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日文化包含于傳統文化之中,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前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應把握的方向。隨著媒介的多樣化發展,傳統文化在游戲中的占比逐漸增多,游戲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工具。為研究傳統節日文化在游戲中如何實現有效轉譯與傳播,文章通過個案分析法,以《王者榮耀》在傳統節日期間的相關活動為分析對象,從符號學、跨媒介敘事的角度出發,研究《王者榮耀》中傳統節日文化的表達與多樣化敘事手段。通過研究得出相似符、指示符、規約符的符號化表達手段,可以有效進行節日文化的符號化構建,向大眾由表及里地傳遞文化內涵。跨平臺傳播、對傳統節日文化內容的互文性探索以及以受眾為中心的導向,可以在受眾心中構建起包含節日文化的“故事世界”,將文化的傳播融入IP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實現傳統節日文化的多樣化傳播。由此,文章提出建議,傳統文化的游戲化表達與敘事,要堅持內容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優質的文化內容為根基,積極挖掘傳統文化的符號化指代,促進大眾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同時要把握傳統文化創作的主動權,減少內容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冗余信息,以更好地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傳統文化;跨媒介敘事;符號學;游戲;節日文化;《王者榮耀》
中圖分類號:G899;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7-0018-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市教委社科計劃重點項目“大運河源頭文化帶遺產的智能仿真與數字傳播”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Z202311232023
中國傳統節日是基于特殊的歷史事件及紀念背景形成的,體現著我國獨特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圍繞節日主題,突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是當前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應把握的方向[1]。網絡游戲的出現不僅是科技進步的表現,還是人類文化傳播方式和文化表現形式的突破[2]。網絡游戲的文化塑造在文化的內驅力、培育力、引導力方面發揮著傳統文化的育人作用[3]。許多游戲在策劃層面就向傳統文化靠攏,以此為中心制作。《王者榮耀》這一游戲的形象設計與故事背景都向傳統文化靠攏,游戲制作者從歷史和古典詩詞中尋找創作靈感。本文以《王者榮耀》這一游戲為具體案例,結合皮爾斯的符號三分法和跨媒介敘事理論,對游戲中節日文化的符號化再現與傳播進行分析。
皮爾斯的符號三分法指出了符號與對象的關系,符號化的運用可以進一步加深人們對所指對象的理解與記憶[4]。
《王者榮耀》傳統節日相關活動中的表達,大多以符號化的形式展開,相似符、指示符、規約符的應用由表及里地對節日文化進行了傳遞。
(一)相似符的外在表征
相似符強調與指代對象視覺或感覺上的相似[5]。在《王者榮耀》中,傳統節日符號的再現復刻則是相似符的運用。《王者榮耀》中設有“血包”以供英雄恢復血量。在節日期間,《王者榮耀》會根據節日特點進行節日限定的視覺設計。在端午節期間會將“血包”設計為粽子,在中秋節期間會設計成月餅,“粽子”“月餅”分別是其對應節日的代表物。這樣的視覺元素設計與節日相互呼應,從而讓玩家從視覺與感覺上體會到傳統節日氛圍。
(二)指示符的相似勾連
指示符能夠指稱它的對象,主要不是與其相似或類似,也不是因為它與對象偶然具有的某種一般性特征有聯系,而是因為它與人們觀念中共同認可的感覺或記憶有聯系[6]。受眾在看到指示符后可以聯想到它所要指代的對象,這就是指示符的作用。在清明節期間,《王者榮耀》推出過一系列相應的視覺元素,比如風箏、柳樹。風箏與柳樹這些視覺元素會讓人意識到春天。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到郊外踏青、放紙鳶是此節日的重要活動。因此,風箏、柳樹這些視覺元素的運用則會讓人們聯想到清明節,讓玩家在游戲中感受到清明節的氛圍。
(三)歸約符的意象指代
規約符是依賴社會約定俗成的關系而存在的符號[7]。分析《王者榮耀》節日活動中規約符的運用會發現,主要表現為主題色彩以及背景音樂的使用,通過人們對色彩以及音樂約定俗成的印象營造節日氛圍。紅色往往傳遞出喜悅、興奮的感覺,黃色會給人溫暖的感受。因此,在節日期間,《王者榮耀》也會使用這種顏色形式的符號化表達手段來進一步營造氛圍。
例如,在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里,該游戲的界面顏色會以紅色為主題色,以契合節日特性,并且將背景音樂換成活潑的樂曲。這種活潑的樂曲會給人輕松歡快的感覺,這與春節的節日調性一致。中秋節期間,會把人物框的主題色設計為金黃色,金黃色給人圓滿、溫暖的印象,這與中秋團圓、豐收的主題相契合。
音樂以及色調的這種歸約符的設置,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潛移默化地加深玩家對傳統節日的感知與體驗。
跨媒介敘事過程中存在多種敘事策略[8]。《王者榮耀》對節日文化跨媒介傳播的嘗試,實現了從內容到商業的協同,并在這種協同中進一步加深了傳統節日文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
(一)以傳統節日為節點的“故事世界”建構
故事世界的構建是跨媒介敘事的核心[9],其目的是為用戶營造出一個與現實不同的世界,由此讓用戶更好地沉浸其中。“故事世界”的建構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種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都推動著世界的建構。
1.傳統節日活動跨媒介傳播
媒介的延展是跨媒介敘事的表在特征[10]。《王者榮耀》在傳統節日的時間段內會策劃相關的活動,這樣的策劃往往不止游戲界面本身,還呈現出跨媒介傳播的趨勢。在中秋節期間,《王者榮耀》策劃了“峽谷共此時”的主題活動,打造“共此時”“共此食”“共此詩”三個主題板塊,同時選擇在年輕人使用率較高的軟件微博、微信等端口進行活動擴散,鼓勵用戶點贊、評論、轉發等。主題活動的跨平臺傳播進一步帶領年輕人深入了解中秋文化。
該游戲也逐漸衍生出節日限定漫畫以及動畫短視頻,如中秋節推出相關動畫短片,以游戲中的人物為中心向人們發出“月餅為什么不好吃了”的疑問,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注重游戲內不同媒介的融合傳播,打破單一的敘事模式,另一方面選擇在節日當天討論深度較強的話題展開創作,從選題上引起人們對傳統節日內涵的反思。
2.內容衍生的互文性探索
跨媒介敘事不完全等同于不同媒介傳播同樣的內容,更強調敘事的整體布局,互文性可作為切入口對故事世界的建構進行探索。互文性強調的是文本之間的關聯性,不同文本之間相互參照,彼此牽連,形成一個開放的網絡以供人無限延展[11]。
通過《王者榮耀》的傳統節日策劃活動,可以看出該游戲在活動展示上呈現出互文性探索。以游戲為核心,結合傳統節日,從游戲本身衍生出一些周邊產品,包括音樂、漫畫等。如春節期間,該游戲以游戲人物為核心創作相關新年漫畫,這些漫畫不僅是對游戲中人物的再現,還是結合特殊時間點、以人物為核心的想象性創作。如此,不同的衍生產品之間相互連接,共同構建了《王者榮耀》世界的春節氛圍,讓玩家在游戲的世界也體會到過年的感覺。
3.以受眾為核心的傳播模式
在觀眾心理層面成功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想象中的世界,是“故事世界”構建成功的標志[12]。針對傳統節日的傳播,《王者榮耀》打破了傳播過程中的單線模式,在與玩家互動的過程中,實現以《王者榮耀》為背景的節日文化的輸出。
在現階段的節日限定活動中,該游戲更加注重受眾的參與,這里的受眾不僅僅是游戲玩家,還包括其他領域的人。比如,在七夕節期間,《王者榮耀》推出“七夕乞巧活動”。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網絡征集“王昭君”這一英雄人物七夕節限定皮膚畫稿。活動公告發布之后,一些專業畫手也參與到其中。根據游戲方的要求,結合七夕節的乞巧進行設計并網絡票選,最終選擇票數最多的畫手的畫稿進行建模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者會反復斟酌相關要求,進而會反復思索七夕節的相關元素如“乞巧”“針線”等,由此實現傳統節日文化的有效傳播。
(二)IP打造的全方位呈現
IP即知識產權,文化IP泛指在文學、影視劇、游戲、動漫等文化娛樂行業中具有一定粉絲基礎、可重復開發的文化產品[13]。在傳統節日時間段內,《王者榮耀》未將策劃活動局限在游戲界面內,反而以節日為契機,在生產、傳播和消費三個環節開展多樣的策劃活動,聯合打造“《王者榮耀》XX節”這樣的IP。
1.以英雄人物為基礎的IP開發
《王者榮耀》節日期間的IP開發在生產環節主要表現為,基于現有的英雄人物結合特殊時間點進行IP內容的改編。《王者榮耀》將自身的IP授權給其他品牌,與品牌聯名展開二次創作,打造節日限定文創產品。從跨界聯名的內容上看,中國文化與東方審美是《王者榮耀》向外拓展的根基,這種跨界傳播的方式為其帶來了商業價值。中秋節期間,《王者榮耀》與稻香村聯名推出的禮盒中,就將嫦娥、玉兔等傳統文化意象,用更受年輕人歡迎的方式表現出來。
2.文漫影游為基礎的IP流通
我國文化IP流通主要是基于版權授權的文漫影游產業聯動,通過版權衍生創造全產業鏈價值。IP授權包括直接授權模式與間接授權模式,間接授權模式容易產生溝通不暢的問題,使得故事主題的力量不斷被削弱,由此改編作品出現質量問題或同質化嚴重等問題[14]。《王者榮耀》將IP的流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過自身工作室策劃創作,推出節日限定皮膚,進行節日期間峽谷場景及英雄的美術策劃,規避了IP流通過程中冗余信息造成的信息表現力不足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從視覺上打造傳統節日文化符號。
3.粉絲黏性為考量的IP消費
在消費環節,粉絲對源IP的黏性是文化IP改編需考慮的重要因素。粉絲社群的自組織性群體結構特征明顯,其動能往往源于某種精神或情感皈依[15]。《王者榮耀》其本身有著相當規模的粉絲群,活動一經發起會廣泛引起其粉絲群體的參與,并延伸出層次豐富的次生IP。《王者榮耀》在七夕節期間舉辦“王昭君·乞巧織情”節日限定皮膚畫稿征集活動,這樣的活動將英雄的設置權交付到游戲玩家等受眾,粉絲對源IP的熱情會促使其參與到活動中,研究透徹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內涵后創作。在活動期間,游戲策劃者與粉絲共創。
《王者榮耀》節日期間的相關活動增強了自身的傳統文化屬性,從傳統節日當天相關活動的符號化表達,到跨媒介傳播構造故事世界以及IP的消費,一系列的活動都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重要意義,多層次增強玩家的節日體驗感,通過內容互動共創的形式加強用戶對傳統節日的理解與反思。《王者榮耀》在傳統節日文化傳播層面的多方互動,如創作優質的內容、與玩家的雙向互動以及線上線下文創產品的創作等,實現了傳統節日文化相關內容的有效輸出,同時維護了自身的聲譽。《王者榮耀》針對傳統文化策劃的活動獲得雙贏的關鍵在于,堅持文化內容導向,無論是音視頻的制作還是其IP產品的開發,始終把握著主動權。實踐表明,游戲是傳統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工具,要堅持內容為主的傾向,實現符號與意義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中宣部 中央文明辦 教育部 民政部 文化部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R/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495/moe_1079/ t1_12331.html,2005-06-17.
[2] 萬麗,王國平.網絡游戲:人類對文化滲透和傳播的突破[J].求索,2014(5):183-186.
[3] 孫司芮,劉亞娜.網絡游戲文化的理性審視:以青少年思想教育為視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6):129-132.
[4] 趙星植.論皮爾斯符號學中的傳播學思想[J].國際新聞界,2017,39(6):87-104.
[5] 趙星植.論社交媒體的符號構成及其功能[J].編輯之友,2014(12):56-60.
[6] 孫亞坤.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的傳播符號學解讀[J].視聽,2021(6):35-36.
[7] 許夢媛,張莉.超時空沉浸:河南衛視“奇妙游”系列節目的融合場景[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3,36(1):64-68.
[8] 周楊.文學IP改編動漫的跨媒介敘事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3):143-146.
[9] 彭佳,何超彥.跨媒介敘事中故事世界的述真與通達:中國當代民族動畫電影的共同體認同凝聚[J].民族學刊,2022,13(9):44-54,157.
[10] 陳先紅,宋發枝.跨媒介敘事的互文機理研究[J].新聞界,2019(5):35-41.
[11] 周敏,張子皓.央視文化類節目生活常態化的轉型與啟示[J].電視研究,2020(12):63-66.
[12] 楊盈龍,孫百卉.媒介融合時代傳統文化節目的“故事世界”建構:從跨媒介傳播到跨媒介敘事[J].中國電視,2019(12):70-73.
[13] 吳英燕.用產品思維策劃重大主題報道:以澎湃新聞“山河”系列報道為例[J].新聞戰線,2020(19):31-33.
[14] 郝婷.美國跨媒介敘事運作機制對我國文化IP開發的啟示[J].中國編輯,2017(10):69-73.
[15] 閆偉華,王倩茹.“共生共長”:網絡文學核心粉絲群體的情感動員實踐[J].傳媒觀察,2023(4):106-112.
作者簡介?李冬瑩,研究方向:輿情智能分析與管理。?楊孔雨,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院長,研究方向:智能輿情監測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