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健康中國是我國為響應新形勢下實現全民健康的終極目的而提出的重要政策。鑒于此,就需要確保人人都能平等享有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并拓寬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的渠道,體現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多樣化,逐步提高保障公共服務體系的功效,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并提升群眾對公共體育服務質量的滿意度,最終實現推進全民健康生活的終極目標。本文以湖南省為例,詳細分析了當前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現狀,探討建立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湖南省" 城市社區" 公共體育" 服務質量提升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Hindering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Quality in Urban Communities in Hunan Province
TAN Zhuping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410008 China)
Abstract: Healthy China is an important policy put forward by 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achieving national health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everyone can equally enjoy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resources,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n urban communities,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communities, gradual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meet the fitness needs of the masse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asses with the quality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promoting the healthy life of the whole people. Taking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Hunan Province,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for establishing the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Hunan Province; Urban communities; Public sports; Service quality improvement
體育事業在提升我國國民素質層面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政府部門不僅關注競技體育的高速發展,也需要關注全員體育的發展進程。為了更好地凸顯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強建立面向社會發展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因此,針對如何正確完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必須進行認真的解讀和探討,以人民的真實需求為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因此,本文以湖南省為例,對當前社區公共體育保障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地滿足普通民眾在體育等方面的需求[1]。
1當前湖南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
1.1社區公共體育硬件設施不足
目前,湖南省許多城市社區公共體育硬件條件還比較欠缺,不能有效滿足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體育文化服務需求。主要體現在社區公共體育場館和體育器材數量少,一旦損壞,無法及時進行更新和維護,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同時,湖南省城市社區之間不能共享公共體育器材,共享綠地。此外,還有一些城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定規劃標準較低,不符合我國的規定,存在生產質量差、維護敷衍了事的情況[2]。
另外,就體育場館而言,居民大多數的需求都集中在公共體育場館和公園廣場,參加免費的休閑娛樂體育活動,而參與收費的體育展覽館和俱樂部團隊活動的居民相對較少。同時,在我國,大多數體育場館屬于教育部門,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率較低,露天體育場館的使用率也不是很高。文化教育系統占用了大量的體育設施和器材,使得場館面積的供需差異更加突出。公共體育場館面積的缺乏嚴重影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健身和休閑娛樂活動的開展。
據統計分析,在傳統社區,社區內居民流動性大,社區內的住宅建筑與工業、商業和住宅用地混雜。此外,在這類社區形成的社會條件下,我國對這類社區的資金投入不足,社區公共體育器材少而完善,服務能力相對單一,服務模式相對封閉。對于湖南省來說,人均社區體育場館占有率每人平均只有0.1平方米。而且現有的體育場館大多在室外,設備非常簡單,質量略低,這種情況與群眾重視的體育鍛煉生活方式相去甚遠。因此,場地和體育設施的缺乏,成為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關鍵要素[3]。
1.2社區公共體育管理體制不完善
湖南省許多城市對健康城市建設和社區公共體育服務認識不足,缺乏完善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管理規章制度。在具體管理過程中,沒有明確對應的權責、規范等,整體發展形勢滯后,城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較低,嚴重影響了湖南省城市基本建設進程。其根本原因是相關部門對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缺乏必要的重視,導致社區公共體育場館和設備缺乏,同時運行維護不足,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促進社區基層民主,是針對城市公共服務機制的創新和傳統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不僅要下發權力,培育社區基層民主人才,還要深化體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完成城市社會發展的治理,然而,很多政府人員在這方面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造成了社區基層民主制度與傳統城市管理機制的矛盾。正是這種新舊體制的差異,阻礙了社區建設和社區公共體育的發展。特別是對于單一社區、綜合社區等行政職能深入滲透的社區,社區的居民對社區管理人員的信任感較差,居民之間的互動和社區參與工作的頻率相對較低,自發性形成的體育鍛煉團隊較少。其次,由于單一行政管理體制的影響,對企業融資的依賴性過大。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資金投入體系,體育場館慢慢萎縮,體育活動逐漸過時陳舊,體育活動的發展日益減少。第三,由于舊體制的深層影響,社區居民對服務的需求依賴于企業,這導致了社區建設的落后,社會體育指導員只能獲得較低的勞動報酬,嚴重影響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引進,不利于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走上專業化、半專業化的道路[4]。
1.3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
國家撥款、社會發展捐贈和自籌資金,是我國城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規劃資產的三大來源,其核心資產來自地方財政劃撥的體育專項資金。城市社會發展體育服務機構的體育公共文化服務需要一定的財政支持,但現階段,湖南省城市社會發展體育機構僅依靠財政支持,單一的融資方式減少了民間資本的投入,難以滿足城市社會發展體育機構提高服務能力的要求。由于城市社區眾多,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社區的總數也在不斷增長,而政府部門對社區的撥款卻非常有限。僅僅依靠相關部門的配置是遠遠不夠的,難以滿足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和設備機械的增加。此外,由于認識和經濟實力等多種因素,社會上適合社區公共體育發展和體育活動的群眾捐款和自籌資金較少,無法解決社區公共體育器材和基礎機械設備項目的資金問題,也無法立即遏制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
在湖南省城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資產中,主要來自政府部門的財政補貼、社會捐贈、家庭自籌資金等。而政府部門的財政補貼占很大比例。但由于我省城市社區眾多,規模巨大,相關部門資金分配相對有限,僅靠目前的政策和財政補貼難以行走,社區公共體育場館設備和機械設備的建設無法滿足家庭市場的需求。受各種條件的制約,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發展過程中,資金來源于人民群眾的自籌和社會的捐贈,這加劇了資金短缺的問題,制約了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文化服務的快速發展。
1.4公共服務指導培訓不足
體育休閑娛樂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其中,指導服務、活動服務和科普活動服務是最關鍵的必要條件。專業的體育競技運動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并不十分普遍,但人們對體育休閑活動的專業指導仍然存在一定的需求。體育休閑活動要遵循相應的流程和標準,所以城市社區居民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必須有明確具體的指導,而社區公共體育指導員就變得非常重要。他不僅能提供相應的指導服務,還能豐富社區公共體育活動的形式,有助于提高每個人的體質。在當今社會,社區居民和退休人員的技術骨干在社區培訓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次是具有相應教師資格的人員。然而,從現實來看,湖南省大部分城市社區沒有更多的專業體育指導員,居民在體育活動中缺乏有效的具體指導,而那些接受體育指導服務的城市社區居民也不滿意。因此,社區內體育休閑娛樂訓練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應普遍提高,因為它制約著我國城市社區公共體育休閑娛樂服務體系的基礎建設和發展前景,需要進一步加強[5]。
1.5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隊伍跟不上社區公共體育發展的步伐
根據2021年全國26個省、自治州、市轄區的統計,全國具有體育活動指導員資格的共有151492人,仍然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根據有關資料,2020年歐美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為1:2000。根據這一標準,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至少為650000人。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總數和業務規模發展上的不平衡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2015~2017年,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群體數量開始上升,2018年和2020年(以2017年為基準)分別增長155%和63.39%,2021年相對穩定。截至2021年,我國共有430491名體育課堂教學指導員,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對社會體育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人口與社會發展體育指導員的比例為1:30 34。在每43萬名指導員中,城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占90%。2021年,中國城市總人數約為5.6億,大約每1500戶城市家庭將有一名社會發展體育指導員。
在我國,社會發展體育指導員可以分為四種具體的指導方式。第一,街道社區組織的具體指導占30.07%;二是體育社團的具體指導占28.04%;三是單位的具體指導,占18.94%;四是其他機構的具體指導占22.95%。從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發現,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的增長率顯著下降,主要表現為行政和半行政部門的具體指導形式。組織結構具有一定的管理模式和自身的特點,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化。同時,這也表明,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指導員隊伍的擴大和體育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1.6群眾的體育消費觀念相對滯后
體育消費觀念的落后,是阻礙社區公共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即使群眾對優秀的社區服務有共同的需求,但仍有相當多的家庭體育消費意識落后,無法理解非物質交易。此外,大量居民家庭還不具備實際支付所需的優勢。因此,絕大多數居民期望社區能夠提供免費服務或低薪服務,卻不敢向專業的體育健身教練提供服務。因此,在這種落后的非物質消費觀念的潛在推動下,我國自身社區公共體育的發展和推廣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此外,收入水平也是影響人們體育消費觀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類型的工資收入水平是決定城鎮居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計,長沙、株洲、湘潭居民經常參加或參加體能鍛煉,平均收入在3000元/月以上;有時參與比例最高的是1001~2000元/月組;值得注意的是,不參與和從不參與比例最高的是2001~3000元/月組。據調查,2001~3000元/月群體所占比例較大,指的是私人社區的業主。這表明,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居民健身鍛煉的關系并沒有充分表現出直接的影響或相關性,相反,呈現出U型態勢,即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體育鍛煉曲線將呈下降趨勢,追求完美和更多的經濟來源以及提高家居生活質量是首要需求,健身的重要性將會降低。只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資水平進一步提高,每個人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感到身體健康的缺失。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不斷創造資本,真正提高生活質量。這時候大家繼續追求完美的身心健康,再次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2健康城市建設背景下湖南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的對策
2.1加強社區公共體育公共設施建設
運動場面積是滿足居民體育健身服務市場需求的硬件配置,必要運動場面積是考慮政府部門體育公共服務實力的關鍵硬件配置指標值?!敖】抵袊钡慕】瞪罘绞綇娬{,到2030年,高校體育場館和設備合格率將超過100%。新建住宅小區和社區要堅決按照“人均房間建筑面積不低于0.1m2或平均戶外商業用地不低于0.3m2”的標準落實配套全民健身設施的要求,確保與住宅小區主體工程的設計方案、施工、驗收和交付相同,不得盜用、占用。加快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建設,在場地管理和服務,特別是設備更新和設備維護管理方面,加強監管標準和優化運營結構,重視管理質量,努力提高設備使用壽命。
由于湖南省體育器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相對較低,在不久的將來,未來10年社區設施的規劃將會有很大的提高。繼續加快推進體育設施產品化步伐,直轄市要集中一定資金建設一批全民健身活動核心或體育城市廣場和體育生態公園。縣市級要分階段建成大、中、小型體育館和400m標準化塑膠田徑場,高度重視城市社區設施規劃,支持全國青少年體育中心和老年人活動核心建設,支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組織自籌資金建設體育器材。在困難地區,根據地區特點的差異,多建設中小、簡單、方便、有益的體育場館,開發社區周邊生態資源,利用區域優勢擴大健身場館。在有效擴建體育設施的前提下,轉變設備維修管理單位的管理方法、觀念和管理模式,提高場館利用率,增強其服務的公益性。
2.2完善社區公共體育管理體制
首先,湖南省市政府機構要做好與社區主管部門的職責劃分,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責,根據深入調查研究,構建符合社區具體情況的現行體育公共服務管理政策方法,并制定活動計劃和方案,確保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管理方案能夠有效實施。同時,城市社區要加強對體育經費使用的監督,完全做到公平公開,防止預算消費和使用體育經費嚴重短缺。此外,要在各個社區創建體育營銷團隊,充分激發社會發展的魅力,將擅長管理、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引入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管理團隊,促進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的健康發展。
在政府政策的層面上,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化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為社區公共體育戰略規劃的最基本保障。但是,要進一步提高社區公共體育的管理能力,還需要不斷擴大調查范圍,深入分析國家體育質量監督總局關于全民健身的指導精神,堅持實事求是,制定更加合理的社區公共體育管理方法和政策,反思以往的法規,進行局部修訂和優化,努力產生新時代背景下的社區公共體育制度體系和運行模式,確保社區公共體育沿著前進方向穩定發展。
2.3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群眾性體育資源的缺乏仍然是困擾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發展趨勢的重要因素。在支出方面,僅靠政府很難滿足群眾體育的實際需要。在這個時候,要建立一個由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組成的、具有全社會特征的投資體系,努力為社會發展建設資金渠道。政府應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減稅免稅、提供體育建設用地、精心管理、利潤分享、公司擔保等。從而提高投資者信心,創造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目前,湖南省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的快速發展受到資金緊張的制約,嚴重影響了城市基本建設。因此,政府機構應加大對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的投入范圍,設立專業賬戶,對體育公共服務資金的使用進行統一管理。同時,要通過實地考察,對各社區區域的場所和設備進行科學布局,有利于設備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資本投資的經濟效益。此外,湖南省市政府機構應通過實施政策支持等形式,鼓勵企業加入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還需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居民自籌資金,以減輕資金短缺的壓力,確保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的可持續發展趨勢。
2.4培養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人才
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因此,應以能管理方法、懂體育、有組織能力的專業人才為目標,培養優秀的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人才,以提高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社會應加強與體育院校的聯系,并立即引進相關的優秀人才。同時,湖南省市政府機構應加強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人才資源的管理方法,特別是激勵制度,對在一些社區公共體育機構、管理和服務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為社區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體育公共服務。
目前,在社區提供服務的體育管理人員或指導員大多從事兼職工作。在時間、精力甚至專業精神上都有一定的不足。提高社區公共體育服務人才的提升水平,應從拓寬社區公共體育優秀人才的來源,提高原有優秀人才的水平入手。從體育院校公開招聘社區專職人員,是拓寬社區公共體育人才來源最直觀的方式。通過規范性檢驗,篩選出適合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的專業人員,克服了社區公共體育管理人員和指導人員的規范性問題、時間和精力問題。此外,加強現有人員的行業服務培訓,使其有更好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合理地開展社區公共體育活動的監督和指導。
2.5實行社區自治,加快社區公共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根據其他城市的經驗,體育的社會性離不開許多集體體育機構的參與,離不開在更高層次起關鍵作用的指導員的投入。因此,培育和發展體育群眾組織,擁有一支相對高素質的指導員隊伍,是促進社區公共體育進一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在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指導員中,離退休人員是主角。他們充滿激情,愿意付出,但在個人素質層面也參差不齊。因此,必須堅持雙軌并行,一方面加強對離退休積極分子入黨的培訓和學習,同時加大對可靠的社區公共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和學習。根據湖南省體育局早晚練習點分配一名體育指導員的目標責任制,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指導員總數仍存在較大空缺。因此,造就一支高素質、人數眾多的社區公共體育指導員隊伍,關系到社區公共體育工作的優劣,可視為各體育行政部門的一件大事。
2.6豐富社區公共體育,促進社區精神文化建設
社區公共體育以日常健身活動為主導,堅持自主性、業余群體性、中小群體性、多樣性,遵循時間性、選擇性、情境性和科學文明行為的基本原則。注重科學性和合理性,享受過程,不斷完善社區公共體育活動的方式和具體內容,特別注重開展具有明顯游戲性和娛樂性色彩的大眾體育活動。這種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命健康意識,滿足文化載體的需求,還有助于增強社區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幫助塑造完整的人格。仔細梳理湖南省社區公共體育發展的工作經驗,進一步挑選象征性強、參與范圍廣、使用方便、老少皆宜的活動,向居民推廣,使其系統化。主要工作如下:(1)每年舉辦一次全民健身周;(2)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社區運動會、俱樂部或組織其他社區公共體育綜合健身鍛煉;(3)組織每年開展創建優秀城市體育社區活動;(4)開展社區早晚訓練試點評估活動;(5)組織每年開展全民健身系列產品巡展活動[6]。
3結語
與過去相比,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國的基本矛盾已經改變了人民需求的差異和供給不足的不平衡,這表明我國在發展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時,需要密切關注廣大人民群眾的進一步需求,以確保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的完成能夠合理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我國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應根據湖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可行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對策,努力實現“與時俱進”,更好地滿足群眾對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湖南省只有建立了最基本的體育公共服務管理體系,該地區的居民才能享受到更符合個人需求的體育服務,并逐漸將身體健康變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我國居民的身體素質才能穩步提高,真正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寧,畢紅星. 全民健身背景下學校體育場館服務社區的資源開發戰略[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3):117-119.
[2]李曉峰.社區健身事業如何得到長足發展[J].人民論壇,2020,28(Z2):80-81.
[3]嚴雨程.教育部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每天要有2小時體育鍛煉[N].成都商報,2019-7-26
[4]王祥全,戴世巖.新加坡社區公共體育公共服務運行機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10):1-10.
[5]孫貴芳.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探索——評《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213.
[6]李金鵬. 城市居民公共體育服務獲得感的模型建構及其實證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21.
作者簡介:譚祝平(1969-),女,漢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運動與體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