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主知識體系:學科、學術與話語

2023-12-29 00:00:00李維軍范金金
廣西民族研究 2023年6期

【摘 要】建構自主知識體系,是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建設的學術自覺。知識體系是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綜合集成表達,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主知識體系要以學科體系為根本,通過探賾元理論、考察發展史、創新方法論,繼而找準交叉落點,明確學科邊界。要以學術體系為核心,在學理研究的基礎上,將“學”與“術”結合起來,確立研究范式,構建理論體系。要以話語體系為紐帶,以肯定性的論說方式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解釋系統,扎實內外傳播。

【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作 者】李維軍,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陜西西安,710127。范金金,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中圖分類號】D63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3)06-0052-0008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面對我國民族工作領域的新形勢、新特點而提出的一項重大原創性論述,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和“綱”,是鏈接理論和實踐互動的自為性成果,這就迫切需要相適應的知識解釋體系對這一“原生”概念進行系統闡發。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持續深度鑄牢,學界亟須知識創新并進行體系化建設,實質性提高理論建構的反思性和系統性水準,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經驗現實,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清晰學理,即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和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兩篇講話已深刻表明,布局合理的學科體系、體現原創能力的學術體系、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是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抓手和基礎工程。以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根本遵循,錨定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自主知識體系的價值目標,完成對民族政治學知識跨情境效度問題的破局,是哲學社會科學界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學術努力。

一、學科體系: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主知識體系之根本

學科是科學研究逐步成熟的產物,表征著知識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某個專門研究領域。學科體系則是為了滿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進展和實踐需要而從宏觀上對相關知識、概念和判斷進行的邏輯分類和結構布局。一般來講,明確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合理的研究方向和領域、準確的目標定位以及相應的支撐條件是構成學科體系的基本要素。在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主知識體系的“三大路徑”中,學科體系最具基礎性,是學術和話語體系形成的基本前提。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識體系建構中,要通過探賾學科元理論、考察學科發展史、創新學科方法論,繼而找準學科的交叉落點,明確學科邊界。

(一)探賾元理論,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元”研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以民族學科為主導,多種學科橫向連接、縱向伸展構成的多層級的體系化社會工程。目前,以大連民族大學、西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為代表的院校機構分別完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一級學科論證、增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二級學科、啟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科及專業建設等工作,上述舉措恰是對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而進行系統建設的有益嘗試,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知識積累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論。

元理論是學科的基礎理論,是對一門學科之性質的高度概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元概念指謂從其本身存在之域去探究這一原創性論斷的研究對象、邏輯框架和研究方法。元研究的結果形成元理論,具體包括學科信念、研究范式、知識構成等。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首先,豐富基本概念,形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科概念群。基本概念的清晰是復雜理論分析得以透徹的基礎。元概念可以揭示一個復合型概念首要且基本的意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中華文化與時代情境涵育合成的元概念,是被成員正確理解了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態發展和共時態凝聚的內涵與邊界,是主觀之于客觀的能動反映。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科歸屬問題,需要在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理論建構的基本思路的基礎上,充實其基本概念,立足哲學、民族學、歷史學、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內部結構對這一原創性概念進行探討,豐富其核心內涵,擴充其框架外延。

其次,強化邏輯探索,確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起點。明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起點,是確立其之于學科建設合法性的基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完整概念是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來的。但在此之前,其前綴語詞幾經流變、數易其稱,經歷了一個形成和發展的完整過程。據筆者所見資料,2014年5月習近平首次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概念,隨后其前置表述經歷了由“牢固樹立”“積極培養”“大力培育”到“鑄牢”轉變,這也充分表明了我黨對這一原創性概念的認識是一個不斷加深的過程。2017年10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被寫入黨章,2018年3月,“中華民族”被寫入憲法,正式得以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將其固化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與根本遵循。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主題研究者要直面目前已有的觀點,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起點進行學科上的界定、知識上的“翻譯”、實踐上的“接引”,以歷史主動思維明晰學科邏輯起點。

最后,增強學科自覺,分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對象。“每科學術內在之統一,在乎它所研究事物類界之統一。”[3]101研究對象的統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作為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或二級學科而相對獨立存在的合理性標志。探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科而存在的合理性意義,要立足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在結構,運用綜合集成的方法辯證檢視和全面審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對象,確立學科規約的主客體關系,實現對研究對象的意義建構和價值確證。具體來講,以學科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學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民族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關聯學科的交叉關系,既關注彼此共性,又要梳理出其作為學科而獨立存在的個性,既要合力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及其組成單元間的共同趨向,又要專門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與發展的獨有規律。

(二)考察發展史,明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科生發軌轍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4馬克思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5]544當下之所以正在論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科而存在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以及考察其在未來成為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而獨立縱深化發展的潛在性,是在歷史的賡續中形成的,是在解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時代問題的知識創造中生成的。考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學科視域下的發展史,有助于提升我們對其內蘊學科潛質的進一步理解。自習近平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原創概念之后,其在近十年的理論發展中已促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一個姿態萬千的學科話語與學術話語。因此,當下我們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是經過長期的知識演變之后的結果。如果不考慮當初這一重要概念提出的時代背景和價值初衷,只是完全照本宣科式地進行學科建構,就會導致這一概念成為不盡人意、不接地氣的專業術語。因此,要進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識體系建構必須了解這一知識點背后的學科運思方式和內在邏輯,回到這一知識體系的本身存在之域去探尋答案。

學科的發展史乃是知識的增長史,其昭示著學科發展的邏輯行程和歷史進程。返本方能開新,學科發展史的梳理對于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及學科持續長久發展至關重要,學科史的梳理有助于在古今對照中引發新的學術思考,歸納總結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中的規律性問題,明確學科當前定位與后續長遠發展方向,以歷史回顧夯實學科發展的現實基礎,轉變學科發展的理論研究范式。“返本開新”對于極具歷史感的中華民族來說是非常自然的。通過在“原始察終,見盛觀衰”中實現“古為今用”,有助于建構在研究對象、理論體系和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濃厚中國性的自主知識體系。今后,“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學科的建設要以史為鑒,通過對資料搜集史、理論發展演變史、學科編年史、學術觀念史等的建構,總結概括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科特征,借助多角度的綜合考察,梳理其發展軌轍,探尋其研究范式和核心概念的演變過程,繼而完成對這一理念之自我身份的回溯性指認與價值性確證,實現對自我經歷的歷史回望與重新記憶,在現實對傳統的回眸之間達致對自我航向的清醒認知與未來展望。

(三)創新方法論,形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匹配體系

學科的形成是人類知識進化和分類的結果,學科發展的效度體現了人類知識集聚發展的水平。教育是按照現代學科分類有步驟展開的,教育的過程承擔著知識傳承和創新的重要責任。習近平指出:“要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著力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要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6學科體系同教學體系、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在高校設置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專業的愿景,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科專門人才的構想得以實現,那么建設一套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是建構學科體系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學體系。教學體系是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教學過程的知識基本結構。一方面,上好理論課,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陣地。“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7采用灌輸式、浸潤式、融入式等教學方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外延講透闡明,深入理解習近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重要論述,繼而提升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認知。另一方面,增強體驗感,延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渠道。認識來源于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識體系是在實踐中提煉和總結得來的。實踐體驗是理論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有關部門要圍繞“理論為基,實踐為根”的理念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學工作,通過參觀“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等形式讓各族群眾在“有形有感”之中實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共知、共情、共憶與共思,增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實踐體悟。

其次,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知識體系建構和傳播的手段。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性框架下,所謂課程體系建構是指在有關課程中植入這一核心概念的知識元素,并在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以及資源建設等方面,實現學校教育、黨員干部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融合與系統銜接。在具體實踐中,要建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各級各類課程體系,將“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四個與共”“四個共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概念嵌入到課程設置、教材編寫以及課程評價中,以知識概念的豐富延展共同體的理論張力,指向承載通過學習獲得關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之知識結構的實存表達,以及對當下特有人才培養活動的空間延展。

最后,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材體系。教材體系是知識體系傳承與發展的載體。習近平強調:“要認真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8尺寸教材,悠悠國事。貫穿各個教育階段、各種教育模式的教材,是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是老師教授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推行使用好國家統編教材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基礎性作用。在具體實踐中,要用好由國家統一編寫、統一審定、統一使用的教材體系,將抽象的、復雜的、深刻的精神內涵翻譯為載道、鑄魂、化育的客觀真理,利用教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的學科知識基礎,利用教材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傳播中華民族精神、引導中華民族認同。

二、學術體系: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主知識體系之核心

學術,是有系統的、較專門的學問,是觀點、學說和主張的統稱,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梁啟超有語:“學也者,觀察事物而發明其真理者也;術也者,取所發明之真理而致諸用者也。”[9]12所謂“學”,揭示的是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運動發展的潛在規律,是關于“是什么”“為什么”的知識建構,重在理論詮釋;所謂“術”,即從已闡明之事物的內在規律出發,運用相關知識完成對某一任務的具體操作,是關于“怎么做”的實踐應用。“學者術之體,術者學之用”,學術體系是“三大體系”建設的中間環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術體系建構要在學理研究的基礎上,將“學”與“術”結合起來,“創新學術研究組織方式,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基礎性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10,促進“學”與“術”的辯證融匯。

(一)夯實基礎,促進作為“學”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術體系建構

《說文解字》提到:“學,覺悟也。”[11]69任何實踐若缺少理論的指導,就會帶來盲目的行動。“學”是對知識的一種探索過程,也是對知識的標記內化過程。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與改革的百年歷程中,重視對民族理論進行科學研究,注重對民族工作實踐進行理論總結,是我們團結各族群眾取得事業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術體系,需要我們立足中華民族共同體植根于現實生活的邏輯起點、回溯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未來,“加快建立和不斷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10,從理論主題、邏輯框架、概念范疇等方面作出系統性學理性闡發,不斷推進該研究主題的學術共棲與理論爭鳴。

首先,強化問題意識,彰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學科特色。習近平2022年在新疆大學考察時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斷豐富和發展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研究。”[12基礎性問題研究旨在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本身存在之域去研究如何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理解在該領域進行學術研究所持的基本立場、方法與觀點。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研究應當充分彰顯其回應時代、介入現實、改造社會的學術品質,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術發展開辟新路徑,實現其指導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實踐使命。在保持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建構的實踐性特色的同時,合理處理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理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實踐之間的關系問題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剪除這一藩籬需要我們以“問題”為中心,彌合理論建構與實踐落地之間的縫隙,促使二者合圍之后產生互促與共振的合力。研究者要強化理論思辨中的問題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重大現實問題研究”[10,以解決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學科發展面臨的“真問題”為抓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中“好問題”為推手,對共同性和差異性、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質和精神等基本關系范疇進行理論闡釋。

其次,強化共棲意識,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學術爭鳴。“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涉及面廣,知識體系交錯關聯,需要鼓勵多學科共同參與,同向發力。”[10共棲意識是協同研究的結果,即兩個以上研究主體長期在一起合作,逐漸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賴關系的一種學術進化過程。質言之,學術研究中的共棲意識指謂不同研究主體之間的和諧共生。隨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時態發展的空間證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闡釋共時態延展的時間刻寫,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作為學科建設之可能性在迎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跨越關節點而縱深化發展的諸多挑戰。這就需要廣大學者夯實理論研究為“學”為“術”的基礎,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的學術凝聚力。具體來講,要對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社會學、哲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進行綜合集成與層次化應用,“開展有組織的科研”[10,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領域開展綜合研究,形成學科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的局面,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的學術爭鳴。

(二)躬行實踐,促進作為“術”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術體系建構

《說文解字》提到:“術,邑中道。”[13]78其本意指道路,引申指謂方法、技巧或致用之道。“學”與“術”并舉,“不學亡術”,“學”是“術”的基礎前提,“術”是“學”的驗證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術體系建構,既要部署好“過河”的任務,又要指導好如何解決“橋或船”的問題,要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用扎實的理論思維把解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切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做到“學”體“術”用,以“學”促“術”,“學”“術”結合,競長爭高。

首先,合縱連橫,國家、地區、高校相結合,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機構體系。2020年1月,國家“四部委”設立了15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2023年4月,通過第一輪評估和復審后,共有28家基地一起進入第二輪建設期(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2021年1月,“國家民委”批準并設立了31家“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建設周期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與此同時,各個地方省市、高校、社科院、黨校等單位也都相繼設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等機構。這些研究單元的設定,促成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的頂層設計與底層邏輯的統合,實現了該領域理論研究的蓬勃發展。在未來趨向中,要延續此種力度,同時合理調配研究資源,打破研究的區域壁壘,推動資源共享。各研究機構加強團結協作的同時,注重結合地區與研究機構的自身特色,選擇適合的、有針對性的、迎合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研究方向,同課異構,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力量的優化與整合。

其次,縱向推進,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學會、學派的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的學術爭鳴、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實踐的具體推進、理論與實踐的辯證互促,需要學會、學派和學術團體的助力推動。目前,以民族學為代表的相關學會先后舉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民族學的轉型發展”等學術研討會,這些會議主題高度契合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指導方針,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的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在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進行充分考察的基礎上,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學派的基礎。廣大理論工作者要在學術爭鳴的基礎上,梳理出對解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基礎性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的共識,基于共識形成相應的言說主體、專門話語、特定內涵等,繼而促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學派和研究會的建立。研究會成立以后,要當好“智囊團”,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要當好“聯絡員”,扮演好在政府與學者、學者與學者之間的橋梁紐帶角色;要當好“助推器”,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學科建設獻計出力;要當好“講解員”,講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和現實故事;要當好“信息員”,密切關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現實問題。

再次,橫向聯合,打造知識集散高地,發展專門性的具有高水平的學術期刊體系。學術期刊是知識體系的集散地,其根本使命是展示和發布學術創新成果,推進知識體系的不斷更新。隨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的深入推進、學科體系的逐漸形成,由國家民委主管、中央民族大學主辦的首個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為研究對象的期刊,即《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得以在2022年3月創刊。該刊物的創立,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的發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其集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引領性為一體的知識氣質,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在未來發展中,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相關的學術期刊要主動承擔知識集散責任,設置主題專欄,關注新課題、新方法、新理念,注重對原創性成果的刊發,推出有思想穿透力、思想擔當的精品力作,以原創性的知識體系建構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內涵式發展。

最后,縱向聯動,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學術傳承。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的發展,除了要直擊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維持理論發展指導具體實踐的內在外在均衡性外,還需要對人才隊伍進行系統培養,打造一流的專門性育人體系,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術研究的代際傳承。要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在各層次、各類型大學中的布局,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相關方向碩士、博士點的布局,鼓勵前期有基礎、當下符合條件的單位招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方向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后。[10

三、話語體系: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主知識體系之紐帶

恩格斯曾言:“一門科學提出的每一種新見解都包含這門科學的術語的革命。”[14]3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的原創性理論,是關于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新見解新觀點,新見解需要創造出新術語來表達。“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15話語體系是理論和知識的語詞表達,是知識產出能力和學科地位的重要體現。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主知識體系,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傳播特點的話語體系,通過政治話語、學理話語和生活話語闡釋其中蘊含的事理、學理和道理,[16以肯定性的論說方式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解釋系統。

(一)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話語

美國學者福克斯·米勒認為,“話語天然地是政治的”[17]25。“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以成為一個專有政治名詞和獨特學術概念而進入大眾視野,是基于習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和政策文件而進行的話語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話語經過從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牢固樹立”,到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積極培養”、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大力培育”,再到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上的“鑄牢”,最終得以定型并形成完整表述。“牢固樹立”到“鑄牢”的關鍵表述方式演進,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一個具有規約性的政治話語,并進入到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研究范疇。作為一個表征鞏固政權、集聚認識、促進團結的民族復興凝聚話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政治認同性的價值命題,其先后被寫入黨章和憲法的政治邏輯表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我國民族關系發展狀況的客觀描述,是對中華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之民族關系本質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從意識形態深處對我國民族關系長遠發展的一種價值期許和愿景規劃。

政治話語是話語體系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正如馬克思所論及,“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18]550,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刻畫和彰顯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意志和主張,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直觀表達,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政治觀念的濃縮符號。習近平指出:“要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政策的話語體系,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感召力。”[19這就需要我們系統地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各種場合就民族工作、民族政策、民族理論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公開發表的講話文本,全面地歸納中央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下發的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文件政策,并提煉其中的根本立場、核心觀點以及主要方法,以科學的邏輯建構提升政治話語的說服力、傳播力和感召力。首先,擬好“大標題”。好的標題就是一雙眼睛,能夠看透中心,透徹政治話語想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政治話語的建構中,要以內容為基礎,以思想含義為主線,巧用語法修飾,擬好“大標題”,盡量做到題文相襯,簡潔而不干癟,豐富而不浮夸,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等政治話語的標題擬定就很好地把話語所承載的主題內容傳達給了讀者,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其次,提煉“主題詞”。習近平指出,“要善于提煉標識性概念”15。“關鍵詞”是話語體系建構的路標指引,也是在話語體系建構中確定共識的象征。它讓我們能夠在浩如煙海的政策文件中準確找到方向,不至于陷入到“大海撈針”式地盲目搜尋。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話語建構中,要以“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四個共同”“五個認同”等關鍵詞為索引切入到政策文本的核心概念之中,并以此為“紐結”引申出政治話語建構的“范疇群”。最后,構建“框架圖”。所謂話語框架,就是為受眾提供一個鏈接知識體系的思維框架,用這個框架鎖定對方大腦的思考范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政治話語的建構中,要善于運用“框架效應”,將相關的政策要點、思想觀點、制度規定等歸類分組,依照時間、空間等基本邏輯對思想觀點進行抽象提煉、總結概括,搭建政治話語說服、教化受眾的思維框架。

(二)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話語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18]11學術話語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話語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承載者,是研究者圍繞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和實踐開展學理闡釋而發展的知識體系。學術話語的建構既包括對專業術語和特有概念的創新,也包括對邏輯嚴密的觀念命題以及理論體系的發展,體現著話語主體對黨的民族政策的完善發展和貫徹落實的實踐自覺。自2014年黨中央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來,此“政策概念”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相關研究成果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充分體現了“用學術講政治”的理論自覺。用學術講政治的核心問題是話語的使用,即用合適的語言將政治與學術進行銜接,建立起一種政治話語與學術話語的良性互動機制,用學術的內容、學術的框架、學術的思維來“擺事實”“講道理”,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事實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實結構用透徹的理論呈現在各族群眾面前,繼而實現理論說服人、打動人的應然目的。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話語建構,就是要從理論維度上講清講透中華各族群眾“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6的內在結構。用學術話語的發展創新做好對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和實踐的陳述、闡釋與評價,“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高度掌握歷史敘述權和話語權”[10,厘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自在、自覺到自為的流變過程,深刻闡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基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賡續、現實發展和未來展望的時代表達。具體來講,要用多學科共同參與、交叉論證的方式提煉出黨領導開展民族工作的基本經驗、路徑和模式,構建出一套邏輯嚴密、基礎扎實,能夠以強有力的說服力和感召力解釋多民族國家歷史、現實及未來的理論話語體系。一方面,從歷史維度闡釋好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史實。習近平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19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歷史記憶的追溯與沁潤,20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話語離不開學術研究過程中對五千年歷史的回溯性指認,其知識體系建構要用理論話語闡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進程和內在規律,揭示中華民族由自在整體向自覺主體升華的內在動力,喚醒中華各族兒女的共同歷史記憶。另一方面,從現實維度闡釋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人民關切。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也是構建和創新話語體系的重要源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話語建構要全面總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適應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的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積極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用學理上的規范透徹闡釋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

(三)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活話語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誘入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21]139~140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從日常生活著手,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概念生成與愿景規劃是由政策話語和學術話語共同推動的,而這一目標愿景想要獲得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衷心擁護與大力配合,必須深入群眾、腳踏實地,貼近各民族發展的當下實際、貼近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貼近民族地區群眾的生活習俗、思維方式和語言模式,從其喜聞樂見、常用而不覺的日常生活話語中對其進行知識建構。將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轉換成各族群眾能夠理解和樂于接受的日常話語,在唱響主旋律之時不妨伴奏一些“和弦之音”,在保持權威大氣之時不妨有些平民風格,將抽象的、概念的、復雜的文件語言轉換成凸顯實踐意義的個性話語,實現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大眾話語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2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原創性概念表征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民族工作領域的時空張力,其理路生成絕非是單純的概念演繹與純粹的理性思辨產物,而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是中華各族群眾“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的客觀反映,18]525“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21]152。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將抽象晦澀的語言進行返璞歸真式地回溯性拆解,將其轉化為形象具體的表達,營造話語的熟悉感和親切感,讓廣大群眾在淺顯的言說中理會其蘊含的深刻道理。一方面,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講出來。在話語建構中,找準各族群眾容易產生共鳴的興趣點,充分運用算法推薦、可視化等技術,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涵轉化為群眾喜歡的故事、漫畫、短視頻等。如國家民委公眾號推出的一系列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手繪漫畫,就巧妙地化抽象為具體,用生動案例和鮮活故事“翻譯”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策話語與學術話語,塑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IP形象。另一方面,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百姓“沾泥土冒熱氣”的話講出來。“日常生活就在我們身邊,從所有方面,從所有方向上,包圍著我們。”[23]271普通大眾日常生活中所關心的無非是自家的“菜籃子”和“飯碗子”,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話語建構要與各族群眾關注的民生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用口號綴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促進理論“入鄉隨俗”,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話語和理論話語沾泥土、冒熱氣、帶露珠,在聽得懂、愿意聽、容易記的氛圍中護好各族群眾的“心窩子”。

綜上所述,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是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自主知識體系的基本構成要素和重要抓手。站在黨的二十大的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適應“建立和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10的現實需要,要堅決貫徹習近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等重要指示批示,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基礎性問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大體系”的構建和創新,從而開創自主知識體系更好服務理解民族團結問題,助力解決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基礎性問題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01).

[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3-10-29(01)

[3][古希臘]亞里斯多德.分析學后編:明證法之分析[M].呂穆迪,譯.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

[4]趙勇富.堅持守正創新[J].紅旗文稿,2023(18).

[5][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08-29(01).

[7]吳晶,胡浩.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8]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N].人民日報,2021-03-06(01).

[9]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3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0]中央統戰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建設的意見》[J].中國民族,2023(2).

[11]〔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2]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報,2022-07-16(01).

[13]〔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第2版[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4][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02).

[16]李友梅.以人民性引領中國特色社會學話語體系建設[J].中國社會科學,2023(2).

[17][美]福克斯·米勒.后現代公共行政:話語指向[M].楚艷紅,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8][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9-28(02).

[20]熊文景.以歷史記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理路[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

[21][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1).

[23][法]亨利·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M].葉齊茂,倪曉輝,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CONSTRUCTING AN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TO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DISCIPLINE,ACADEMICS AND DISCOURSE

Li Weijun,Fan Jinjin

Abstract:Constructing an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is to strengthen the academic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system for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 knowledge system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discipline system,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Th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for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and in the manner of exploring the meta theory,investigating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novating the methodology and further finding out the intersection and clearly defining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With the academic system as the core,learning and method should be combined on the basis of studies,so that research paradigms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theoretical system constructed.With the discourse system as the link,the interpretative system for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n affirmative arguing method,so as to make solid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Knowledge system;Disciplinary system;Academic system;Discourse system

〔責任編輯:俸代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99er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色|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在线免费| 久久伊人操|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99在线|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女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国产毛片不卡| 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五月婷婷欧美|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九色视频一区|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九色最新网址|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成人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三级毛片|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亚洲69视频|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久久黄色小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超碰91免费人妻|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秋霞国产在线| 色香蕉影院|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一本综合久久|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 999福利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喷水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成人在线第一页|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免费高清毛片| 中文字幕资源站| 狠狠v日韩v欧美v|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天堂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