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視頻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2022歐錦賽團隊花球前五名的成套編排,探尋啦啦操頂級賽事中各支隊伍的成套編排趨勢。認為:成套創編中的隊形與層次與五支隊伍的成績排名成正比,是較為重要的制勝因素;操化數量與運動成績不成正比,更重要的是手臂發力的“快”、“準”、“狠”,以及運動員體能的持續性與穩定性;相對于技術技巧動作的數量而言,動作的完成質量是爭得優異運動成績更為重要的部分。
關鍵詞:啦啦操成套創編歐錦賽集體花球
An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and compilation of flower ball cheerleading exercises i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 mirror of China
CUI Xinning
(Sports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00)
Abstract:Literature, video analysi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t arrangement of the top five teams of the Euro 2022 flower ball team, and explore the set arrangement trend of each team in the top cheerleading competi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level of the complete set of design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ranking of the five teams, which is the more important winning factor. The number of exercises is not proportional to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fast\", \"accurate\", \"ruthless\" arm force and the persistence and stability of athletes' physical 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skill movements, the quality of movement completion is a more important part of achieving excellent athletic performance.
Keywords:CheerleadingComplete set of creation and editingEuropean ChampionshipsGroup cheerleading;
花球啦啦操隸屬于舞蹈啦啦操,最為獨特的就是手上的花球器械,因此這也為大眾展現出不一樣的啦啦操魅力。此次2022年啦啦操歐錦賽于希臘舉行,獲得團隊花球啦啦操項目前五名的隊伍分別為芬蘭一隊、斯洛文尼亞隊、芬蘭二隊、挪威隊及芬蘭三隊,這五支隊伍代表了歐洲啦啦操團隊花球項目的頂尖水平。目前國內對啦啦操賽事分析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對歐洲國家啦啦操實力的相關分析較少。通過對歐洲地區國際級賽事進行研究,可以了解歐洲各國家啦啦操項目的整體實力,對各國啦啦操隊伍的水平有更清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分析各國的編排風格以及難度運用水平,探尋可以學習及借鑒之處,從而幫助中國啦啦操得到更好發展。
1 技術元素分析
實現成套編排創新一直是舞蹈啦啦操項目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目標。在《2021版》啦啦操競賽規則中,規定花球啦啦操評分表為100分,包括分為技術完成30分,團隊完成30分,編排30分及觀眾效應10分。其中,在團隊完成中還包含了對成套編排的空間性的評分(10分),因此可以認為對成套創編部分的評分貫穿于花球啦啦操評分表的各個欄目中。
技術技巧動作與操化隊形層次是創編出一套賞心悅目的花球啦啦操成套的重要地基,若脫離這個地基進行成套創編,再引人注目的成套也難以獲得較高的名次與成績。因此,本文將從技術元素及藝術元素兩個部分,對2022年歐錦賽集體花球前五名的隊伍進行成套創編分析,以此為我國集體花球啦啦操創編提供參考和借鑒。
1.1 難度動作分析
難度動作是啦啦操成套中必不可缺的元素,難度動作的選用可以體現出運動隊的實力,也極大程度上決定了隊伍的最終排名。
難度動作是花球啦啦操中的一大看點,特別是轉體類難度中的阿拉C杠,可以直接反映出運動隊的整體實力。根據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挪威隊的難度數量為最多,但在觀看視頻過程中發現集體完成的難度較少,芬蘭三隊也呈現出同樣情況,以個人或小團體的形式完成難度較多,且在完成質量上與前三名有較大差距,由此可以表明難度數量與最終運動成績不起到決定作用。
從完成質量的角度分析,除芬蘭一隊外,排名靠后的其他四支隊伍皆出現因體能原因,所導致的難度動作完成質量下滑的趨勢,尤其集中在轉體和跳躍兩大類難度,如轉體度數不到位、跳躍難度落地不并腿以及跳躍空中腳尖膝蓋彎曲等情況,
難度完成質量越差,評分就會越低,因此,難度動作的選擇應以運動員的能力為標準,而不應一味的追求高難度的技術技巧動作,而忽略了對運動員完成質量和完成規格的要求。
1.2 技巧托舉分析
在花球啦啦操中,除技術技巧難度動作以外,翻騰動作以及托舉配合也是體現運動員能力的重要元素,因《2021版啦啦操競賽規則》中,明確要求花球屬于比賽服的一部分,不算做道具,因此長時間掉落在地將會導致扣分[1]。
技巧翻騰動作根據表3數據可以分析出,技巧翻騰以及托舉配合動作并不是所有隊伍在進行成套創編時的必選動作分類,如挪威隊就并沒有選擇技巧翻騰動作,這也與運動員的個體運動能力有著非常大的干系。在觀看視頻過程中,發現前三名的隊伍在技巧翻騰動作的選用中以空翻為主,特別是芬蘭二隊,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個成套的難度系數,彌補了其他難度組別的分差,由此與無技巧翻騰動作或翻騰動作難度系數較低的隊伍拉開差距。而挪威隊沒有翻騰動作,芬蘭三隊皆為觸地翻騰,因此在技巧翻騰這一部分的分值較少。技巧翻騰是除去三大難度組別外最能夠體現運動員能力的技術動作,因此應對這一部分動作提高重視程度,提高成套難度,爭取更優異的運動成績。
托舉配合也是花球啦啦操成套編排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托舉配合能體現出團隊的協作能力,起到突出、增強空間層次感的作用[2]。根據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編排托舉配合的隊伍只有芬蘭一隊、斯洛文尼亞隊及挪威隊,其中托舉動作的完成形式為芬蘭一隊及挪威隊是托舉屈體分腿跳,斯洛文尼亞隊為托舉并腿跳,由此可以看出,在花球啦啦操的成套中,對于托舉配合動作的編排不會過于復雜,托舉動作設計的目的和用途都是為了增添成套的視覺效果及空間感。
總之,五支隊伍的技巧翻騰動作數量偏少,且難度系數中規中矩,應提高對技巧翻騰動作的重視程度,特別是空翻類,因為技巧翻騰動作的重要程度與三大難度組別持平,提高此類動作的難度系數及完成質量,將更有利于獲得優異的運動成績。在托舉配合方面,應注重創新性,在簡單的跳躍動作基礎上做出更具吸引力的動作,增強視覺效果的同時體現出獨特的藝術性。
2 藝術元素分析
2.1 服裝道具分析
啦啦操服裝及道具的應用在《2021版啦啦操競賽規則》中占據10分的總體效果分,要求是通過服裝及道具的加持使運動員的動作得到更好的體現與展示,最終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啦啦操服裝及花球的選擇應以成套動作的內容、運動員的形體作為選擇的依據,而比賽場地及背景板等環境的布置則作為補充信息為運動隊提供更多的參考。
根據表4所作出的統計可以看出,五支隊伍在花球顏色搭配均選擇白色,其中僅有挪威隊選擇一只白色花球搭配一只金色花球,總體而言花球顏色的選擇較為單調。服裝顏色的選擇相較于花球則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從視覺效果角度分析,五支隊伍的服裝顏色皆以黑色為主,在此基礎上用亮色系的亮片在服裝上進行小面積的點綴,以此來調節服裝整體的明亮度。通過視頻分析可以看出,芬蘭三隊是唯一一支使用大面積紅色作為服裝底色的隊伍,因此從運動員上場的那一刻起,視覺上較其他隊伍則更有熱情洋溢的效果,這也更符合啦啦操這項運動的文化。服裝款式的選擇皆為緊身服裝且上衣為長袖,唯一區別在于下半身的著裝。斯洛文尼亞隊著裝為分體式上衣與緊身長褲,而長褲的顏色為純黑色,無任何鉆飾與印花的裝飾,由于比賽場地與比賽背景皆為黑色,因此服裝會與比賽場地及背景板融為一體,使整場比賽顯得壓抑和沉悶,運動員的動作也會因這些因素受限,視覺上大打折扣。
啦啦操是一項展示美的運動項目,而這個美也可以分為內容美與形式美。內容美指的是成套內容,形式美則指的是運動員的形象、服裝[3]。因此,可以將服裝看作為運動隊給裁判留下的第一印象,只有第一印象足夠引人注目,留下深刻印象,才會激發起裁判對于成套內容的好奇心。在《2021版啦啦操競賽規則》中,規定舞蹈啦啦操可以將首飾作為服裝的一部分,進行合理佩戴,如蝴蝶結頭飾、輕便的耳飾等,尤其是蝴蝶結頭飾的佩戴,可以突出啦啦操項目的特征,體現出陽光活潑的形象。而通過研究發現五支隊伍在頭飾方面均無作任何佩戴,因此服裝的色調則更難以調節。建議在參賽前應了解清楚比賽場地的基本情況,目前啦啦操比賽的場地布置以冷色系為主,因此在服裝顏色的選擇上應考慮暖色系的顏色,從而避免因服裝顏色在視覺上所呈現的效果不佳而導致的扣分。
2.2 操化動作分析
操化與技術技巧動作是花球啦啦操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操化不僅要編排的復雜多變,同時也要做到手臂發力的快速準確,這樣才能保證一個成套中操化部分的質量。
根據表5可以分析出,芬蘭三隊為成套八拍最多且操化數量最多的隊伍,然而數量多并不一定代表分數就會高,隊形層次的變化、音樂節奏的匹配、運動員的詮釋等才是決定最終成績的重要因素。通過視頻觀察分析出,斯洛文尼亞隊操化層次的變化以依次變化為主,高低、左右等層次變化較少,因此成套層次的多樣性方面就略有不足,并且運動員在后半套中因體能原因,手臂的發力明顯慢于前半套,腳下步伐移動的黏著性變強,芬蘭二隊在后半套中也出現同樣情況,由此可看出,操化動作的完成質量是分等級的,在訓練中除了重視難度動作意外,也應該以“快”、“準”、“狠”為原則,加強上肢及核心力量,以此來提高運動員的操化動作的完成規格[4]。
花球啦啦操中的操化常會分有集體完成和部分完成兩種類型,在成套過程中,部分隊員完成操化的同時,其他隊員常常會做難度、托舉、配合,翻騰等等動作,以此來增加成套元素,使視覺效果上更具多樣性和復雜性。根據表4數據顯示,芬蘭三隊的操化完成形式與其他隊伍略有不同,部分完成的操化數量是5支隊伍中最多的,而結合表2難度數量的數據,芬蘭3隊與芬蘭二隊的難度數量同為最少,這是因為除去集體阿拉C杠轉體以及跳躍類難度以外,其他難度幾乎為個人或小集體完成,因此導致數據上與其他國家相差較大。
2.3 隊形變化分析
在花球啦啦操中,隊形變化也被認為是多樣性及復雜性的體現,并作為評分標準中的重要一欄。隊形的變化考慮到每名運動員的距離以及成套動作的順序,視覺上做到有條不紊,整齊劃一。
角狀隊形指的是三角形、五角形等有一個隊員突出的隊形;線狀隊形指的是豎線、斜線、橫線等長線形式的隊形;點狀隊形則指的是除角狀及線狀之外的,運動員的位置較為分散的隊形。根據表6的數據可以看出,芬蘭一隊為隊形數量最多的隊伍,在三種類型的隊形運用中雖不算均勻,但因總數的差距也可以看出芬蘭一隊的隊形變化較其他兩支隊伍的會更為豐富。在觀看成套過程中發現,斯洛文尼亞隊在線性隊形中的斜線隊形運用的較多,即使音樂與動作都不相同,但同一隊形運用的次數過多,會導致重復性過多而缺乏新意,進而使裁判員對整個成套的印象也下降。芬蘭二隊的隊形數量最少,在三種類型的隊形運用數量上較均勻,在后半套中,隊形變換的數量少于前半套,原地進行的操化動作較多,因隊形變換較少,所以整個成套的規格難以提高。由此可以得出,隊形在啦啦操項目中極為重要,隊形變化不僅要多,而且還要避免重復,根據難度動作以及音樂節奏,適當選擇具有不同特長的運動員站在中間位,充分展現出團隊實力,才是啦啦操項目的靈魂所在。
舞蹈啦啦操注重創新性,如果說技術技巧動作的創新性對運動成績起著直接作用,那么隊形對運動成績則起著重要的間接作用。只有隊形安排的新穎合理,運動員的動作才能更好的展示給裁判員,因此,在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的運動項目中,隊形的布置就是戰術安排的過程。根據表5可以看出,排名靠后的3支隊伍在隊形數量上與前二名隊伍具有差距,且在成套過程中,運動員對于隊形的詮釋較差,例如橫線不齊、三角形凹陷等等,一旦隊形位置有誤,隊形層次的視覺效果就大打折扣,即使難度動作完成得再好,也會因隊形的原因導致整齊度的扣分。因此,在進行隊形編排時,需結合運動員的能力,并對所想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進行預先構思,將重點集中在隊形整齊度和完成度的提高。
2.4 層次元素分析
動作層次是指運動員根據一定的順序和節奏,在不同的位置和空間上所展開的有序的空間變化,并起到增強動作連續性和多樣性的效果[5]。如果將隊形是比作為一個成套的框架,那層次即是填在框架里面的內容,各隊伍可根據自己的音樂、隊形、隊員人數等等做出多種多樣的層次,在整體結構上做出創新性與藝術性。
ICU賽事規定團隊花球啦啦操的參賽人數為16-24人,參賽人數越多,層次的變化就應越豐富。通過表7數據可以看出,五支隊伍在成套編排中體現出鮮明的特點。芬蘭一隊是高低及左右層次運用最多的隊伍,且在成套中兩種元素常多次同時呈現,例如全體隊員以中線劃分左右層次,在此基礎上前排隊員下蹲或下地,后排隊員站立或跳躍,亦或是反之。不斷變化是啦啦操項目的特點所在,因此只有這種復合變換因素運用得越多,成套在視覺上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才會更加具多樣性[6]。斯洛文尼亞隊及挪威隊運用依次層次的數量較多,依次層次的特點在于,無論層次劃分為幾拍,每名運動員都會有保持動作停頓的時間,通常依次進行的操化動作越多,運動員所需保持停頓的動作就越久,這種層次的缺點在于視覺效果上感覺成套內容過于簡單,因此常與其他層次結合使用。
在《2021啦啦操競賽規則》中,規定集體花球啦啦操評分滿分為100分,其中對編排部分的評分值為30分,包括音樂性、視覺效果及難度動作復雜性,每一欄共10分。編排部分的總分幾乎占據了評分表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看出成套編排在啦啦操項目中的重要程度。總而言之,成套層次元素的運用應面面俱到,多種元素同時運用于成套之中可以有效提高視覺效果,進而提高分值。
2.5 舞蹈元素分析
在花球啦啦操的成套當中,除了要做由36個基本手位延伸出的具有創新性和獨特性的操化動作,也經常融入少許八拍的街舞動作在成套當中,如hippop、jazz等舞種。街舞元素的融入體現出啦啦操項目的開放性和多元性,如果街舞元素編排的足夠引人注目,也將在評分表中的編排部分獲得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分值。
街舞風格的編排可以增添成套內容的多樣性,但街舞風格的編排并不強制,編不編排或編排多少等問題上并沒有確切的要求,因此各隊伍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編排,如更想展示難度、技巧、托舉等內容,則可以不編排街舞部分,更加充分的運用音樂進行能力展現[7]。
根據表8所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挪威隊并沒有編排街舞動作,而其他幾支隊伍的街舞風格均分布在jazz和hippop兩個舞種,jazz和hippop兩種舞蹈風格作為街舞元素編排風格的首選,原因在于:1、入門較簡單。有過舞蹈基礎的人肢體都較協調,因此在學習新舞種時接受能力較常人會更迅速;2、能與花球進行良好結合。Jazz和hippop兩個舞種的下地動作較少,因此運動員手中的花球器械并不對街舞動作的完成產生任何影響。觀看成套過程中發現,除芬蘭一隊的街舞動作是與技術技巧動作穿插進行以外,其他三支編排街舞元素的隊伍均在街舞動作結束后的下一個八拍連接跳躍或轉體類難度動作,體現出成套編排的一種常規模式。街舞風格的編排既要突出運動員全面的運動能力,也要使成套視覺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在編排街舞風格之前,應對運動員的舞蹈基礎有清晰的了解,并明確編排風格以及舞種,編排時長可以不必過多,但風格應獨具一格、引人注目,這樣才能提高成套的觀賞性。
3 結語
三大難度組別的運用和完成及成套編排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是決定運動成績的兩大重要因素,難度選擇應以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為基礎進行選擇與編排,特別要考慮到運動員的體能消耗,后半套的難度選擇應以保證達到最低完成標準為原則,提高技術技巧動作的完成質量。各支隊伍在技巧翻騰的難度系數以及托舉配合動作的創新性還有待提高,建議在訓練中應重點注意技巧翻騰動作的訓練與編排,提高動作的難度系數。成套創編應注重隊形變化與層次元素,隊形編排上各隊伍運用較為均勻,因隊形完成需要依靠集體進行,所以要提高運動員的團隊意識,并注重隊形編排上的流動性與整齊性。層次變化元素與運動成績成正向趨勢,層次變化元素應多運用復合性,多種層次元素同時運用是提高視覺效果的重要途徑。舞蹈風格的編排應做到“少”而“精”,以突出成套多樣性以及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為目的。總之,成套創編應做到豐富多變,但并不是變化越多越好,應做到張弛有度,充分展示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體現團結陽光的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2021版啦啦操競賽規則》[S].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審定,2021.1.1.
[2]李粵湘,黃理萍.2018年世錦賽中外集體花球啦啦操團體協作能力對比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21,40(02):82-85.
[3]李育林,李亞楠.《啦啦操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0.
[4]趙麗婷.啦啦操世錦賽團體花球前八名成套編排對比分析[D].哈爾濱體育學院,2022.
[5]周錫璐.集體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空間編排分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1):217-221.
[6]張卓,文碧璇.舞蹈啦啦操集體花球項目層次編排時空要素特點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11):63-68.
[7]陳懷蒙,江山.街舞啦啦操成套動作結構探析——以2017年世界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街舞前三名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03):81-84.
作者簡介:崔鑫寧(2000-),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