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通過該學科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其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然而,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單一,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難以達成,致使課堂效率不高。在新課程理念下,優化師生課堂互動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實現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拉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文章探索了師生互動教學設計的原則、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旨在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新課程理念;師生互動;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20—0077—0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核心地位日益凸顯,新《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和探究主題意義的情境和空間,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并成為探究的主體和積極主動的知識構建者。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側重于“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教學理念。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與研究。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師生課堂互動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設計的原則
(一)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是師生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其目的是保證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互動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以充分發揮互動交流的作用和價值。這意味著學生可以與教師一樣,自由地提問、發表意見和分享觀點,而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必須確保學生在課堂互動中擁有與教師同等的地位和權利[1]。
(二)趣味性原則
在師生課堂互動教學設計中,趣味性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設計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樂于參與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氛圍,從而實現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互動教學中注重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可運用豐富夸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增加課堂的氣氛,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地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目的性原則
在師生課堂互動教學設計中,目的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一定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設計師生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立足于本單元、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知識,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高效的師生互動教學活動,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
(四)主體性原則
在師生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再是一言堂、滿堂灌,而是與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影響,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因此,在師生課堂互動教學設計中,主體性原則非常重要。這個原則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具有一定的話語權,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利,能使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近,關系更加和諧、友好,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五)多樣性原則
重復、單一的課堂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和聽覺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難以實現高效學習。而多樣化的師生課堂互動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新鮮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師生課堂互動教學設計中,應該注重多樣性,盡可能地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不同課型中師生互動的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需注重對聽說課、閱讀課、詞匯課、寫作課等課型的設計,并根據不同的課型實施師生課堂互動教學,為不同單元、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服務。在實際課堂中,應基于平等性、趣味性、目的性、主體性、多樣性等原則開展教學活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3]。
(一)聽說課的互動教學設計
1.記憶力游戲。在這項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本節課的重點語法,學會與主題相關的句子,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以人教版新目標Go for it!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為例,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五人為一組進行比賽,前四位學生每人說一種自己擁有的體育用品,第五位學生進行記憶,并向擁有對應體育用品的同學提出邀請去鍛煉身體,完成好的一組獲勝。接著,由教師設定情境改編對話,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聽力能力。
2.調查問卷。要求學生運用課堂上學過的英語知識,調查班上同學們擁有的體育用品,并邀請他們去參加體育運動。這項活動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詢問物品的擁有情況并提出建議,同時,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生在完成自己的調查報告后,教師組織在課堂上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調查結果。或者教師可以用do you have寫三個問題,看看班上誰有這些物品,并寫下名字,如,
Do you have a mobile phone?Name:
Do you have a basketball?Name:
Do you have a TV?Name:
先讓學生回答,互相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閱讀課的互動教學設計
1.辯論比賽。在閱讀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辯論賽進行熱身,以便學生理解和記憶。以人教版新目標Go for it!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為例,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充分閱讀材料進行預習,熟悉本單元的話題Gift giving,以及相關的詞匯與表達方式等。接著,在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精美禮品的圖片和閱讀材料,并提問: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e presents?同時讓學生進行分組競賽,看看哪組可以獲勝。這樣的方式更加直觀、形象,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學習動機。然后,教師利用PPT向學生展示問題:
When Mother′s day or Father′s day comes,may? be you’ll buy something for your parents.What are you gonging to buy?why?
學生就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并通過辯論賽的形式進行反饋。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深層思維得到訓練,并能強化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2.尋寶大作戰。在開展這項活動前,教師要提前備好“寶箱”,并將精心設計的問題寫到紙條上,將紙條投入“寶箱”后,再將“寶物”分布在教室內較為隱蔽的地方,分組進行,讓學生尋寶。問題的設計可以是句子翻譯、判斷對錯、關鍵句提取等,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懲罰類的小游戲,找到寶物但回答錯誤的學生要接受懲罰,為大家表演節目等。問題的設計要緊密聯系本節課程的閱讀文本,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十幾分鐘的時間圍繞閱讀材料進行自主學習,要求他們運用文中的重點詞匯,學會翻譯重要句型、概括主題等。接著,開始尋寶大作戰,尋到“寶箱”的學生要回答紙條上的問題,并由教師評判其回答的正確與否。通過這樣的設計方式,可以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己的專注度,并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4]。
(三)詞匯課的互動教學設計
1.你畫我猜。在這一活動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兩兩一組參與到活動中,其中一人根據教師的題目進行畫圖,另一人則根據圖畫猜詞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多樣性,深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以人教版新目標Go for it!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8《It must belong to Carla》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本單元的核心單詞及相關詞匯一一展示出來,在課上進行分組比賽,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向學生闡明游戲規則,其中一名學生到前面背對屏幕,另外一名學生根據教師展示的單詞進行畫圖,讓前面的學生猜測是哪個詞匯,必要時也可以輔以動作和手勢。由教師進行評判,每組限時一分鐘,猜對記一分,得分最高的一組獲勝。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和團結協作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單詞。
2.瘋狂的設計。首先,教師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小組10人左右,并為不同的小組設定單詞,由小組長進行抽簽,要求組員根據抽到的單詞擺動作,游戲時間設定在30分鐘,用時最短且最規范的小組獲勝,教師則要做好指導評判工作。通過這樣的互動方式,不僅可以轉變枯燥的詞匯學習氛圍,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熱情,同時也能通過肢體語言,簡化詞匯學習的難度[5]。
三、師生互動教學設計的實施策略
(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需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因素,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尊重其個性差異,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其核心素養,實現英語課堂教學師生的良好互動與共同發展。因此,教師要改變以往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將學生視作學習的主體,引導其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學生只有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才能實現合作共贏,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要努力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只有對教師產生足夠的信任,才能真正喜歡上該教師所教授的學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氛圍的良好構建,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激發出來。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可以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同時,還能提高學習效果,促進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實現智力和個性的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和自尊心,注重對民主型師生關系的建立,使師生之間的情感更加融洽,這樣才能實現雙方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三)要做好評價反思工作
在初中英語師生課堂互動活動中,評價與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自身的教學效果有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在評價時要注重多元化,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即學生的互動效果、學習狀態、課堂參與度等,強調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并通過日常觀察、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使評價在保護學生自信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對自身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反思,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四)要注重開發課程資源的拓展運用
教師在進行師生課堂互動教學設計時,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實際,提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代發展的英語學習資源。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據教材創造性地拓展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多媒體、互聯網信息,多渠道為學生開發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途徑。同時,教師還應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5],這不僅豐富了課程教學資源內容,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實踐和核心素養。
(五)要不斷強化課堂紀律
課堂活動開展的前提就是要向學生明確嚴格的課堂紀律,這也是課堂活動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反之,如果學生聽講時分心、注意力分散、無視活動要求,那么師生課堂互動教學活動就會變得毫無紀律和意義可言,就會與教學目標違背,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互動教學設計中,要強調課堂紀律,明確告訴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以確保互動活動能夠有序高效進行。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要使師生課堂互動教學活動設計更優化,學生可以通過積極參與活動,使自身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得到充分激發,這對學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也十分有利。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積極打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改善不良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并將互動教學的理念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建構。
參考文獻
[1]葉良怡.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J].校園英語,2022(17):48-50.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72.
[3]邢茜茜.初中英語情境教學的現狀及改善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4]婁娟娟.初探初中英語教學中創建教學情境[J].讀與寫,2021(07):142.
[5]金殷.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21(01):76-78.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