了銳意進取和探索的精神,他們的作品帶給我們寧靜與明快的美的享受。四川省詩書畫院戴衛、彭先誠、劉樸、秦天柱、郭汝愚、周明安、張士瑩、袁生中,以及中青年藝術家薛磊、周裕國、鄧楓、陳志才、錢磊、王申勇、劉浪濤、張劍、周天等引領著四川中國畫的時尚。四川省美協錢來忠、阿鴿、梁時民、仁真郎加、達瓦、張國平、武海誠、林躍、張國忠、楊梁相、李樹、鄺明惠、馬曉峰、張躍進、龔仁軍、劉忠俊等,成都市美術家協會朱常棣、劉正興、姚葉紅、米金銘、劉光燦、葉瑞琨、姚思敏、江溶、董曉莊、巫成金、陳志才、羅徠、李暉、錢磊、陳江、熊明、吳曉毅、吳曉東、楊志立、葉瑩等。這些文藝名家的成長,就是四川省文聯工作最直接的體現。
四川美術出版社從國油版雕、年畫、連環畫出版中走在中國美術出版的前列。其中連環畫《西山義旗》《水滸》《水牢仇》《現代文學名著》《浴血羅霄》《李白與杜甫》《高山下的花環》《羅瑞卿的少年時代》《瓦洛寨》等紛紛在全國獲獎,年畫《十大元帥》更是一舉斬獲全國美展金獎。而《中國美術名家大全》《美術技法大全》《名畫經典》《名家經典》則引領了一代風尚?!锻醭娜穭⑽奈?、黃胄、周思聰、崔子范、吳冠中、史國良、朱振庾等名家大師,速寫集、文集、畫集、美術理論研究,探索技法等各類風格的出版,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
縱觀四川的藝術,每一個時期都走在中國藝術的前列,他們銳意探索、進取和創新的精神,秉承了其先輩們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蜀人之藝術靈氣和進取創新的品質,使四川的藝術之花,盛開在中國畫壇的百花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