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彥翔
四川省視協會員,四川省視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從事新媒體內容創作及運營工作6年,師承著名紀錄片導演劉玉龍;2018年攜團隊創辦自營新媒體頻道“蚊嘰嘰”,是微綜藝領域頭部內容端口。
做優質的自制綜藝是團隊的夢,在追夢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日常化,多年下來,意識中已經沒有了烏托邦,摩拳擦掌,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前方的刀劍場。我們做“微綜藝”的時候市場還不認可這個概念,但我們依舊推進自己的內容計劃,因為我們都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值得花時間去做,就是熱愛。
何喻潔
中共黨員,二級導演,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中視協會員,四川省視協紀錄片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多次榮獲四川省文聯年度百家“推優工程”優秀原創作品,先后獲國家級、省級獎項四十多項,并作為主創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我一直認為紀錄片的創作,記錄和講述的是別人的故事,但表達的卻是編導自己的內心。從業20年來,我就是這樣從剛出大學校門的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電視藝術工作者。這樣的轉變離不開一個適合藝術創作的大好環境以及身邊老藝術家們無私地傳授和幫助,最后才是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很贊同“在未有天才之前,須有培養天才的土壤”,四川省文聯成立70周年,為這方土地培育了一大批各式各樣的藝術人才,作為曾經受益者的我,也將在今后承擔起“土壤”的責任。
啟米翁姆
藏族。康巴衛視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總編,主任播音員。曾榮獲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長江韜奮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主持人”,“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四川省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四川省十佳主持人,巴蜀文藝獎等殊榮。
藏房層疊、青稞金黃,牛羊成群、牧歌悠揚……這樣的景象對很多人來說是詩和遠方,而于我就是日常的工作現場。從業22年,我慶幸我可以用手中的鏡頭,記錄并見證高原時刻跳動的時代脈搏。“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中充滿多少真情。”一路走來,無數的人和事感動著我、溫暖著我,也給予我無限的前行力量。保持人民情懷、紀錄偉大時代、講好高原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是初心,也是使命。
張譯文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專委會委員,資陽市影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資陽新聞傳媒中心雁江新聞部主任,主任編輯,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在《陳彩霞的牽掛》創作中,我們團隊從炎炎夏日拍到寒風瑟瑟的初冬,深入脫貧一線對第一書記陳彩霞進行跟蹤拍攝。在這段時間,不僅記錄下了第一書記帶領群眾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奮斗故事,也看到了當地老百姓對生產、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欣喜與滿足,通過鏡頭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全新的中國新農村。故事有動情的淚點,更有溫暖的瞬間,可謂是苦情中見溫情。苦中帶甜,笑中帶淚才是人生真正的味道。
袁" "莉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廣播電視學會播音主持專委會理事,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語言藝術協會理事,成都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
從業21年來,我深知主持人這個職業不僅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和專業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博的知識面,還必須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心態……這是我一直恪守的原則和努力的方向。我愿意把我對電視的熱愛一直延續下去,不忘初心,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