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平眩膠囊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對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患者臨床癥狀及腦部右側椎動脈流速、左側椎動脈流速、基底動脈流速的影響。方法 選取廣安市人民醫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行鹽酸倍他司汀治療)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平眩膠囊治療),各40例。兩組患者均持續給藥2個月,并于治療期間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耳鳴、聽力障礙、眩暈、平衡障礙、頭痛、神經功能紊亂評分,腦血流指標及生活質量水平。結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耳鳴、聽力障礙、眩暈、平衡障礙、頭痛、神經功能紊亂癥狀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腦部右側椎動脈流速、左側椎動脈流速、基底動脈流速均加快,觀察組快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平眩膠囊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治療腦動脈硬化眩暈癥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腦血流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動脈硬性眩暈癥 ; 鹽酸倍他司汀 ; 平眩膠囊 ; 綜合性護理 ; 腦血流
【中圖分類號】R25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7.002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7.009
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是臨床上較為特殊的疾病,其發生是因為大腦動脈血管壁出現血小板沉積造成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大腦組織與神經血氧供應不足引發的眩暈感受。腦動脈硬化眩暈癥可造成患者間斷性眩暈、頭痛等,隨著神經功能的損傷加重還會引發平衡障礙、聽力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鹽酸倍他司汀治療,該藥是組胺類藥物,其在進入人體后可作用于腦血管,促進患者的腦血管擴張,通過增加腦組織的供血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因為腦部缺血所致的眩暈,但實際效果較為有限,停藥后,復發較快。近年來,中藥在眩暈病癥的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聯合西藥治療更為安全有效。平眩膠囊是一種中醫藥制劑,具有降脂、降血壓、改善眩暈等功效,常被用于肝腎不足、肝陽上饒所致眩暈的治療中[1]。由于腦動脈硬化眩暈癥屬于腦血管疾病,整體治療周期較長,神經功能恢復緩慢,病情嚴重者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康復鍛煉,同時大多數患者年齡偏高,對臨床治療干預抵觸情緒大、心理狀態差、自身營養不佳,而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可以從患者心理、飲食等多個角度干預,改善其身心狀態、營養情況,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平眩膠囊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對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安市人民醫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7~87歲,平均(69.05±3.88)歲;病程1~6年,平均(2.64±0.65)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6~88歲,平均(69.96±3.76)歲;病程1~5 年,平均(2.77±0.6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符合西醫《實用眩暈診療手冊》 [3]和中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4]中眩暈的診斷標準者;存在明顯的眩暈癥狀者;近期未接受抗血小板、抗缺氧治療者等。排除標準:既往存在顱腦出血、嚴重高血壓、蛛網膜下腔出血者;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者,如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障礙等;3個月內存在顱腦創傷史、卒中史者;接受過其他抗凝治療者;超高血糖或超低血糖者;免疫功能缺陷者等。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鹽酸倍他司汀片[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0381,規格:4 mg/片]口服治療,4 mg/次,3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平眩膠囊(云南佑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25826,規格:0.5 g/粒)治療,0.5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給藥2個月。
1.2.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如下:①認知干預,對患者的個人信息進行分析,了解患者生活習慣與個人處事態度,情緒波動情況,分析疾病可能對患者造成的影響;確認其對于治療與康復鍛煉的支持性,判斷出現負性情緒的概率。引導患者了解該病的相關知識,認識到單獨藥物治療存在的缺陷,積極配合康復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另外引導患者進行合理適當鍛煉。②心理干預,針對評估所得的信息,對于存在嚴重心理不良的患者直接交由心理咨詢師負責,一般程度的心理不良患者則由護士進行安撫,語言鼓勵,并與患者家屬溝通,參與對患者的鼓勵安撫中;輕微心理不良的患者則是對其反復鼓勵即可。另外,經常向患者宣傳良好案例,以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促進其心理健康。③飲食干預,老年患者的腸胃功能較弱,加上疾病影響,部分患者存在營養不良風險,該類患者需要由營養師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飲食調節。另外部分患者則需要由護理工作人員依據患者的飲食偏好,制定食譜,既保證營養又保證符合患者的口味。④生活干預,叮囑患者戒煙、戒酒,按時作息,每日進行適量運動,并要求患者家屬進行監督,護理工作人員定期檢查運動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5],即耳鳴、聽力障礙、眩暈、平衡障礙、頭痛、神經功能紊亂癥狀評分,每項總分0~5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腦血流指標,使用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測定腦部右側椎動脈流速、左側椎動脈流速、基底動脈流速。③采用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 [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5個維度,每個維度總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耳鳴、聽力障礙、眩暈、平衡障礙、頭痛、神經功能紊亂癥狀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腦血流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腦部右側椎動脈流速、左側椎動脈流速、基底動脈流速均加快,觀察組快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SF-36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腦動脈硬化眩暈癥屬于老年群體中的常見疾病,該疾病整體進程緩慢,但會持續損傷患者的腦組織與神經功能,可持續性造成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邏輯思維能力減退等,隨著疾病的發展,眩暈癥狀會逐步增強。另外,腦動脈硬化眩暈會持續性地損傷神經,可進展至帕金森綜合征、阿爾茲海默病等,增加卒中風險,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鹽酸倍他司汀是治療該病的經典藥物,該藥物可通過擴張腦部椎底動脈及其他血管,增加腦組織的血氧供應,改善患者因為腦組織與神經系統缺氧、缺血出現的眩暈癥狀,但腦動脈硬化眩暈癥主要是因為循環系統障礙、凝血障礙、腦血管痙攣等因素累及的腦組織血氧供應不足,單獨鹽酸倍他司汀效果一般,其無法有效改善引發血管狹窄與痙攣的誘因,因此一般在停藥后患者會快速復發,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需聯合其他藥物以提升治療效果。
在中醫學中,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歸屬于“眩暈”范疇,認為其發生多是因為髓海空虛、痰火上逆,以至于清竅失養而頭腦暈眩,治療當以補腎益精、活血通絡為主。平眩膠囊屬于中醫藥制劑,其由萬丈深、天麻、三七、黃精、仙鶴草等藥材制成,萬丈深可利濕、消癰;天麻可息風止痙、平抑肝陽;三七可散瘀止血;黃精可補氣養陰;仙鶴草可解毒、補虛,諸藥合用具有平肝潛陽、活血化瘀、消炎利水的功效,作用于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患者可降脂、降壓、調節血液循環,有助于緩解血管痙攣,保護神經細胞,減少腦神經缺氧、缺血所致的損傷,從而緩解患者的眩暈癥狀[7]。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可以對患者的生活、飲食、行為進行約束,以促進藥物治療的有效性,減少生活中對治療的影響因素,提升其生活質量[8]。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耳鳴、聽力障礙、眩暈、平衡障礙、頭痛、神經功能紊亂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平眩膠囊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治療腦動脈硬化眩暈癥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當血液黏度增高時,造成血液流變性下降,可能引發微血栓,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眩暈癥,因此,改善腦動脈硬化眩暈癥患者腦血流指標對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腦部右側椎動脈流速、左側椎動脈流速、基底動脈流速均快于對照組,提示平眩膠囊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治療腦動脈硬化眩暈癥可改善患者腦血流指標,提升治療效果。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平眩膠囊可以改善患者腦組織的局部血流情況,舒張血管,抑制痙攣,促進腦組織的血氧供應,減少其缺血、缺氧情況;此外,平眩膠囊還可以調節血液循環,促進整體血管擴張,抑制血栓的形成,減少腦血管收縮表現,并可以通過保護神經細胞,提升神經細胞對于缺氧的耐受能力,改善患者腦血流指標[9]。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通過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同時給予患者適當心理支持,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從而提高治療效果[10]。
綜上,平眩膠囊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案治療腦動脈硬化眩暈癥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腦血流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林群鋒, 應芝英. 強力定眩膠囊聯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對機體ET-1和CGRP水平的影響[J]. 河北醫藥, 2016, 38(21): 3302-3304.
沈天珍, 褚雪菲, 黎燕婷, 等. 個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眩暈癥臨床預后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健康教育, 2021, 37(10): 949-951.
吳子明, 劉博. 實用眩暈診療手冊[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3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20-21.
白麗, 劉瑩, 李俠, 等. 尼麥角林膠囊與氟桂利嗪膠囊治療眩暈癥療效對比觀察[J]. 人民軍醫, 2015, 58(11): 1312-1314.
王坤. 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J].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2, 28(6): 571.
顧超, 沈婷, 袁燦興. 利舒康膠囊治療腔隙性腦梗死伴眩暈癥的效果觀察[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7, 29(4): 58-61.
王亞春, 閆東升, 尹曉雋, 等. 個性化護理在急診眩暈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抑郁、焦慮評分的影響分析[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1, 48(5): 957-960.
李同凱, 鄭會城, 高偉, 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療效分析[J].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9(2): 177-179, 181.
謝建新, 陳勇, 王紅, 等. 心理治療聯合前庭康復治療對眩暈癥患者后循環血流速度的影響[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學版 ), 2021, 18(2):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