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期開始,我們連載郭沫若文獻中的重要發(fā)現(xiàn)——郭沫若在成都高等分設中學筆記的基本情況介紹,并選刊其中的部分代表性內容。
這批文獻的信息最早由樂山市文管所披露。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少年詩稿》一書,該書由樂山市文管所編注,這是較早出版的郭沫若青少年時期創(chuàng)作集。書的編注說明中有這樣一段話:“本書收集了郭沫若同志少年時代在沙灣、樂山、成都讀書時所作的詩歌,并附錄了二十副對聯(lián)……這些詩歌和對聯(lián),多系從作業(yè)本中摘出,我們做了斷句和標點?!痹摃笥浻謱懙剑骸按蟛糠肿鳂I(yè)本,是由樂山市文管所千方百計珍藏起來的,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沒有被失散?!北徽洳囟靡孕掖娴墓糁袑W時期的作業(yè)本,不消說與郭沫若系列自傳一道構成了研究其早期生活軌跡、文學創(chuàng)作和思想狀況的重要材料。正因著這批材料的重要與寶貴,后來又有不少學者對該書及相關內容進行訂補和重新考釋,但這些作業(yè)本全貌究竟如何,其中除了已經整理發(fā)表的詩歌和書信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種種原因尚不為人所知的重要內容?懷揣著強烈的好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相關研究團隊拜訪了珍藏該文獻的樂山市博物館,并在取得同意后察看了作業(yè)本的全部內容?!白鳂I(yè)本”經由工作人員整理編訂為二十卷,編號從3開始(前兩卷為郭沫若畢業(yè)證書和成績單,本欄目所提及卷號均以此編號為準),除第22卷為合訂本(該卷封面缺失),且騎縫處印有“嘉定中學堂”或“嘉定府中學課本”字樣外,其余均遵照原本線裝情況單獨成冊,封面左側書簽處印有紅色的“高等分設中學堂講錄”字樣。全部文獻的基本情況和歷史價值見《新文學史料》刊載康莉蓉、李怡《郭沫若中學筆記及其樂山——成都中學經歷考釋》一文。本刊將陸續(xù)刊出郭沫若中學筆記,以期豐富郭沫若青少年時期的形象、進一步勾勒出其思想軌跡,從而為后來研究者提供便利。課題的研究受到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重點項目“郭沫若分設中學時期課堂筆記整理與研究”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