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雙減”政策視域下,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理論聯系實際法等,對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發展矛盾、困境及破局路徑進行探索研究。結果表明:“雙減”政策利好于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發展,但在實際運作中仍然存在諸多矛盾,如政策紅利與地方部門管理手段的矛盾、中小學生游擊式文化補習與家庭教育支出上升的矛盾,疫情防控下家長收入下降與支出不成正比的矛盾,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了家長為孩子報名學習舞蹈的意愿。行業發展困境如培訓機構數量不斷上升,存量市場低價競爭頻繁且持續,實體店成本及人工費用的逐年增長,體育舞蹈傳統教學理念與家長培養理念的差異化日趨顯著,短視頻的迅速崛起導致大量流量向少數培訓機構傾斜,生源分配受到較為明顯的影響。體育舞蹈培訓的破局之路在于管理的創新,運營的創新,教學的創新。
關鍵詞:“雙減”政策;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發展矛盾;困境;破局路徑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Contradiction,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Li Ningha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College" Jiangsu Taizhou 225300
Abstract:Based on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contradictions, difficulties and ways to break the situation of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dustry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theory with practice,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better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contradiction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such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olicy dividend and the management mode of local departmen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uerrilla type cultural tutor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increase of family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cline of parents' income and expenditure under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se factors directly affect parents' willingness to sign up for children to learn d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e frequent and continuous low price competi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annual growth of the cost of physical stores and labor costs, th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of sports dance and the concept of parent training, the rapid rise of short videos has led to a large flow to a small number of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udent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way to break the situation of sports dance training lies i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peration innov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Key words:\"Double reduction\" policy;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dustry;developing contradictions; difficulties; and ways to break the situation
前言
2021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1]。政策指出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增加文體活動,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重塑教育生態,改革教育觀點為核心邏輯,展開一系列整改措施,對學科類培訓的發展而言有較強的抑制作用[2],相反,政策利好于體育舞蹈等非學科類培訓的發展,但在運作過程中,卻因諸多發展矛盾而導致非學科類培訓并沒有在政策的影響下快速發展[3]。筆者利用近3年時間的周末與節假日前往江蘇靖江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多次與當地的培訓機構老板、學員家長進行深度交流,對學員課堂情況進行觀察。經過3年時間的實地考察,發現了體育舞蹈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點。
1 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發展矛盾
從宏觀角度來看“雙減”政策對體育舞蹈培訓發展的影響是利好的,但各地相關部門在實施管理措施時,其管理手段與政策倡導的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體育舞蹈培訓的生存空間。“雙減”未減是筆者在訪談過程中獲得最多的反饋。家長培養孩子的傳統理念在短時間內無法扭轉,也因此滋生了中小學生學科類機構的地下發展模式,補習價格不降反升,家長們苦不堪言卻無可奈何[4]。
1.1 政策紅利與地方部門管理方式的矛盾
政策紅利對于體育舞蹈等非學科類培訓的發展本應是前所未有的好機會,但地方部門通常會使用相同的方法來管理學科類、非學科類培訓。這也就導致了體育舞蹈培訓的發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5]。例如辦學場地需要300平方,三樓以下且符合所有的消防要求(裝修材料、消防雙通道等)。其中場地要求主要是針對學科類培訓提出的,但在當地,非學科類培訓也按照同樣的標準執行,無形之中加大了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投資成本。在資金管控方面,一次最多收取三個月學費的模式對于學科類培訓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但對于體育舞蹈培訓來說,有著較大的影響,原因在于兩者之間收費的差距較大,在實地考察期間,通過與多位家長交流后得知,其每年在學科類培訓上消費高達一萬至幾萬元不等,而在體育舞蹈培訓上的消費大約在2000-3000元左右。培訓機構的支出模式主要為一次性支出全年房租+每月支出人工工資、繳納社保、水電費等。在同樣的場地要求與資金監管要求下,體育舞蹈培訓就有著明顯的劣勢:1、符合要求的場地租金較為昂貴;2、三個月收一次學費相比原有的年卡優惠制度要漲價不少,且這樣的收費模式,無法一次性支付全年的房租,當完成每個月所有支出時,基本是沒有結余的。沒有額外資金投入到機構自身的發展中去,機構的環境、教學服務等就會慢慢被淘汰。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待,平均課時費提高了且交費的頻率增加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家長的消費積極性[6]。
1.2 游擊式文化補習與教育支出直線上升的矛盾
雖然“雙減”政策落地已有一段時間,但是減負未減的情況依然存在。在通過與多位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到,即使政策落地,但家長們依然不敢有絲毫松懈,原因如下:高中階段的分流(職校與高校的分流),高考人才選拔機制并未改變,一些成績優異的中小學生依然選擇在課余時間進行文化課補習,那些成績一般的中小學生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拉開更大差距,依然會選擇文化補習。在傳統教育觀念與人才選拔機制的雙向矛盾下,就給學科類培訓創造了新的生存空間,不再像以前那樣大班課教學,而是轉為游擊式的小班化教學甚至是一對一教學,這也直接導致了文化課補習的費用水漲船高。隨著教育支出的上升,家長在選擇僅作為興趣項目的體育舞蹈時就顯得不那么看重了,體育舞蹈培訓的招生情況也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1.3 疫情防控下家長收入下降與支出不成正比的矛盾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暴發,隨著時間發展,多地實行了疫情防控的管理措施,在管控期間,很多公司、企業都處于停業狀態,這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多公司為了生存下去實行了裁員,導致很多人失業,一些還能勉強保留工作的人,僅依靠底薪生活,多數人還有房貸、車貸等, 除去這些必要支出后,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下,家長對于舞蹈學習的需求就沒那么高了,有一些經濟拮據的家庭會直接放棄在舞蹈學習上的支出。對于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而言,管控期間的停業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有不少的培訓因為無法支撐房租、人工等支出而倒閉,再加上體育舞蹈并不屬于非學不可的興趣項目,因此在家長手頭不寬裕的情況下會造成一定的生源流失。
2 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發展困境
雖然政策利好于體育舞蹈培訓行業,但多種矛盾的相互對立,從一定程度上壓縮了體育舞蹈培訓的利潤空間和生存空間,減緩了發展速度。除了外在影響外,更重要的還是在于行業內部的不良競爭以及模式落后。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體育舞蹈行業的部分協會甚至出現了在互聯網平臺上互相詆毀以及拆臺的行為,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整個行業的名聲及發展而言,都有著較大的損害。走出困境還需要不斷改革,整頓行業風氣,重塑行業大環境,提升行業格局,擴大行業合作面,共同維護體育舞蹈培訓市場。
2.1 存量市場中低價競爭情況的持續
體育舞蹈僅屬于非學科類培訓中的一個興趣項目,除此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中國舞,街舞,爵士舞等舞蹈項目,學員在選擇興趣時,會被不同風格、內容的舞種所吸引,在《這就是街舞》這檔舞蹈綜藝節目播出后,街舞培訓機構的招生數量有明顯的提升。隨著中國藝術走向全世界的進程不斷加快,作為中國文化的肢體展現,中國舞在媒體上的出鏡次數、頻率不斷上升,在國民心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這也是中國文化自信的體現。相比較而言,體育舞蹈中特別是拉丁舞,其自信開放的著裝風格,夸張的面部表情等受到一眾網友褒貶不一的評論,有人認為這是自信的體現,有人認為不符合國人審美。再加之體育舞蹈動作難學難精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舞蹈培訓的發展速度。在目前的存量市場中,還在不斷涌入新的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各家培訓機構為了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都會采用低價促銷的方式來售賣課程,而長期的低價競爭,會產生一些嚴重的經營問題,如人為降低了體育舞蹈課程的價值,課程費用的漲價幅度與速度無法跟上房租及人工成本的漲幅,培訓機構最終會因內耗而走向倒閉。
2.2 成本的不斷上升
開設一家體育舞蹈培訓前期需要投入不少的資金,首先要租賃一間300平左右的場地,裝修材料要符合安全環保的要求,符合消防的防火要求。場地要求在三樓及以下,必須要有消防雙通道。通過實地考察后得出結論,當地符合標準的場地,年租金在15萬元以上,如果再進行裝修,做室內消防,前期至少需要花費30萬-50萬元的資金,本地區體育舞蹈培訓個人年消費在2000-3000元左右,由此可以計算出,在沒有其他支出的情況下,需要招收一百多個學員才能收回300平場地的投入成本,如果老板并非體育舞蹈專業,那么還需要請專業教師來授課,目前本地區的體育舞蹈教師授課費用大約在150元-200元一節課(90分鐘),經過三年的觀察,本地區幾乎沒有新開的體育舞蹈培訓在一年時間內招收到100多個學生。由此可以推斷出,本地區投資300平方及以上的新開體育舞蹈培訓,幾乎都處于賠錢狀態。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下,依然選擇運用低價競爭的策略,對于新開的體育舞蹈培訓來講,會加快其倒閉的速度。
2.3 傳統教學理念與家長需求出現較大的偏差
為什么跳了這么久還在跳這幾個動作?什么時候可以出去表演和比賽?這是筆者在實體考察期間聽到的最多的質疑,作為觀察者而言,家長群體其實是在傾訴自己的需求。在觀察舞蹈教師與家長對話時,筆者發現兩者之間存在需求和給予間的偏差,即家長需要的是給自己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現機會,不論表演時孩子跳得好與不好,重要的是這一個展示的過程。而從舞蹈教師的角度出發,會堅持讓學生扎實基本功,一步一個腳印地去積累。這樣的思維放在專業院校,一定是沒有錯的。但是對于少兒來講,這是萬萬不可的。基本功固然重要,一遍又一遍地動作磨煉,可以提升少兒的舞蹈技術,但如果只追求積累,卻忽視了孩子愛表現的天性,那樣就會磨滅少兒對體育舞蹈的熱情,家長會通過自己的評判標準對舞蹈課進行打分。即使舞蹈教師在技術方面教授得足夠專業、細致,訓練強度、密度都符合專業訓練的標準,但如果根據家長的需求進行評判,也許就是不合格了[7]。
2.4 流量傾斜
隨著新媒體行業的高速發展,通過短視頻傳播或接收信息成為人們日常的習慣,曾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些忽略短視頻傳播力量的體育舞蹈培訓,會在這個時代失去招生主動權,等待學生主動上門報名的概率越來越小。在體育舞蹈培訓行業,有一批愿意嘗新的老板把機構的宣傳視頻、課堂花絮、學員展示等視頻發布在了短視頻APP上,并獲得了大量的流量關注,通過持續的高曝光,迅速地讓周邊的家長關注其培訓品牌。當家長有報名意愿時,第一時間便會找到經常刷到的培訓賬號進行報名。當大多數培訓機構意識到需要通過短視頻APP進行品牌宣傳時已為時已晚。最終會造成流量傾斜于那些最早一批做短視頻的培訓機構。逐步會形成大量生源流入少部分機構,大部分機構搶占少量生源的局面。
3 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破局路徑探索
在多重矛盾與困境的影響下,體育舞蹈培訓行業必須不斷創新,探索新的發展可能性,建立系統的管理與運營體系,加快教學新產品研發的速度,不斷提高全方位服務的質量。
3.1管理方法的創新
在筆者實地考察的三年時間里,發現中小型培訓機構缺乏系統的管理方法與手段,特別是一些小型機構,老板既是老師,又是銷售,還是管理和運營,雖然每一項經營工作都有所涉及,但卻無法保證每一項運營工作的有效性,長此以往,小微型機構的老板就會產生管理無用,無須提升管理能力的觀點。錯誤的決策往往會對培訓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輕則生源明顯流失,重則入不敷出,培訓機構倒閉。但盲目的整改,把管理理論生搬硬套至培訓機構的管理上是不可行的,中小機構存在資金有限、人員有限,創始人管理能力有限等實際問題。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宜過高,應根據自身的條件或者優勢進行創新式管理,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管理方式并合理搭配,在使用創新式方法進行管理時,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不斷修改,以改良出一套適合的方案。在團隊人員稀缺且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制定階段計劃,簡化工作流程,優化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去除不必要支出是必須采取的重要措施[8]。例如在一年中需要組織學員參加哪些比賽與表演活動?多久考一次級?多久做一次營銷活動?用怎樣的方式在什么樣的平臺上宣傳?年度、月度的銷售目標分別是什么?多久復盤一次?哪些工作流程過于繁瑣且可以簡化?哪些管理方法起到的效果并不明顯?以上提出的這些問題,都可以納入到階段計劃的設計中,做到先掌握全局,捋清發展脈絡,再逐步進行具體事項的操作。
3.2運營方法的創新
管理方法的創新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實踐,短時間內無法產生質的提升,但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一邊實踐一邊改良的做法更符合當下的情形。管理是建立系統思維并有效傳達至各操作環節。而運營則是運籌帷幄,是對管理思想進行實質性轉換的具體手段,能夠讓學員、家長、教師、機構老板等感受到各自需求的滿足。提出有效問題并以融合創新的方法來解決,是運營創新的核心邏輯。在運營環節,需要有效完成階段計劃中的各項任務指標,達到滿足客戶需求,完成銷售業績,推動機構持續發展的整體目標。運營的基礎要求是完成每一次活動的組織且盡可能動員更多人參加并產生一定的收益;進階要求則是通過活動來提升學員的興趣度,成就感,并逐步培養出學員參與活動的習慣。促銷活動的運營也是極為講究,據實際的經營反饋,免費課程或者低價銷售課程的運營手段并不能帶來明顯的招生優勢,頻繁地展開此類促銷活動,無形中降低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如今,短視頻行業的爆火也加速帶動了多個行業的發展,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可以借助多個短視頻APP,發布教師的技術展示、課堂教學記錄(特別要突出教學前后的對比),以及學員在不同活動中的精彩表現,經過長時間高頻率地發布帶有定位的視頻作品,就可以逐步吸引周邊地區學員家長的關注,繼而發展出一批愿意進行線下消費的優質客戶[9]。為培訓機構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生命力。
3.3教學產品的創新
在實地考察期間,學員及其家長反饋最多的問題就是何時能參加表演?為什么總是在練習那幾個步伐?不難發現,在學習舞蹈初期,學員更在乎的是課堂體驗是否更有趣、更好玩,而不是課堂有多么的專業,家長更在乎的是孩子何時能夠表演。在訪談中得知,家長送孩子學習舞蹈的目的集中體現在塑造形體、培養一項業余愛好以及能夠定期參加表演活動。但通過與舞蹈教師交流,得到的反饋卻是,現在的孩子吃不了苦,上課不認真愛偷懶,回家不練舞,基本功不扎實,技術水平無法達到表演的要求。需求與要求之間就產生了矛盾,學員及家長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后,便會放棄體育舞蹈的學習。而舞蹈教師從始至終也無法理解學員放棄學習的真正原因。這樣的問題,是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教學通病,本質是體育舞蹈專業標準和市場標準間差異性的體現,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融合創新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體育舞蹈動作難入門且前期展示時的視覺效果不夠震撼,這也是舞蹈教師不愿意讓新生表演的原因之一。那么可以在教學中融入民族舞、古典舞、現代舞、芭蕾舞等多個舞種的動作元素,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解決前期編排元素不夠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法,可以進一步提升學員的學習熱情。前期組織新學員表演不要過度注重節目質量、技術展示,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對學員的認可上,這樣學員才會有更強的動力去參加后續的每一次活動。只有滿足了學員及其家長的需求,體育舞蹈培訓才有可能突破現有的瓶頸,獲得更好的發展。
4 結語
現階段,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發展依然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存量市場中不斷涌入新的培訓機構,低價競爭的情況成為常態且短期內無法解決,實體校區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招生速度慢,傳統教學理念與家長培養孩子的理念有明顯的差異。針對目前的形勢,應當建立適應于自身發展的管理新模式,創新管理方法。簡化運營流程,提高運營效果,盡可能的滿足學員及家長的需求。在完成內部改革的基礎上,利用全媒體運營的手段擴大機構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關注并形成消費轉化。教學的融合創新是強化學習體驗感,刺激學員持續保持興趣的重要因素。減少現有學員流失,加大宣傳力度,增加新學員報名的數量是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當下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未來的市場趨勢,有可能會進一步壓縮存量市場的大小,因此,不斷的探索出路是體育舞蹈培訓行業必須堅持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解讀《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2021-07-25)[2021-10-29].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5/content_5627157.htm.
[2]劉姝蕾,黃敏.“雙減”政策對體育舞蹈培訓產業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24):75-78+83.
[3]向玉欣,易鵬.“雙減”政策視域下體育舞蹈青少年培訓的現實困境及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05):138-140+144.
[4]李欣組.小學生參加體育舞蹈發展現狀調查研究—以Z市S縣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2):97-99.
[5]周浩佳.北京市海淀區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運營管理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6]王能.顧客關系管理對成都市體育培訓機構競爭優勢的影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2.
[7]劉年坤.消費者滿意度視角下南昌市青少年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發展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22.
[8]趙溪,張艷,胡仕龍.全媒體運營師[M].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6.
[9]英國DK出版社.企業運營百科[M].電子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李檸昊,1994.9,男,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