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其與教育相融合,并將其應用于體育領域。教育智能化環境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切實推動教師素質提升與課堂教學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學校的體育教學課程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的新的挑戰,同時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借助虛擬現實技術使學生能夠借助虛擬現實環境來學習虛擬現實,實現多角度的觀察和體驗,以及其實際應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人工智能;沉浸式;體育教學;新型教學方式
Research on \"Immersiv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Fuzhou Pingdong Middle School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3 China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108 China )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begin to integrate it with education and apply it to the field of sports. In th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appli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virtual reality with the help of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to achieve multi-angle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mmersion, Physical education, New teaching method
隨著體育大國的來臨,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我國體育強國的建設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走在了網絡時代的前沿,人工智能已經逐步成為我國體育事業飛速發展的重要動力。此外,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還把人工智能列為戰略技術,將會在今后的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推進數字化教育,推進全民終身學習,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工具去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學的體育教學應該如何發展?阿拉丁神燈與潘多拉魔盒之間的爭論,也將伴隨著大學體育教學改革。AI技術與體育相結合的價值在于此,它能夠積極地幫助體育、學校體育、體育教學、體育教育等領域的發展,使體育信息化體系真正為人們所用,能夠去推動和去實現建設“體育強國”的目的。
1 人工智能的體育“沉浸式”教學可行性
沉浸式的虛擬現實教室,就是把沉浸式的虛擬現實技術引入到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感受到虛擬現實中的各種東西,從而獲得更好的體驗。我們也可以把它叫做虛擬教室。虛擬現實技術是達到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方式。當然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會出現一定范圍內以“沉浸式”為主的教學,讓學員在體驗式的過程中,以安全、方便的方式,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各種知識[1]。
(1)技術上的適用性;以人工智能,人機交互和傳感技術等現代科技為基礎,并與這些技術相結合,就可以建立沉浸式教育的方法。實現虛擬現實的最主要應用的技術可以分為3Ds Max,Unity 3D,Quest3D以及人工智能的VRP。其中,3ds Max可以用來完成基本的場景模型,材質,照明,攝影機等工作;Unity3D,主要應用于虛擬現實課堂互動內容的實現;Quest3D是一款即時3D建構器,使用簡便,視覺效果優秀;而新一代人工智能VRP,是一個具有完整的獨立版權,直接面向三維美工設計的虛擬現實應用軟件。
(2)要求是否可行。虛擬現實的體育課堂能夠實現對過去的歷史場景的還原、對現實場景的模擬、對現實場景的模擬,從而達到對體育課堂環境的創造要求。比如,在虛擬實境中,可以解決各種運動器材缺乏的問題,并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在虛擬現實體育教室中,教師和教師通過與虛擬環境中的對象互動,將相關的知識內容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對運動的認識,使他們始終沉浸在運動的課堂中,并逐步達到教學目標。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教室打造了極具虛擬化、智能化運動場景,為學生能夠沉浸式學習創造條件,解決現實中無法創造的體育教學環境,學生能夠自主通過發現和探索方式去實現虛擬現實體育教學的目標。在虛擬現實的運動教室中,學員們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利用三維 Max、 Unity3D等技術,可以實現虛擬教室的教學環境,這兩種軟件相對來說功能較為齊全,且操作起來相對簡單,對于學生來說也無需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軟件的操作使用,未來隨著軟件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多的體育場景將會被植入到軟件中去,屆時更多的體育場景將會被搭建,可以讓更多的老師和老師通過網絡資源的分享,讓更多的學生和老師參與到虛擬現實的運動教學中去,從而達到了低投入、高產出的效果。傳統的體育課是指在運動場上由教師進行口頭講解,讓學生站立仔細聆聽,并以建構的形式獲得知識。而我們所說的“沉浸式”虛擬運動教學,就是要有一個有學習目標的真實教室,讓學習者能夠借助所需的虛擬現實設備,真正地融入到運動的世界之中。虛擬實境教學能帶給學生和老師們最真實、最真實、最有感染力的感覺。虛擬實境教學與傳統的體育課相比,有其獨特的教學特色[2]。
第一,虛擬現實的運動教室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只要帶上虛擬現實設備,就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體育教學。虛擬現實教室的面積,比真正的訓練館要大上十倍,學生們可以自由的進行運動,不受空間的限制,將自己的學習空間發揮到極致。沉浸式虛擬體育教室沒有時間限制,學生只要愿意,就可以隨時投入到運動中。
第二,虛擬現實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真實、動態的三維虛擬圖像來重現教材的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在強烈的感覺中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第三,虛擬體育教育可以模擬真實世界中所不具備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置身于虛擬的教學環境中,親身經歷一些平時難以體會到的體育活動,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積極探索體育知識。
第四,在沉浸式的虛擬體育教學中,學生能夠隨時與“身邊”的體育老師、伙伴進行溝通、交流和討論,將“沉浸式”特征明顯的呈現出來,并且學生也能夠通過手、眼睛、頭等身體運動來完成虛擬現實體育教學活動。
第五,學生可以在虛擬的環境下高效地學習,沉浸式的虛擬運動課程占據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并與周圍的環境隔絕,讓學生沉浸在互動的運動中,與外界隔絕,讓學生不容易分心,多感官的參與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六,使遠程體育教學更加貼近課堂氛圍,減少外部干擾,增強學生和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沉浸式虛擬運動課堂是在一個有老師、有學生的真實教室中,學生即使離開了虛擬世界,也能得到老師的詳細講解,與同學們進行心靈溝通,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實現自己的情緒和價值觀。
2 當前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體育運動強度和效果無法有效監控
目前,在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中,老師們主要是根據初中生的反應來進行運動強度的監測,而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學生們對運動強度的判斷主要是根據出汗的多少來進行,而體育課程的強度則是以心率等科學方法來監控的。就體育效果而言,當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考核,多數是以成績來進行評定,考核和評價方法相對較為單一,對于學生體育考核是否合格也只是通過成績來判斷,當成績合格就認為掌握了某項運動技能,從而得出學生通過體育項目考核結果需要提高自身體脂率、心肺功能等[3]。
2.2不能圍繞以學生為教學中心
在體育教學前,教育者應根據教育者的身體狀況來合理的去安排和設計體育教學內容,這不僅要面向全體受教育者,又要設置拔尖的內容,這樣既可以挖掘出每個學生的特點,又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進行個性化的訓練,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當前的體育課程教學仍是以老師和學生的形式進行,老師傳授一門技術后,學生就可以通過實踐來掌握這項技術,但是由于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導致了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不斷的降低。
2.3無法去有效培養學生體育素養
大多數體育老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未很好的根據學生的實際的需求出發,沒有對于不同體質的學生群體去改變體育課程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從而保證大多數學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現今體育教學課程主要的核心內容包括熱身、隊列、跑、跳、跳、翻滾等六個部分,從各個年級的教學內容來看,都是循序漸進的,而且大多數都是中等強度的,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所以這門課的活動很少。大多數同學都能順利地完成整個課程,其中強度較高、較難的項目主要是400米計時跑、籃球比賽、健美操成套動作等。同時,在教學內容方面,存在著總體強度偏低、不同年級教學內容重復性較高、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等問題,從而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4]。
2.4 無法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體育課程教學中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課中,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主要是各種體育設備和輔助設備,大多數的體育課程都是由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年級來決定,然后再進行教學。在此期間,大多數老師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歷,或者是對大多數學生在過去的訓練中的成績,或者是對耐力、柔韌、爆發力等簡單的身體素質進行評估,從而得出相應的體育數據和結論。當前,我國的體育教學中還沒有融入新科技產品和人工智能產品,使體育教師無法對各種體質指標進行科學的了解。主要原因:一是資金短缺導致了學校和老師無力購置這類商品;第二,這種產品要求比較高的技術操作,并且要花一定的時間才能學會,但由于體育課程在學校中的位置很少,而且由于課時有限,因此,體育教師不愿意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第三,由于學校、教育界對體育課程設置的要求較低,導致了教師的積極性下降,當前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重點是“安全”,這與學校及有關方面的要求有關,也表明了家長對孩子們的體育課程不是很需要,所以學校和相關的教育機構對學生的要求僅僅是希望,或者說,這是一種不愿意承擔責任的行為[5]。
3 人工智能的體育“沉浸式”教學應用場景
3.1 體育教學課件的制作
在講授某門課程之前,應根據教學目的搜集材料,然后制作出一套完整的教學課件,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然后利用所收集到的體育課程的數據,建立一個全面的數學模型,然后進行教學實踐。第一,體育課件的制作要收集材料,材料要突出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還要突出學生的運動技巧。利用虛擬技術對所需要的信息進行數據處理,使所學到的運動技巧和技巧更直觀地表現出來。如:為培養體育健美操后備人才,收集優秀選手比賽錄像中的動作解剖學和技術動作,對學員進行細致的解說,讓他們在腦海中形成動作模式,懂得怎么做。第二步,利用虛擬技術,建立一個清晰的立體人像,利用各種感覺系統,體育老師根據收集到的優秀運動員的數據,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學員的實際能力和預期能力達到一個均衡的程度。第三個方面,把制作好的課件應用于課堂教學。由于虛擬技術是一種互動的技術,它可以向外界傳遞信息,也可以向外界傳遞信息,因此,在課堂上進行體育教學時,既可以使教師更好地控制動作的進行,又可以使學生掌握動作技能,并能及時地改正錯誤。科學、合理地將虛擬技術與運動教學相結合,可以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實施。通過與虛擬技術的特性相結合,可以營造逼真的教學情境,并能充分掌握每一個動作的具體細節。利用虛擬技術進行體育教學課件的制作,可以為體育教學各方面的教學內容提供一個完整的數據庫,對學生進行實時觀察和培養終身學習觀念具有重要意義[6]。
3.2 體育教學情境模擬
通過虛擬技術,可以在虛擬的環境下,為學生提供運動和運動鍛煉場景,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學生接受,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造成課堂枯燥乏味。當前,將虛擬技術引入到體育課程中,它的教學方法與環境都呈現了多元化、多樣性的特征,老師既可以選定某種教學方法,也可根據學生的練習接受程度、對動作領悟的程度開展具體的練習與活動,并因材施教。把虛擬現實技術融入到運動練習中,學生一方面能夠看到運動的細節與變化,讓練習內容變得更加細致生動,同時又能夠拓展運動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如在運動課程中導入了虛擬現實技術,即可以使原來枯燥的基礎運動知識更加具體化、直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運動學習效果;而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排球中,在由教師介紹基本運動技能并給學生提供了基礎的運動構架后,即可使用人工智能或VR設備完成了相應的基本運動訓練,即能夠鞏固和提高學生已掌握的運動基礎知識,又可以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擊球動作,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反復的鍛煉,從而形成肌肉記憶。比如在學校里,體育老師會給女生講解防身術、五步拳,但在教室里,很難讓學生有危險的感覺,而現在,他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VR裝置,在深夜的小巷里,乘坐的車輛,模擬出不同的角色,加深和強化所學的技巧[7]。
3.3 遠程完成體育教學
虛擬技術是計算機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虛擬技術的理解日益加深,各高校紛紛將其應用到教育和體育訓練中。運用虛擬技術開展體育教學,不僅節省了體育教學時間,而且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體育教學效果。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使體育教師脫離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任何時間、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發現教學中的微妙變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之中;同時,遠程教育也可以促進體育教師、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交流。互聯網是一個包含大量已知、未知的信息的巨大系統,它能夠實現對運動的遠距離教學,從而達到對體育微課堂的構想,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改造。比如,某學校利用遠程網絡進行體育教學,既能優化學校體育課的組織結構,又能促進學校以后的體育教學,又能間接地提升學校的聲望,增加學生的數量。根據虛擬技術的特性進行遠程教育,實現互動學習,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吸收和鞏固知識[8]。
3.4 體育學術交流的開展
以前的體育學術討論大多是通過會議、查閱期刊等方式進行,也就是體育老師和相關學者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學術交流,這種方式既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也耗費了大量的資源。比如:某省舉辦了一次關于體育教育的學術交流會,但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省里的專家都會被安排在不同的地方,或者因為需要提前預定地點,或者需要安排會議的時間。人工智能VR技術的應用,既節約了時間,也可以實現體育信息的共享,利用人工智能VR技術可以提供圖片、文字等信息,利用高科技展示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思維,利用3D的虛擬空間和立體圖像,可以直觀地分析運動員在運動中所學到的動作,人工智能VR技術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沒有任何限制,不管是專業的體育老師,業余愛好者,還是學生,突破了傳統的學術交流方式,集思廣益,分享體育教學成果,為以后的體育教育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體育教學情境,構建一種無需面對面教學、溝通的理論模式,并為搭建教學互動平臺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便于廣大體育老師和相關愛好者進行研究,并利用先進的技術來推動體育學術交流,為今后的體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結語
21世紀,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各方面的發展紅利越來越明顯,顯示出我國由高科技國家向高科技國家邁進的決心與信心,尤其是教育領域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作為知識的傳遞者和教育者,教師應該具有教育性,同時具備學習者心態,去不斷的學習和應用新的技術,發掘自身的學習自驅力,還應該把提高教學質量當作一種常態化和可持續化的工作。在新世紀的體育教育中,引入人工智能是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制對廣大人民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 陳維維.多元智能視域中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及教育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21,39(07):12-19.
[2] 李昭涵,金樺,劉越.人工智能開啟“互聯網+教育”新模式[J].電信網技術,2016(12):6-10.
[3] 陳茹.基于人工智能教學應用的中小學教師課堂管理能力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4] 梁迎麗,劉陳.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現狀分析、典型特征與發展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8(03):24-30.
[5] 吳勤東.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與創新,2021(16):23-24.
[6] 袁春艷,劉珍珍.人工智能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與因應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2(4):93-100.
[7] 王曉鵬,朱成科.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角色危機、思維轉換與實踐路徑[J].教學49與管理,2019(12):51-53.
[8] 袁夢蝶.天津市健美操俱樂部高水平運動員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20.
基金項目:人工智能設備在體育課中的融合應用研究。立項編號:FZDJ2021A22作者簡介:陳劍洪(1980.05),男,漢,福建省莆田市,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陳劍萍(1985.10),女,漢,福建省莆田市,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