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9年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約有1/3的互聯網用戶年齡低于18歲。原因在于家長允許學齡前兒童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觀看節目、玩游戲。最近幾年,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學校開始提供遠程教學,學齡兒童也跟著開始上網課。學校已經習慣于依賴技術。在某些情況下,技術使教學更簡便、更高效、更具包容性。在一些學校,電腦已經取代了筆記本和課本。
但是,一些關于互聯網兒童隱私的法規制定于20多年前,現在已經過時了。這些法規大多數將13至17歲的青少年視為成年人。許多在線產品和服務在設計時并沒有把兒童作為主要受眾。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標準協會致力于幫助各組織機構為少年兒童創造一個安全、可靠的數字環境,以保護他們的隱私,并在最近發布了第二版《為兒童設計值得信賴的數字體驗應用案例研究》。該報告介紹了以下一些產品,它們符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用負責任的方式與他們建立聯系,盡可能少地收集所需數據,并且在家長知情的前提下提供改進方法。
Haru
Haru是本田研究所開發的一款學伴機器人,提供交互式故事和活動,所需收集的數據最少。該款機器人面向6至16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其設計的考慮因素包括健康、安全、安全、教育和社會化。若要使用高級功能,則需要得到家長或教育者的許可。
Kolibri
該公司為生活在無互聯網地區的大學預科生提供各種語言和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該平臺盡量減少所需收集的數據,并可在低成本和傳統設備上運行。所使用的教材符合國家適齡學習課程標準。
樂高
該企業使用可驗證的家長知情同意書(VPC),確保兒童訪問網絡時的權益得到保障。用戶名不需要孩子自己創建,而是通過用戶名生成器生成,以免意外泄露個人信息。如果要獲得高級數字體驗,則需要可驗證家長知情同意書。
Yoti
該數字身份平臺幫助各組織驗證用戶年齡,并遵守英國適齡設計規范。Yoti要求兒童驗證年齡,而且存儲個人數據。年齡證明包括面部年齡評估,以及與手機運營商或信用機構合作的個人證明材料核查。
Otsimo
Otsimo是面向特殊需求兒童的在線應用,提供語音練習和適合其技能水平發展的游戲。這些游戲重點關注認知、社交和語言技能的培養。在Otsimo應用中,兒童在家長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游戲以及使用麥克風和攝像頭等功能。
300M學習門
Futureshift咨詢公司旗下的平臺TADAA!,提供引人入勝的適齡內容。為了保護兒童的身份信息,該門戶盡可能減少所需收集的數據。印度17個州的近2 000所學校使用該平臺,惠及1 000多萬兒童。
iTeach
iTeach為大學通往職業之路而創建,旨在幫助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學生擺脫貧困。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54所政府開辦的英語學校中,沒有一所提供七年級以上的教育,這讓學生無法順利考上大學,進而限制了他們的就業機會。iTeach為學生提供的平板電腦安裝了禁止他們訪問不適宜內容的軟件。
Privo
該公司的軟件和合規解決方案通過可驗證家長知情同意書識別并為家長提供同意管理。為遵守隱私和安全規定,該應用僅允許青少年使用預先確定的服務。
資料來源 IEEE Spect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