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性評價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評估方法,旨在通過評價來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和潛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從而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和成長。在幼兒教育中,發展性評價被廣泛應用,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此,教師需要將發展性評價與幼兒教育融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快樂成長。文章圍繞發展性評價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從多元設計評價取向,挖掘幼兒成長潛能;靈活選用評價方式,立足實踐對癥下藥;創新幼兒評價主體,積極發揮家庭作用;了解幼兒發展需求,制定個性評價方案;重視發展評價過程,注重觀察記錄細節;強化發展評價反思,提升發展評價效果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發展性評價;全過程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20—0065—04
發展性評價主要指教師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與優勢,在幼兒教育中通過正確的評價態度、積極的評價語言和整體有效的評價策略與方式,促使評價環節真正發揮育人作用。在幼兒教育中,有效應用發展性評價,需要教師真正基于幼兒的實際情況與性格特點、個性差異等,進行綜合設計,耐心仔細地觀察,積極評價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成長與進步,促使幼兒具有更強的發展動力,提升幼兒的認知分析能力與發展能力。
一、多元設計評價取向,挖掘幼兒成長潛能
在組織幼兒參加學習或游戲活動的時候,幼兒的表現各不相同,有各自的特點。所以,教師不能按照某一次學習活動或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評價,也不能因為幼兒沒有很好地完成整體活動、沒有非常優秀的表現等,對幼兒進行片面評價,而應注重觀察活動細節、每一位幼兒的多方面表現,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樹立幼兒成長與發展的信心,激發幼兒的活動潛能[1]。
以“共同朗讀一首簡短的詩歌”這一課堂活動為例,教師在幼兒參與活動時,仔細觀察每個幼兒在朗讀活動中的表現。在幼兒完成朗讀后,教師及時點評:小明朗讀的聲音最響亮,積極配合課堂活動,大家給予掌聲鼓勵;小紅和小超都正確地讀出了生字“最”的讀音,他們在課堂上認真聽了教師的朗讀和講解;小方通過詩歌中的某一個句子聯想到了一首趣味的童謠,有較強的想象力,值得表揚等等。面對同一項課堂活動,教師也應該從多元評價的角度,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積極評價,促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在這一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優點,進一步在教師的認可與鼓勵下,將優點擴大成自己的優勢,有效激發幼兒學習與成長的潛能。
二、靈活選用評價方式,立足實踐對癥下藥
除了多元設計發展性評價,教師還需要積極創新評價方式,不能僅僅通過語言來鼓勵或肯定幼兒的表現,而需要圍繞整個發展性評價過程思考創新評價方式,使評價更具趣味性。因為單一枯燥的評價方式難以有效提升幼兒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會影響教師評價的吸引力。所以,靈活運用正確的評價方式,需要教師了解每一位幼兒,根據他們的喜好或者學習特點,選擇恰當的評價方式,靈活地選取多樣的綜合評價方式。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選用某種發展性評價方式,以這種發展性評價方式為主,以其他評價方式為輔,或者可以綜合多種評價方式,提升發展性評價的效能。
在具體的幼兒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發現有的幼兒對于“你真棒”“繼續努力”“加油”等積極的語言鼓勵和評價方式較敏感。所以,在這類幼兒參與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多與幼兒交流,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通過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促使幼兒獲得自信。而對于常常有奇思妙想的幼兒,教師可以運用談話法,深入了解這類幼兒的想法與心理活動,促使幼兒表達新想法、積極動手動腦。而對于活潑活動、喜歡參與游戲活動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具體的趣味游戲活動,注重在游戲中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和潛能,促使幼兒真正發現游戲的樂趣與教育意義??傊?,教師需要以正確的教育觀念,立足幼兒日常學習、生活等方面,探究多樣化的幼兒發展性評價方式,靈活選擇恰當的評價方式,進而發揮發展性評價對于幼兒成長的促進作用。
三、創新評價主體,積極發揮家庭作用
就發展性評價而言,一些教師往往比較重視自己對幼兒的評價引導,而忽視了其他主體在幼兒發展性評價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想真正發揮發展性評價的重要作用、擴大發展性評價的積極影響[2],教師需要重視幼兒和家長群體在發展性評價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能僅僅將評價視作教師對幼兒單方面的評價,這樣并不利于幼兒全面發展。
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組織幼兒進行適當的自我評價,促使幼兒更好地認識自己、明確成長目標。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圍繞“我是……的人”這一主題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認識自我、健康快樂成長。與此同時,教師應該重視家長在發展性評價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在課后密切聯系幼兒家長,與家長圍繞幼兒每天的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家長可以提問幼兒每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知識、有哪些趣味故事等,這樣能夠幫助幼兒回顧所學的知識和趣味經歷,家長也能及時、有效地對幼兒進行肯定與鼓勵,營造積極有效的評價氛圍。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面向幼兒與家長,設定具體的課后閱讀打卡和親子手工活動任務,使家長在具體的活動實踐中以身作則,積極為幼兒樹立榜樣,發揮示范作用,從而真正引領幼兒積極生活、積極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四、了解幼兒發展需求,制訂個性評價方案
將發展性評價融入幼兒教育是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這種評價方式更加注重幼兒的發展過程,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方案。其中,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是制定個性評價方案的關鍵。在制定評價方案之前,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和特點,可以通過調查、觀察、談話等方式,了解幼兒的認知、情感等方面的情況。在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后,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方案,具體包括幼兒的發展水平、發展目標、評價方式等方面內容。通過為每個幼兒制定個性化評價方案,教師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除了為幼兒提供適合的發展機會和環境外,教師還需要對幼兒的發展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并及時調整評價方案。這種評價方案應該是動態的、發展的,能夠隨著幼兒的成長而不斷調整和完善。
以幼兒園中班幼兒為例,這些幼兒處于認知、語言、情感和行為發展的關鍵期,教師需要關注幼兒在認知、語言、情感和行為方面的發展狀況,為他們提供適合的發展機會和環境。例如在認知方面,由于幼兒處于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繪畫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認知世界的技能;在語言方面,由于幼兒處于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朗讀、對話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情感方面,幼兒處于自我認知和社交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通過互動、陪伴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幼兒具備一定的建立良好情感關系的能力;在行為方面,幼兒處于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行為規范、監督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此外,在幼兒教育中,語言能力是幼兒比較重要的發展能力,而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在日常游戲活動中的表現,了解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需求。例如當幼兒和教師說話時,教師可以注意幼兒的發音、用詞、語調等方面情況,了解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情況。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性別、性格等因素,制定個性評價方案[3]。比如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教師可以更加注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的發展;對于年齡較大的幼兒,教師可以更加注重幼兒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實施:一是觀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記錄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二是與幼兒談話,了解幼兒的語言發展需求;三是為每個幼兒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方案,針對幼兒的語言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的能力。
五、重視發展評價過程,注重觀察記錄細節
在將發展性評價融入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幼兒的日常活動相關細節進行仔細觀察和記錄,包括幼兒的行為、表現、情感和語言表達等方面情況。這些觀察和記錄的信息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需求,及時發現幼兒的特長,教師還需要對相關評價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方案,促使幼兒更好地全面發展。
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根據相關評價數據,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策略和評價方式,以便更好地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如果教師發現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困難,可以通過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相關評價數據,及時調整評價方式,如增加相關游戲活動的比重,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具體發展情況和需求。如在觀察幼兒繪畫作品時,教師可以記錄幼兒的創作主題、構圖、色彩、線條等方面的細節,從而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藝術表現能力。當然,教師還可以記錄幼兒在相關活動中的表現,圍繞是否能夠積極參與活動、是否能夠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等方面,全面記錄幼兒的表現。除了觀察和記錄相關情況,教師還需要注重評價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這些評價數據包括幼兒的發展水平、發展目標、評價方式等方面內容。
六、強化發展性評價反思,提升發展性評價效果
在幼兒教育中,發展性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能夠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展情況和潛能,并及時調整教育策略,提高教育質量。對此,教師應該將發展性評價融入幼兒教育中,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和個性化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水平,為幼兒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將發展性評價融入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一些正確的方法,例如定期開展幼兒發展評估、積極傾聽幼兒反饋、加強評價反饋、改進發展評價過程等。這些做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育人效果。此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建立良好的評價機制,科學、公正、客觀地對幼兒進行發展性評價,促使幼兒全面發展。
通過觀察和記錄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進步,教師可以結合育人目標,對后續相關工作進行創新與調整。比如為了提升幼兒的社交能力,教師可以注重觀察幼兒在與同伴交往時的表現,記錄幼兒主動與同伴交流的次數,了解其中有幾次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有幾次主動與同伴分享了自己的玩具等。據此進行評價反饋,可得知幼兒在與人交往時,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和能力,需要繼續鼓勵,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比如為了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可以注重觀察幼兒在回答問題時的表現,幼兒是否能夠準確地回答問題,了解幼兒有幾次使用了正確的語法和詞匯、有幾次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思路。據此進行評價反饋,得知幼兒在語言能力方面表現良好,教師需要繼續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比如為了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注重觀察幼兒在操作材料時的表現,幼兒是否能夠準確地操作材料,了解幼兒有幾次主動地完成了任務、有幾次能夠按照指示完成任務。據此進行評價反饋,得知幼兒在認知能力方面表現良好,教師需要繼續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推理能力。通過長期觀察和記錄,教師能夠全面地了解每個幼兒的發展情況,能更好地提供多樣化的反饋和建議,幫助幼兒不斷全面發展。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需要教師精心呵護、培育,才能健康茁壯成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發現每一位幼兒的閃光點與潛力,立足幼兒的優點或者長處,進行積極、有效的發展性評價,幫助幼兒樹立成長與發展的信心,真正在學前教育階段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與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柳.多元設計彰顯幼兒教育現代評價觀[J].基礎教育研究,2015(17):87-88.
[2]戎計雙.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09):10.
[3]任朝霞.開展幼兒園發展性督導評價[J].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21(09):56.
編輯:彭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