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育人的實踐活動。建立科學、個性、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是全方面提高育人質量的保障。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扎扎實實推進課程建設。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九中學(以下簡稱“汽開九中”)以綠色教育為辦學特色,在課程管理中有計劃引導廣大教師學習當代課程理論、更新課程觀念,逐步形成清晰的“綠色教育課程化”思路,從而構建適合校情、師情、學情的學校課程體系。
思考建構,充盈課程內涵
汽開九中有效統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確保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落實,推動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繪制綠色教育課程體系圖譜,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圖譜正中由翻開的書卷、九中漢語拼音首字母JZ、一輪紅日組合而成。以書為基石,取“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之意,將學校打造成書香飄逸的樂園,讓心靈沐浴書香。字母JZ的主體線條及其相應的延伸組成無數飛翔之翼,象征著師生奮發向上、搏擊長空的精神風貌,也寓意著汽開九中會給每一位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每一個家庭托起明天的太陽;JZ的顏色采用代表生命的綠色,寓意著生機和活力,象征汽開九中的“綠色教育”理念;一輪紅日,象征著汽開區九中師生猶如初升的太陽,生機勃勃,充滿希望,讓生命在綠色中綻放;紅日上方印有培養目標—培養知書識禮、善學會用、身體健康、陽光向上的學生。
繪制圖譜,落實課程內容
汽開九中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按其功能,劃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三類。三類課程分塊教學,相互滲透,互相促進。學校構建形成“三類一體”課程體系,以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要;逐步形成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課程結構框架,鼓勵教師依據學校特點開發校本課程。拓展型課程根據各年段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開設,探究型課程在各個年級全面開設。
基礎型課程重點在學科基礎的夯實,幫助學生掌握最關鍵、最必要的基礎學科知識;在拓展型課程實施方面,學校根據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和學生自身相對優勢,對教學內容進行滲透和拓展,其主要分為學校社團課程、學科拓展課程和主題教育課程,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原則,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在探究型課程實施方面,學校倡導學生采用項目式學習方式,進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和實踐體驗。中學主要以科技類社團和理、化、生探究實驗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主,小學以科學實驗和綜合實踐課程為主。
基于學情,推進課程實施
構建以汽車文化為載體、中學部為實施主體的校本課程。汽開九中結合地域特色和學校實際,開發《汽車文化與物理》《汽車文化與音樂》《生活中的數學》等校本課程,將這些課程中的一些內容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主題。在七年級開展以“智能無人車的應用”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在八年級開展以綜合實踐為主的多學科研究性學習,在九年級開展以“做汽車的主人”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通過開發適合初中生身心發展的汽車文化課程資源,推動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在學科教師指導下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構建以繪本課程為載體、小學部為實施主體的拓展課程。根據新課標要求,汽開九中將“繪本課程”確立為閱讀教學的拓展課程,分年級設計閱讀活動,教授不同文體的表達方法。低年級繪本閱讀以兒童為本位,從培植兒童閱讀興趣入手,同時以審美功能為主,娛樂、認知、教育功能并重,關注兒童心靈世界,著眼兒童精神成長。高年級的繪本閱讀以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詩詞和美文為主,達到“益學生之心智、怡學生之性情、變化學生之氣質、滋養學生之人生”的目的,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與人文素養。
今日之教育,已不單是智力的提升,而是五育融合、全面發展。綠色課程體系體現了汽開九中“整體育人”的基本理念,加強了學科間的聯系與整合,為跨學科綜合學習提供了重要參考,旨在培養有大情懷、大智慧、大體魄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