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與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以及對患者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山東文登整骨煙臺醫院就診的6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給予患者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和觀察組(給予患者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每組30例。兩組患者術后隨訪時間均為4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術前和術后1 d的炎癥因子、氧化應激指標水平,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與術前比,術后1 d兩組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6、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皮質醇、丙二醛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在輸尿管結石的治療中,相比于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采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的效果更佳,其能夠降低患者術后的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輸尿管結石 ;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 ; 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 ; 氧化應激
【中圖分類號】R69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6.001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6.006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病癥,腰痛、血尿、尿痛為輸尿管結石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長期發展可造成腎積水,損傷腎功能,嚴重時可導致腎功能衰竭。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輸尿管結石的常用治療方式,其通過體外沖擊波將結石擊碎,隨后使碎石經泌尿系統排出,但是該術式對體積較大結石的碎石效果并不理想[1]。隨著臨床技術的發展,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不斷成熟,在輸尿管結石的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是利用光熱效能,使結石溫度升高產生熱化學反應,從而被分解,并且鈥激光在不同脈沖下可以有效地使組織凝固與汽化,具有凝固止血功能,適用范圍較廣[2]。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輸尿管結石患者應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山東文登整骨煙臺醫院就診的6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女患者13例、男患者17例;年齡39~51歲,平均(45.43±3.12)歲;單側發病27例,雙側發病3例;結石直徑0.56~1.32 cm,平均(1.14±0.06) cm;病程9個月 ~2年,平均(1.34±0.34)年。觀察組中女患者12例,男患者18例;年齡37~52歲,平均(45.71±3.35)歲;單側發病28例,雙側發病2例;結石直徑0.55~1.34 cm,平均(1.13±0.07) cm;病程7個月~2年,平均(1.33±0.29)年。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發病情況、結石直徑、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 [3]中輸尿管結石的診斷標準者;經過臨床檢查確診為輸尿管結石者;符合手術指征,術前無尿路感染癥狀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泌尿系統解剖結構異常者;重度腎積水患者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采用泌尿系CT定位結石位置,標記體表定位,輸尿管中、下段結石采用俯臥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采用仰臥位,應用電磁式體外沖擊波碎石機(深圳市新元素醫療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73014505,型號:XYS.SUI-6X)精準定位結石,并開展治療,設置電壓為12~15 kV,頻率為60~70次/min,調整沖擊的次數為1 500~2 000次。術后適量活動,注意適量飲水,術后7 d復查,明確碎石效果,根據復查結果確定是否需要開展二次碎石治療,總治療次數不超過3次。
觀察組采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麻醉方式為腰硬聯合麻醉,體位選擇截石位,先經尿道插入纖維輸尿管腎鏡(理查德沃爾夫有限責任公司,國械注進20153060369,型號:F8.0/9.8),直至膀胱,找到患側輸尿管開口置入斑馬導絲,在導絲引導下進鏡探查結石具體情況,窺見結石后,將狄激光光纖經輸尿管鏡操作通道置入,直抵結石,使用鈥激光碎石機(桐廬精銳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83010482,型號:JRH-I),調整狄激光的頻率為5~10 Hz,能量設定為1~2 J,將結石碎至不超過3 mm,使結石隨尿液排出。針對輸尿管上段結石,若結石位置較高,為避免結石上移至腎盂,需要將封堵取石導管(上海英諾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92020386,型號:IVX-SC10)前端沿輸尿管鏡工作通道推送至伸出輸尿管鏡,超越結石后,通過體外手柄將遠端葉片折疊收縮以產生封堵作用,然后使用鈥激光碎石機將結石粉碎處理,之后緩慢牽拉封堵取石導管,將結石碎片拖出至膀胱,松開遠端葉片,退出封堵取石導管。利用鈥激光光纖對結石進行碎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對輸尿管組織及黏膜造成損傷,減少不必要的術中出血,必要時可利用套石籃或取石鉗取出較大結石,避免造成過大結石難以通過輸尿管而堵塞輸尿管,術后將輸尿管鏡退出,術后留置導尿管1~3 d,留置雙J管2~4周,術后4周復查。術后常規抗感染治療。兩組患者術后隨訪時間均為4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碎石效果。術后1個月復查尿路平片,殘余結石直徑≤ 3 mm,且未有其他臨床癥狀則為碎石成功,統計患者碎石成功率。②炎癥因子。術前及術后1 d抽取患者肘部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半徑10 cm,轉速
3 000 r/min,時間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③氧化應激指標水平。采血、血清制備方法同②,應用氧化鎂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應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皮質醇、丙二醛水平。④并發癥。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腎絞痛、感染、發熱、輸尿管穿孔、輸尿管黏膜撕脫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碎石效果比較 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為96.67%(29/30),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06, Plt;0.05)。
2.2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術前相比,術后1 d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與術前相比,術后1 d兩組患者血清皮質醇、丙二醛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輸尿管結石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泌尿系統疾病,若結石最大直徑小于1 cm,首選保守治療排出結石;但若結石最大直徑大于1 cm時,應采用手術治療方式以最大程度清除輸尿管結石,減少患者腎功能損傷的發生。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其是使用體外碎石機生成沖擊波,經碎石機聚焦后對結石精準定位,通過多次能量釋放擊碎體內結石,使結石隨尿液排出體外,但輸尿管結石定位及沖擊波能量會受到輸尿管所處解剖部位的影響,致使碎石不充分,且結石太大,不僅會因沖擊波能量不足,導致碎石失敗,還會阻礙其他結石排出,受到殘留結石的刺激從而引起非細菌性炎癥、病理鈣化沉著等,影響恢復進程[4-5]。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逐漸成為臨床上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方式,其借助人體泌尿系統本身的生理構造渠道,將輸尿管鏡置入輸尿管內,達到對靶部位實施微創治療的目的,該術式的創傷小,結石清除率高[6]。鈥激光屬于高能量的脈沖式激光,瞬時功率較高,能夠快速粉碎各種成分的結石,且結石粉碎較為細小,便于排泄,可提高碎石的成功率[7]。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碎石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相比,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的碎石效果更佳。
手術創傷會導致氧化應激反應,氧化應激反應是指體內氧化物及抗氧化失衡造成的機體損傷情況,手術過程中使機體組織出現損傷,患者體內自由基增加,致使線粒體功能出現障礙,促進脂質、蛋白質及DNA過氧化損傷和機體發生炎癥反應。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C- 反應蛋白等炎癥細胞因子可以活化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產生趨化因子,從而介導炎癥細胞遷移,使得炎癥細胞可以在炎癥部位聚集,進一步加重炎癥反應[8]。皮質醇是腎上腺皮質激素,丙二醛是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質中不飽和脂肪酸而產生的氧化產物,兩者水平與手術刺激程度成正比,可反映機體損傷后氧化應激反應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抗氧化金屬酶,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9]。利用沖擊波對同一部位反復碎石時,易對患者腎臟、盆臟內癥狀組織造成一定損傷,因而導致炎癥反應與氧化應激反應比較明顯,同時還會增加術后發熱、感染等風險;而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視野清晰,可降低對輸尿管和周圍組織損傷,因此術中炎癥與氧化應激損傷較為輕微;且所采用的鈥激光是一種高能脈沖式激光,通過鈥激光釋放的能量可快速將結石擊碎成粉末狀,提高結石排出率;同時鈥激光是通過人體自身結構通道到達治療靶位置,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手術創傷對機體的刺激,所引起的應激反應程度較輕;此外,激光對人體組織的穿刺淺,在碎石時不會明顯對周邊的組織造成傷害,因此安全性較高[10]。本研究中,與術前比,術后1 d兩組患者炎癥因子、皮質醇、丙二醛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可以降低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對患者損傷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手術較為安全。
綜上,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相比于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采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的效果更佳,能夠降低患者術后的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性較高,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張勁航, 譚付清.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與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 浙江醫學, 2015, 37(15): 1309-1311.
魯斌, 楊龍寶, 趙偉, 等. 輸尿管結石行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 當代醫學, 2021, 27(3): 9-11.
那彥群, 葉章群, 孫光. 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187-189.
汪磊, 魏勇, 董玉花, 等. 體外沖擊碎石術、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及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對比分析[J].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1, 36(7): 894-897.
孫柳靜, 朱喜山, 王科峰. 輸尿管鏡下U100plus激光碎石術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比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9): 104-105.
張林, 劉同族, 王行環, 等. 一體式軟硬質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觀察[J].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37(1): 131-133.
高景宇, 王興存, 徐學軍, 等. 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比較[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0, 29(19): 2098-2102.
李中學, 孫強, 姜威宏, 等. 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與經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老年上尿路結石患者的療效及對炎癥應激指標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15): 3763-3764, 3765.
李劍梅, 萬亞楠.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效果及其對氧化應激、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 2022, 31(6): 1038-1041.
謝斌.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及對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J]. 廣州醫藥, 2019, 50(2): 44-46,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