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 "亮
1987年7月生,四川廣安人,中共黨員,畢業于西華師大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現任岳池縣文化館藝術培訓部主任,岳池縣文旅志愿服務大隊隊長,從事曲藝表演。2022年獲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新人獎提名、四川省“金熊貓”獎。
作為一名曲藝之鄉的文藝干部,曲藝藝術一直伴隨著我的工作與生活,在濃烈的藝術氛圍熏陶下,四川金錢板成為了我的一大愛好。進入新時代,曲藝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青年曲藝工作者,我們更應當虛心地向老一輩曲藝人學習,深入了解所從事的曲種特點,把握創作規律,不斷汲取力量、涵養情懷,創作出更多既符合廣大群眾審美,又反映時代風貌的精品力作,為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貢獻新時代曲藝工作者的才華與豪情。
楊" "美
1997年畢業于四川省川劇學校,長期從事舞臺藝術表演及導排等工作。作品先后獲得全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全國曲藝比賽一等獎、四川省群星獎、巴蜀文藝獎、網絡視聽精品節目一等獎等,并多次參加全國全省優秀文藝節目展演。
成為一名舞臺演員,是我從小的夢想。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說明了表演藝術的艱辛、嚴苛和高要求。入行多年來,我淌過汗、流過淚,切身體會到了從藝道路上的諸多不易,但我從未想過放棄。一直以來,在單位和組織的培養下,專家老師們的指導下,家人以及朋友的鼓勵下,我通過不斷地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榮譽,這讓我備受鼓舞,也更加熱愛所從事的戲曲藝術。今后,我也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同時以傳承民族文化為己任,使中國戲曲藝術發揚光大。
張譯文
創作的小品《春風吹又生》獲第十八屆戲劇小品(小戲)比賽一等獎,并被推選為四川省文聯年度百家“推優工程”優秀原創文藝作品;《老母催生》入圍四川省“重大現實題材”推薦劇本;已在《四川戲劇》發表兩篇論文。
因為熱愛生命,我走上創作這條路。在創作過程中,個體生命的喜怒哀樂,甚至毫不起眼的微小事件,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動。那些轉瞬即逝的歡樂,那些堅忍不拔的拼搏,那些身處困境無法突圍的煎熬,總是讓我動容。我想,作為一個青年編劇,若我自己不為人的命運所感動,作品就無法感動人;如果我對人的情感無動于衷,觀眾就不會對我的劇本感興趣;如果我不努力嘗試理解人的迷茫、糾結、煩擾、痛苦、歡樂,觀眾就無法對我的作品產生共鳴。
陳" 浩
生于1996年,中共黨員。四川省曲藝家協會會員,自貢市曲藝家協會會員,自貢市歌舞曲藝演藝中心曲藝演員。自幼學習快板書藝術,現主要從事相聲、快板書、舞臺劇等語言類節目創作和表演。
我是一名年輕的曲藝演員,雖說現在還屬于學徒階段,但因我對舞臺赤誠的熱愛,我的生活與曲藝事業早已交織融合。從最初的好奇,到如今的默默堅守,這一路走來,我也愈發熱愛這份藝術事業。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我始終堅持立足新時代、新形勢,充分把握曲藝事業傳承和創新的關系,我也將在前輩們的帶領下,與同行們共同努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用更多優秀的曲藝作品回饋時代與人民。
陳琬琪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揚琴專業演員,成都市曲藝家協會會員。師承四川揚琴省級傳承人付兵,四川揚琴川派第三代傳承人。代表作品有:四川揚琴《鳳凰吟》、琵琶彈唱《讓美麗成都更加燦爛》。
2017年,我有幸與師父付兵以及李長元、曹正禮、羅國柱三位老師同臺演奏四川揚琴傳統器樂曲牌《將軍令》,當時四位先生已年過七旬,但他們為了四川曲藝的傳承與發展仍然堅守在舞臺上,這讓我深受觸動。由此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牢記先生們的諄諄教誨,堅持四川揚琴的本體藝術特點,始終踐行“舊中有新、新中有根”的傳承理念,在曲藝事業上不斷攀登,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傳承四川揚琴藝術,讓四川揚琴這門傳統曲藝藝術在新時代有更多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