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教師通過合作、對話和協商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在參與中共同建構學習目標的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構建專業學習共同體有利于支持幼兒園轉崗教師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方向,從而驅動自身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發展。文章結合實際就專業學習共同體對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及其現狀,提出了依托集體學習及研究,增強轉崗教師專業技能;創建多邊共研成長體,提升轉崗教師專業層次;破除專業學習共同體邊界,合力促進專業發展;完善專業學習共同體系統架構,建設轉崗教師資源庫;創設良好氛圍,促進轉崗教師平等交流;運用專業平臺,建成復合型學習模式等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專業學習共同體;轉崗教師;專業發展;影響;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20—0050—04
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幼兒園中的轉崗教師人數越來越多。對于幼兒園轉崗教師而言,在進入新工作崗位后,如果不能明晰專業發展之路,則很難適應崗位需求,提升個人素質能力。對于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而言,構建專業學習共同體能讓教師接觸更多先進的學前教育資源,站在學習共同體視角對轉崗后的專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加以明確,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路徑,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一、專業學習共同體對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博耶爾在1995年的《基本學校:學習社區》報告中首次提出“學校是學習的共同體”這一觀點,學校教育中需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專業學習共同體指的是教師自愿自發組織的“學習型組織”,積極探索各種自主學習形式,將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作為根本目標,以分享資源、技術、經驗、價值觀等為主,將教師聯結在一起。專業學習共同體是學習共同體的一種具體形式,成員之間平等交流與對話,逐步反省和批評自身行為,達到精神、意義和智慧的分享效果,從而提高幼兒園轉崗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有關專業學習共同體對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轉崗教師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專業學習共同體屬于一個學習型組織,其成員可以在專業學習共同體活動中進行深入學習和交流、反思和合作,促使轉崗教師對中小學和幼兒園在教育觀念上的差異進行反思及比較,從而促使其在專業發展中形成良好的理念和能力。
2.有利于推動轉崗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反省。對于轉崗教師來說,其理論知識主要來源于在工作之前和工作之后的實踐,而其實踐能力則主要在教學和科研中習得。在專業學習共同體中,教師之間的和諧對話、互動合作,無疑可以推動教師專業知識的更新和拓展,把理論引入到實際教學和研究中,并展開持續的驗證和反思,從而推動轉崗教師專業發展[1]。
3.有利于促進轉崗教師在專業學習共同體中群策群力。在專業學習共同體中,教師通過相互尊重、彼此互助、合作學習、交流對話及協商溝通等方式,能針對彼此關注的、疑惑的專業問題展開討論,構建集體交流平臺,分享群體力量,進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二、專業學習共同體助力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1.集體學習及研究,增強轉崗教師專業技能。縣城幼兒園發展最大的阻礙之一便是教育資源短缺、互通性差,而構建專業學習共同體可以打破教育資源的阻隔,打通教學溝通渠道。在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中,教師可以將自己或他人在教學實踐中獲得的成功經驗或疑問進行共享,分享彼此用心經歷的實踐、反思與智慧,從而實現學前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重組。
專業學習共同體是一種以知識分享和經驗交流為目標的學習組織,當幼兒園轉崗教師想獲取新專業知識和技能時,便要通過專業學習共同體相互協作,從而促進集體教育智慧得到發展。在新工作環境下,轉崗教師往往處于一種被動的、無意識的學習狀態,這就要求在“資深教師”的指導下,讓轉崗教師與其他“成熟教師”進行溝通,共同探討問題,尋求解決辦法,并將所學到的新知識、新經驗與其他轉崗教師進行分享[2]。
轉崗教師參與專業學習共同體,是推動其快速獲得經驗和技能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還需要掌握多種專業技能,如組織活動的綜合能力、相關的藝術和體育技能及開展多種活動的教學方法等。若想更好地掌握這些技巧,轉崗教師就要靈活運用專業學習共同體,通過觀察、交流及實踐,向有經驗的教師“取經”,這樣既可以讓轉崗教師學會新的教學技巧和方法,又可以讓轉崗教師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吸取到值得借鑒的知識,并進行組合、轉換,從而最大化地發揮集體智慧,實現專業成長的目標。
2.創建多邊共研成長體,提升轉崗教師專業層次。在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成長中,優秀教師及名師的專業引導是其迅速提升專業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此,幼兒園可采用“師徒結對”“專家講座”等形式,為轉崗教師提供幫助,及時解答轉崗教師在專業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然而,傳統轉崗教師職業培訓采取的是“優秀教師——轉崗教師”和“名師——轉崗教師”的多向培養方式,前者更多地關注于理論,后者則更多地關注于實際操作。在轉崗教師培訓過程中,傳統多邊合作的模式各有其不足之處。
然而,在多邊共研成長體內,以轉崗教師專業成長為工作核心,成熟教師和名師根據“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維度,對轉崗教師在保教實踐和專業發展過程中反饋出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研討及指導,對培訓課程進行持續改進和優化,使培訓更適合轉崗教師的專業實踐。在此過程中,既能有效地促進轉崗教師專業化發展,又能有效地提高成熟幼兒教師與轉崗教師的科研能力[3]。例如,一位家長向轉崗教師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里磕傷了,認為是這名轉崗教師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從而使其變得焦躁不安,其中一些轉崗教師還會跟父母爭辯,導致事情的解決變得更加困難。在多邊共研成長體共同研究之后,這名轉崗教師確定并貫徹了“幼兒園與家庭是一種合作伙伴”的思路,用“家園共育”來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緊接著,這名轉崗教師對幼兒在幼兒園的行為進行了細致觀察,并對幼兒在家中的表現信息加以采集,得出“這名孩子身體發育速度慢于同齡人”的結論,所以在戶外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跌倒或者磕碰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多邊共研成長體成員之間合作的重要性。許多轉崗教師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其實并不是其業務水平不高,而是其經常會出現“臨時短路”的情況,這是因為她們未能將“業務意識”與“師德”“業務能力”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通過建立轉崗教師,則可有效消除轉崗教師“短路”的問題,并充分利用轉崗教師易于接受新知識的特點,調動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轉崗教師職業素養的目的。
3.突破專業學習共同體邊界,合力促進專業發展。專業學習共同體對幼兒園轉崗教師發展意義重大,若想切實突出專業學習共同體作用,便要對專業學習共同體的邊界加以突破,以保障各方主體在專業學習共同體發展中均能發揮作用,形成發展合力,支持幼兒園轉崗教師有效學習及盡早適應工作崗位。首先,要明確幼兒園轉崗教師是促進幼兒園發展的重要資源,幼兒園需適當地擴展教師專業發展計劃適用范圍,讓更多轉崗教師有機會獲得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其次,在幼兒園內部,可以設立“轉崗專業發展評價”制度,邀請專家型教師、成熟型教師對轉崗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議和意見[4]。此外,將轉崗教師適時地融入現有的專業學習共同體之中,并在集體教研活動中群策群力。在專業學習共同體的支持下,不僅不會增加專家型教師的工作量,還能為轉崗教師提供可靠的學習意見,打破專業學習共同體成員之間的邊界,從而促進轉崗教師共同發展,為幼兒園轉崗教師的共同成長營造良好氛圍。
4.完善專業學習共同體系統架構,建設轉崗教師資源庫。建設專業的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資源庫,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豐富專業知識,從而使專業學習共同體系統架構更加完善,對其日后專業成長提供支持。幼兒園轉崗教師的知識體系主要有兩種形成路徑:一是自學理論,教師將已有理論知識與具體教育實踐相結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二是自我實踐和體驗,即轉崗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專業成長體驗。但是,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無法將自己的經驗與教育理論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導致轉崗教師知識體系支離破碎。新一代幼兒園轉崗教師需具備實現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此,幼兒園可以有針對性地建立“專業學習共同體”,將轉崗教師編入小組中,有針對性地構建轉崗教師專業發展資源庫,在專業學習共同體中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使其將理論和實踐經驗相互補充,幫助轉崗教師構建系統知識網絡,并在幼兒園中對專業知識進行有條理的提取和應用。只有這樣,轉崗教師的專業發展才會更加有效。
5.創設良好氛圍,促進轉崗教師平等交流。在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中,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其主體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個人獨立學習為集體共同研修。此外,要建立健全學校民主管理制度,保證教師在學校中有足夠的話語權。轉崗教師在專業學習社區中需享有自由探索、平等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對專業學習社區的認同得到真正的激發。縣城幼兒園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建設成敗,直接關系到鄉村幼兒園教師這一“關鍵群體”能否獲得真實的認同。專業學習共同體在針對轉崗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后,能為幼兒園轉崗教師的教學及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導建議,從而使其采用更加先進的理念和手段做好本職工作,真正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只有創造自由、平等的環境,讓轉崗教師感受到參與和進步的樂趣,才能讓轉崗教師擺脫職業倦怠,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5]。
6.運用專業平臺,建成復合型學習模式。平臺是支持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高效學習的必要途徑,建成專業平臺可促使轉崗教師應用復合型學習模式進行學習。然而,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所處地區,很可能與專業學習共同體中的其他成員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這就需要利用互聯網來搭建不同成員之間的線上對話平臺。在此平臺上,轉崗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視頻、照片、文字、語音等全方位地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記錄,從而形成電子教學檔案,并將其上傳到平臺上,把其作為教學資源展開集體研討。其次,也可通過線上平臺參與講座培訓、資料分享、學術研討等活動,為專業學習共同體的成員結構多元化提供技術支持。再次,可以將園內和周邊的優質幼兒園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開展線下的聽課、評課、磨課、教學研討等活動,支持轉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當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和幼兒園還應該將重點放在構建混合學習模式的平臺上,讓轉崗教師能在線上與線下進行互動,將多層次、多角色的共同體成員聯合起來,共同促進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的專業發展。例如,縣城幼兒園可建立多層次遠程教育培訓體系,實現對轉崗教師的有效培養,提升學前教育師資素質,為學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從而推動我省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保教質量健康有序發展。最后,專業學習共同體運行中,除了有正式的數字平臺外,還應善用其他數字資源。如今,“互聯網+”時代為學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的網絡教育、信息化技術及云計算等技術服務應運而生,這為實現轉崗教師的“全身心解放”帶來了新機遇。對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教師應該主動出擊,積極發掘并利用優秀的、易于使用的學前教育數字資源云平臺,將其與幼兒園的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專業學習共同體平臺在一日教育過程中對幼兒行為和習慣進行觀察和記錄,建立起完善的縣城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框架,從而提高保教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明明,張園園,陳策.農村幼兒園新轉崗教師職業適應發展軌跡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對江西省247個農村幼兒園的調查[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3(03):101-108.
[2]李海燕.淺析幼兒園轉崗教師的發展問題及能力提升策略——以甘肅省鎮原縣為例[J].新課程研究,2022(02):99-101.
[3]周金娥.幼兒園轉崗教師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52):237.
[4]張雁行.幼兒園轉崗教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家長,2021(28):177-178.
[5]李景.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困境的敘事研究[D].喀什:喀什大學,2021.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