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三維超聲心動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左心室重構、心功能及室壁運動等情況與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的相關性,以期為AMI患者預后的評估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高臺縣人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AMI組,另回顧性分析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的一般資料,將其作為健康對照組,將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術后6個月恢復情況分為恢復組(68例)和未恢復組(32例)。對比AMI組和健康對照組研究對象心功能、室壁運動及左心室重構指標,恢復組和未恢復組患者心功能、室壁運動及左心室重構指標;分析AMI患者左心室容積、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等指標與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的相關性。結果 AMI組患者LVEF、左心室重構指數(LVRI)均低于健康對照組,且術后6個月恢復組高于未恢復組;AMI組患者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左心室16節段達峰時間的標準差(Tmsvl6-SD)均高于健康對照組,且術后6個月恢復組低于未恢復組;Spearman相關性分析法結果顯示,LVEF與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呈負相關(r=-0.657、-0.579、-0.345、-0.427),與LVRI呈正相關(r=0.231)(均Plt;0.05)。結論 對于AMI患者,可應用三維超聲心動圖了解室壁運動、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構等指標變化情況,預測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從而判斷患者預后。
【關鍵詞】三維超聲心動圖 ; 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室重構 ; 心功能 ; 室壁運動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7.0110.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7.03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最為嚴重的一種臨床類型,當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治療AMI的主要手段,但PCI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再發心肌梗死、再發心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因此,對AMI患者的術后情況進行預測,采取干預措施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是診斷AMI的重要超聲技術,可通過對心肌三維結構進行分析,較為精確地反映左心室形狀與運動狀態,對AMI患者的病情評估、預后評價提供依據[1]。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作為常見的心功能指標,可評價AMI患者的心功能情況,直觀反映心臟病理性損害[2]。此外,左室重構是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形狀、大小、組織結構及功能等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過程,故評價左心室重構指數(LVRI)、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等左心室重構指標也具有重要意義;左心室16節段達峰時間的標準差(Tmsvl6-SD)被認為是有效評價心肌收縮功能及活動協同性的指標,可評估AMI患者心肌的傳導功能和收縮功能的損傷程度[3]。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三維超聲分析AMI患者的左心室重構、心功能及室壁運動等情況與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高臺縣人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AMI組,另回顧性分析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的一般資料,將其作為健康對照組。健康對照組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52~81歲,平均(65.57±2.18)歲。AMI組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56~82歲,平均(65.25±2.16)歲。比較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AMI組患者納入標準: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 [4]中AMI的診斷標準,具有PCI適應證者;經急診冠狀動脈造影證實至少存在1支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且管腔直徑大于2.5 mm,發病時間小于12 h者。排除標準:有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史者;合并嚴重高血壓者;有靜脈溶栓治療史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抗凝、吸氧、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并對發病12 h的患者給予急診PCI治療。治療前和術后6個月對患者進行超聲診斷,超聲檢測時囑咐患者采取左側臥位,平靜呼吸,同步連接心電圖,使用彩色超聲診斷儀[通用電氣醫療系統貿易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型號:Vivid E90]進行檢測,探頭頻率1~3 MHz,將三維探頭放置在心尖部,在心尖四腔觀方位上調節聲束力方向得到清晰四腔心圖像后,點擊全容積顯像功能鍵(設置心動周期為4個),囑咐患者呼氣末屏氣,然后點擊采集鍵,生成左室在內的三維立體圖像,采集并傳輸數據。應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對三維圖像行數據分析,先將左心室圖像移至視野中央,放大至滿意的可視度倍數,選定患者心尖部、四腔心切面、二尖瓣水平以及二腔心切面進行取樣。在心臟動態回放中,選定收縮末期和舒張末期圖像,分別選定5個左室心內膜取樣點,計算機將自動進行輪廓描記,收集LVEF、LVESV、LVEDV、LVRI、LVMI、Tmsvl6-SD等數據。術后6個月將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恢復至Ⅰ級或較治療前提升2級及以上者歸于恢復組(68例),其余歸于未恢復組(32例) [5]。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健康對照組和AMI組研究對象LVEF、LVESV、LVEDV、LVRI、LVMI、Tmsvl6-SD。②術后6個月,比較恢復組與未恢復組患者上述指標。③分析AMI患者左心室容積、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等與LVEF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本研究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AMI患者左心室重構、心功能及室壁運動與LVEF的相關性。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心功能、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指標比較 AMI組患者LVEF、LVRI均低于健康對照組,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恢復與未恢復組患者心功能、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指標比較 術后6個月,恢復組患者LVEF、LVRI均高于未恢復組,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低于未恢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AMI患者左室容積、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等指標與LVEF的相關性 Spearman相關性分析法結果顯示,LVEF與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呈負相關(r=-0.657、-0.579、-0.345、-0.427),與LVRI呈正相關(r=0.23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超聲心動圖是評估AMI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后恢復情況的主要評估方法,但傳統M型和二維超聲心動圖需對心室腔作幾何學假設,然后根據公式計算獲得容積參數,當患者左室發生重構、心腔發生變形時,左室的形態并不規則,心腔形狀偏離了假設模型,從而導致測量左心功能時存在誤差,同時其不能準確定量分析節段性室壁運動功能,運動障礙的階段可能因鄰近組織的牽拉接近正常運動,干擾檢查結果[6]。而三維超聲心動圖不依賴于幾何形態假設,能實時顯示心臟的三維結構和X、Y、Z軸的任意方向的切面,能夠獲得較大全容積心臟立體數據庫和三維形態,獲得左心室空間立體結構與運動情況,得到左心室整體與局部心腔容積改變情況,進而分析心臟各心腔的大小、形態及功能,相對于M型和二維超聲,可提升對AMI患者左心功能評估的準確性[7]。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心腔容量較為恒定,心室整齊同步收縮泵血,且保持迅速規律性,為人類機體的生理狀況和活動強度提供最佳心臟做功或心功能儲備。AMI后心室壁內膜損傷及運動障礙導致心腔增大,LVESV、LVEDV增加,同時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室功能受損,LVEF逐漸降低[8]。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AMI組患者LVEF、LVRI均低于健康對照組,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高于健康對照組,表明與健康人群相比,AMI患者心功能、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出現明顯差異,可通過三維超聲心動圖明確診斷AMI患者的心臟功能。
發生AMI后,由于心肌細胞壞死導致整體心臟功能下降,且隨著壞死心肌的吸收,局部膠原在心肌細胞間質不斷沉積,瘢痕形成,梗死區和非梗死區將發生進行性擴張,導致左心室擴大及形態改變,從而發生左心室重構。LVRI和LVMI是評價左心室重構的指標,LVRI降低表明心臟病理性肥厚,LVMI增高表明左心室肌肉重量增加,心肌肥大,兩者均提示心室重構[9]。AMI后局部的缺血使心肌壞死,壞死心肌失去了正常的收縮功能,從而使心室收縮運動不同步,出現節段性異常室壁運動,Tmsvl6-SD可直觀反映左心室各節段收縮情況,其顯著延長表明心肌收縮延遲、收縮活動減弱[10]。三維超聲心動圖能夠實施獲得行動周期內心臟的不同形態結構信息,更有效地反映出患者局部心肌功能改變情況,在同一心動周期同時顯示左室各階段,通過定量分析節段容積隨時間變化的規律評價左室收縮同步性,同時能夠測量AMI患者的心肌質量指數,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意見。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恢復組患者LVEF、LVRI均高于未恢復組,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低于未恢復組,提示AMI經過臨床綜合治療后能夠抑制AMI患者左心室重構,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同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能夠評估患者心功能、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改善情況,評估患者預后。
AMI患者遠期預后取決于患者的心功能,LVEF指每搏輸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量的百分比,LVEFlt;50%即表明心功能不全。隨著AMI病程發展,心肌收縮功能下降,左心排血量不足,心腔不斷增大向球形發展,結果可能導致左心室重量的增加和左室容積增大,LVRI慢慢減小。本研究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LVEF與LVESV、LVEDV、LVMI、Tmsvl6-SD均呈負相關,與LVRI呈正相關,表明LVESV、LVEDV、LVMI、LVRI、Tmsvl6-SD與AMI患者病情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綜上,對于AMI患者,可應用三維超聲心動圖了解心功能、左心室重構及室壁運動等指標變化情況,預測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從而判斷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周璇奕, 周前波, 白建寧, 等.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定量評價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后左室收縮功能的研究[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9, 21(6): 418-421.
徐瑞, 袁建軍, 張喜君, 等. 實時三維超聲自動定量與磁共振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容積及功能的對照研究[J].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21, 30(5): 382-387.
兌宏志.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 Ⅲ NP、骨橋蛋白與心功能、心肌重構及左心室室壁運動積分指數的關系探討[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 18(20): 3395-3397.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5, 43(5): 380-393.
顏紅兵, 馬長生, 霍勇. 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157-158.
李玉仙, 朱燁然, 黃敏.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和二維組織心動圖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評估價值[J].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2021, 39(3): 442-445.
劉樂, 娜日蘇. 實時三維超聲評價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左室重構逆轉對心功能的影響[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6, 48(4): 407-409.
白麗娟, 趙國強, 趙恩晨, 等.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測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與實驗室有關指標關聯性及臨床意義[J].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21, 40(7): 725-730.
羅希, 孫牧, 李輝. 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構和心功能的評估價值[J]. 海南醫學, 2022, 33(19): 2533-2536.
劉冬梅, 武金玉, 戴海鵬, 等. RT-3DE評估急性心梗PCI術后左室收縮功能及同步性的臨床價值[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7, 17(7): 1363-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