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近年來,長沙市天心區仰天湖實驗學校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通過啟動“清廉教師說”活動、完善常規管理制度等方式,努力培養一批有為、有范、有格的當代教師。
新時代是可為的時代,更期盼有為的教師。教師有為,須志存高遠、躬身實踐,學校培養有為之師,須完善教師管理機制,讓教師人人有方向,事事有落實。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是教書育人的使者,更應是以身作則的楷模。教師有范,須風格明顯、追求卓越,學校培養有范之師,須搭建展現教師風采的平臺,讓教師時時有鼓勵,處處有提高。教師有格,須嚴而有度、寬而有格,學校培養有格之師,須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讓教師面面有依據,常常有收獲。
有為:人人有方向 ,事事有落實
為激發教師發展的內生動力,學校推出團隊重組、評價改革等措施,不斷增強教師主人翁意識,引導教師發揮自身優勢,走向自組織、自管理、自賦能、自創造的職業發展之路。
團隊重組,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舞臺。每學期初,學校要求教師申報1到2個項目,并根據項目需要組織人員、下發任務,以此組成“微管理”團隊,推進教科研工作。比如,“拼音驗收”項目中,詩楊老師擔任項目“微管理”負責人,校長、副校長、教研主任、一線教師等27名成員,參與學科要素評估、活動品質監督、活動場地布置、活動方案撰寫、活動素材整理、學科活動創設等工作,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推進活動開展。又比如,在學校的勞動基地“春風十里”項目中,由科學組教師黃敏擔任項目“微管理”負責人,其他成員以她為中心,負責基地布置與美化、植物的搭配與挑選、玻璃花房的設計、后期維護評估等工作,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把校園一塊荒廢的角落轉變成校園新景打卡地、勞動實踐新基地,為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提供了場地保障。
評價賦能,提升教師職業成就感。如果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有失公允、教師的付出不被看見,那么勢必會造成教師心態的失衡,進而降低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谶@種認識,學校重視評價標準的科學性、評價過程的透明性,在制定各項評優評先、年度考核、崗位競聘、職稱評定的標準時,組織職工代表大會成員從師德師風、任職資歷、教育教學能力、教科研水平、教育管理能力、個人榮譽、民主測評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考評,努力對教師進行客觀評價,喚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生動力。
此外,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宣傳欄等平臺,展示項目成果、展現師生風采,以此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助力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還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尋找志同道合的隊友,組成固定的學術團隊,在共同研究、共同發展中,感受工作的樂趣。學校還組織教師根據自己的專長,打造“有愛”課程群,成立“涂鴉社”“書友團”“騎行社”“親子團”“快樂木頭人”等社團。在豐富的課程中,教師釋放了壓力、展現了個性,學生的生命寬度也得到了拓展。
有范:時時有鼓勵,處處有提高
近年來,學校積極創新師德教育方式,采用“I talk”的方式為教師搭建分享交流的平臺,鼓勵教師講述自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與成長路徑,讓每一分努力都被看見。具體來講,“I talk”的分享形式是指以“I”為中心,突出自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以“talk”的形式,展示自我,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癐 talk”旨在發現每一位教師的獨特之處,鼓勵教師聚焦教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走好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
每個學期末,學校還會舉行儀式感十足的頒獎典禮,從德育工作、常規管理、教研教改、衛生積分、活動參與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評選明星教師,讓每位教師從不同角度獲得肯定與鼓勵。學校每項評優都有詳細的評比細則,各部門的考核也根據教師平時完成工作的情況進行量化打分,這些都會成為學校評選明星教師的依據。
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為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學校經常組織心理團建及節日送溫暖活動,持續增強教師團隊的凝聚力。此外,學校針對教師之間交流互動不足的問題,推出各種特色活動,為教師創造自由成長的空間,幫助教師成為更好的自己。
學校還通過推出“創業先鋒說”“清廉教師說”等活動,評選師德師風典型,引導廣大教師以同行者的視角,在身邊榜樣的引領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師德修養。
比起有形的職位,很多教師更重視在學生、家長、同事心中無形的地位。如今,學校越來越多的教師擁有了被關注的高光時刻,來自不同群體、不同角度的贊美與鼓勵,讓教師們產生了“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發展動力。
有格:面面有依據,常常有收獲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學校積極組織全體教師開展相關政策法規學習活動,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教師違反師德師風有關規定的處罰辦法》。
針對教師失格行為,學校制定了系統的處置流程。一是班主任應該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具體情況,及時安撫學生及家長情緒;二是負責學生工作的德育部門應該通過調查了解、調取監控等方式,弄清事情經過,了解家長訴求;三是組織班主任、教師、家長到校面談;四是根據《學校教師違反師德師風有關規定的處罰辦法》,綜合考慮事件的嚴重程度,出示處理結果,減輕不良影響。
日常工作中,學校要求教師以愛育愛、以智啟智、有教無類,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學校特別關愛特殊家庭、特異體質、特殊心理和特殊行為的學生群體。開學之初,班主任就對新入學的學生進行摸底,建立班級“四特”學生個人檔案;在此基礎上,學校組建“師生一對一”幫扶團,制定詳細的幫扶方案,讓愛落到細節上,落到每一名學生身上。
教育是愛的事業,給孩子正確的愛,是學校與家庭應達成的教育共識。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學校同步組織成立“家長學校”,通過線上線下雙線培訓,在教育理念上達成共識。如一年級家長學校開學典禮上,學校校長劉菲菲以《讓家校命運共同體有愛有力有光》為主題,引導家長從教育的角度理解“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此外,學校精心組織每兩周一次的家長學校線上培訓活動,通過評比學習型家庭等方式,不斷提升家長科學育兒能力。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到這樣嚴格的監督,孩子們幾十雙眼睛盯著他,需知天地間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鞭k學兩年以來,學校秉承仰天湖教育集團“順應天性、張揚個性、激發靈性”的教育思想,以“有愛有發現”為校訓,以“培養有愛、有力、有光的現代人”為育人目標,經過一年的沉淀,教師業務能力有了較大提升,骨干教師梯隊正在形成。
如今,學校教師隊伍凝聚力強、團隊意識濃,教師們積極工作、用心生活,爭當先鋒,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引領學生成為愛與美的發現者、分享者與創造者。在家長送來的一封封表揚信、一面面錦旗的鼓舞中,仰天湖實驗學校的教師將不斷奮力向前,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