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聯合預見性護理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響。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廣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應用美托洛爾治療)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各30例。均治療4周,并于治療期間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NT-proBNP、hs-CRP、CysC水平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水平及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水平及血清NT-proBNP、hs-CRP、CysC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曲美他嗪聯合預見性護理有助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癥反應,且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 美托洛爾 ; 曲美他嗪 ; 預見性護理 ; 心功能 ; 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 ; 胱抑素C
【中圖分類號】R5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6.011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6.039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晚期階段,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臟功能不全導致血液灌注不足所致,多表現為擴張性心肌病,伴有收縮功能損害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心肌組織逐漸萎縮,心肌細胞減少,心功能減弱,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美托洛爾作為一種選擇性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心臟負荷、心輸出量、血壓及心室能量消耗,從而改善患者心肌供氧功能,但在增強心肌細胞代謝能力方面效果欠佳[1]。曲美他嗪是一種用于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心絞痛的血管擴張劑,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在長期細胞缺氧的情況下,給藥后可以減少患者的心肌損傷,同時可以起到改善心肌代謝的作用[2]。此外,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應注意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準確地評估病情,并進行早期護理。預見性護理屬于主動護理,在意外發生前還可以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患者的身心健康和護理服務的可行性[3]。因此,本研究選取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旨在探討曲美他嗪聯合預見性護理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廣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6、14例;年齡40~76歲,平均(52.16±5.03)歲。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7、13例;年齡40~75歲,平均(52.68±5.43)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符合《心血管內科疾病診斷標準》 [4]中關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者;經心電圖檢測確診者;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5]為Ⅱ ~ Ⅳ級者等。排除標準:重要器官損傷者;近期接受過對本研究有影響的治療者;存在休克情況者等。研究已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強心劑、利尿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規格:25 mg/片),初始劑量6.25 mg/次,2次/d,之后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逐漸加量,最高不超過50 mg/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聯合口服鹽酸曲美他嗪片(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73709,規格:20 mg/片),20 mg/次,3次/d。兩組均治療4周。
1.2.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期間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①護士應注意患者與家屬的溝通,開展宣傳教育,關注并及時引導患者的情緒變化,使患者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②加強病房巡邏,根據患者自身生命體征的變化,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和醫療設備。為了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患者應盡早保留針頭,以便及時治療;可以在床邊放置除顫器和起搏器,并準備強心藥物。③告知患者用藥期間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培養患者良好的用藥習慣,密切觀察患者鉀離子和電解質的變化,記錄液體進出量,記錄患者服用藥物后是否發生心率、視力模糊及嘔吐,并觀察其他不良癥狀,以避免患者體內的水和電解質失衡。④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飲食指導,將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 g以內,落實“少吃多餐”的飲食原則,食物主要富含維生素、高蛋白、纖維充足、能量低且易于消化,旨在減輕心臟負擔。
1.3 觀察指標 ①使用超聲波設備(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型號:GE C5)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水平。②治療前后空腹狀態下,對患者進行采血操作(靜脈血5 mL),離心取血清(轉速、時間分別為3 500 r/min、10 min),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③采用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 [6]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選取其中認知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角色功能、社會功能5個維度進行評分,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心功能、血清因子及生活質量評分為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較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CysC水平比較 較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CysC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冠狀動脈狹窄有關,有研究報道認為,其發病機制還可能與微血管功能異常、內皮細胞異常、痙攣等有關[7]。目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療原則是調整心肌容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臟功能及防止心肌重塑為主。臨床實踐中美托洛爾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心臟適應性,將心率恢復至正常范圍,延緩心室重塑,抑制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活性,從而減少心肌細胞的耗氧,達到治療目的,但單獨用藥可能引發心動過緩、支氣管痙攣等不良現象,臨床應用受限。
曲美他嗉是一種新型的3-酮酰輔酶A硫解酶(3-KAT)抑制劑,能穩定細胞環境,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保護心臟功能。此外,曲美他嗪可以選擇性地對脂肪酸氧化進行抑制,從而提高葡萄糖有氧代謝,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且該藥能通過促進葡萄糖氧化反應,促進患者心肌細胞加快代謝,提高心肌收縮性,減輕細胞內心肌缺血期間的酸堿中毒程度,從而降低心肌損傷程度[8]。此外,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經常需要住院治療以避免復發,由于長期疼痛和相關并發癥,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而在預見性護理中,可總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相關風險,給予患者心理安慰,并普及疾病相關知識,避免患者產生消極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9]。通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與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發現,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LVEF水平及SF-36量表中各項評分均升高;LVEDD、LVESD均降低,提示曲美他嗪聯合預見性護理有助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血清NT-proBNP能充分反映患者機體心室壓力和容量負荷的變化情況,對臨床診斷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提供有效參考,同時hs-CRP、CysC與機體炎癥反應、抑制酶劑激素前體活性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曲美他嗪可促進磷脂合成,對細胞膜產生保護作用,同時對內皮素-1的釋放形成抑制,從而保護內皮功能,延緩左室重構,減輕心臟負荷,有利于降低
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此外,該藥能夠通過對細胞環境的穩定,緩解冠狀動脈狀況,抑制腎上腺素與加壓素,避免對細胞內膜造成損傷,從而減輕氧化應激反應,抑制炎癥反應[10]。此外,預見性護理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早期動態評估患者癥狀可以大大提高其生存率;同時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及時預測危險因素,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確保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1]。通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CysC水平結果發現,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水平均降低,提示曲美他嗪聯合預見性護理有助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癥反應。
綜上,曲美他嗪聯合預見性護理有助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癥反應,且有助于提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喬玉冰, 向東. 左卡尼汀聯合美托洛爾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15, 29(3): 234-236.
楊艷, 胡喜田. 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療中BNP的變化及應用價值[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21): 3258-3259.
曾柏華, 曾珍, 余芳. 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干預[J]. 海南醫學, 2017, 28(9): 1541-1543.
呂新湖, 李燕, 薛錚. 心血管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9: 177.
楊宏斌, 黃巧平. 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
hs-TnT水平檢測與NYHA分級的相關性分析[J].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9, 34(2): 64-67, 71.
張陽, 武玉欣, 曲波, 等. SF-36量表在醫學生生命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統計, 2013, 30(3): 468.
吳春濤. 鹽酸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7): 676-678.
熊挺淋, 張麗莎, 劉濤, 等. 曲美他嗪片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22, 14(9): 1095-1099.
陳鳳芹, 馬美玲, 楊雪艷. 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模式的護理干預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運動能力、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21, 40(5): 498-501.
王一丹, 王婷婷. 鹽酸曲美他嗪聯合美托洛爾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 38(6): 1333-1335.
劉玉霞.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對其心功能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6):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