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各行業都在積極探索新的轉型方向,力求在新時代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我國體育產業在近些年得到蓬勃發展,而數字化技術的出現,給體育產業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成為現階段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改革方向。為此,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從多角度出發探討了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動因以及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并有針對性提升出了我國體育產業數字轉型的優化策略,希望可以為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一些有用建議,全面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策略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Tan Yin Yue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51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ll industri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a new dir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strive to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rapid growth trend in the new era. China's sports industry has developed vigorousl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new ideas for the renewal of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orts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reform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To this end, the article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starting from multiple angle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ports indust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various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argeted to promote the sports industry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hope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provid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Digit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全面普及,當前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突出,2019年,我國的數字經濟規模為35.8萬億元,到了2020年,我國的數字經濟已上升為39.2萬億元,占全國GDP的38.6%,并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當前數字化智能技術在體育全域當中也已被廣泛地應用。如在健身產業發展當中,通過數字感應技術的應用,可以實時地去感知人體運動的生物學信息,并還能在大量數據基礎上,更加深入地解析人體運動能耗的規律,并為人們提出相對應的運動輔導建議。自改革開放以來,基于我國龐大的體育用品需求市場,以及完善且扎實的制造業基礎,我國體育產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為進一步提升體育產業綜合效益,實現體育產業發展的促量提質,體育產業必須尋求新的發展點,而數字技術在信息交流、模式管理、資源優化等方面的優勢,成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1]。諸多的事實也證明了,在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化技術對體育產業的賦能已經初見成效,并涌現出非常多新的體育服務和體育消費方式,極大地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使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了科學健身,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質健康水平,為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國發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撐,更有效推進了我國體育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效率。
1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動因
1.1各種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
為了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數字化發展,目前國家所制定出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自2017年,數字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就圍繞如何抓住數字化機遇、壯大數字經濟、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迅速出臺了若干個指導性意見和扶持措施。同時為了保證我國體育產業持續處于中高速增長態勢,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利好于體育產業的優惠政策,這種政策也在持續著向好的態勢發展,并為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撐[2]。例如:在2017年,為推動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中央財政為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9.3億元,有效提升了體育場館的公共服務能力,保證了民眾的基礎體育運動需求。而在2021年“十四五”規劃中,我國又提出加快促進全民健身發展,提升競技體育實力,重視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推動“體育+互聯網”數字化產業轉型等政策[3]。因此,不管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都表明了我們國家對體育產業發展以及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視,這些都為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1.2體育用品市場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推進全民健身,增強國民身體素質已然成為各階段發展的必要內容,但由于體育鍛煉以及健康意識宣傳不到位,全民健身的概念始終沒能有效下沉到民眾實際生活中[4]。尤其是受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沖下,我國總體經濟以及居民生活節奏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但是這其中也有好的一面,讓人們真正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并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類的體育鍛煉,人民群眾的體育消費意識也逐漸成熟,對體育用品消費的需求量在不斷地擴大,原有體育產業規模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市場消費需要,我國體育產業已經到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202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27372億元,其中增加值為10735億元,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出租與貿易代理為4514億元,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已經高達到了12287億元(表1)[5],由此可見,我國體育用品市場正處于加速成長階段,這也說明我國的體育運動市場也正在加速地擴容。為了提升人們的體育消費,使體育用品市場不斷擴大,2022年7月7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體育助力穩經濟促消費激活力的工作方案》,方案當中提到了,要促進體育消費,加大體育賽事的供給,開展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地去挖掘戶外運動、綠色出行等領域消費潛力,培育全新體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等措施。多個省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基礎上,也開始逐步恢復線下體育賽事,體育運動品牌361°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某媒體記者采訪當中表示,大眾對于健康生活的感知進一步強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加強體育鍛煉,以體育運動來提升免疫力,市場需求的變化有效推動了體育運動品牌的高效發展[6]。
1.3體育產業數字化方面的研究逐步增多
我國關于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方面的研究,是近兩年來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的,以中國知網為例,通過選定主題以“體育產業、數字化”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關于體育產業數字化的相關的研究文獻,2012年為1篇,2014年為3篇,2015年為2篇,2016年為4篇,2017年為1篇,2018年1篇,到了2019年也才只有6篇,可以說從2019年之前,每年關于育產業數字化的研究文獻只有寥寥可數的幾篇文獻而已,2020年時開始上升到了17篇,到了2021年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為59篇,2022年研究文獻高達到了118篇(見表2),由此可見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方面的研究,在近幾年來正在以逐步增長的形式發展。體育科研工作者應把握好這個時機,積極對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模式進行研究,進而才能全面實現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轉型。
2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過程中,原有產業鏈條與數字化產業鏈條因為需要過渡,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受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個人收支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體育產品上下游供需不能進行有效匹配,難以有效推動體育產業向高質量、個性化方向發展。二是,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人才較為稀缺,傳統體育行業人才與數字化體育行業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存在較大差異,不管是數字化體育產品研發人員,還是體育行業高層管理人員都存在較大的一個空缺,亟須完善相關教育體系,以此來滿足體育行業數字化發展的人才缺口。三是,體育產業無效供給過剩,缺乏有效供給管理。現階段人們對體育產品的要求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人們更加傾向于個性化、專業化、高效化的體育用品,體育用品生產企業需要更多地詢問民眾的真實運動訴求,以此來實現產品的有效供給[7]。四是,目前我國創新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不足,與世界其他運動品牌之間的差距依舊存在。我國的很多運動品牌,大多都是通過模仿和代工國外其他運動品牌發展起來的,導致很多企業依舊停留在老舊思維中,缺乏對產品研發和技術更新上的投入,導致我國體育運動品牌在市場中的影響力難以有效提升。
3加速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實施對策
3.1進一步推動體育產業數字化模式創新改革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雖然人們參與戶外健身運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人們的健康意識卻有了很大的改進,已然形成了非常高漲的全民健身熱潮,且在“內外雙循環”發展格局的影響以及各種政策和技術的支持,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已經擁有非常完備的設施基礎,國家、社會和企業需要進一步推動體育產業數字化模式的創新改革。具體實施方式有:一是,要以數字化技術自身優勢為基礎,實現城鄉區域體育產業與公共體育服務融合共享,結合地方文化和資源特色,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來打造地方特色體育產業。例如:對于擁有自然體育旅游條件資源的地區,可以按照“體育+旅游+5G”的方式建設特色的旅游體育觀光產業,實現地區體育產業和總體經濟的協同發展。二是,要加強體育產業組織管理,探索適合體育產業數字化的管理模式,保證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向更為多元化方向發展,有效提升體育產業綜合生產效率。三是,要重視體育產業生產鏈的改革,強化體育產業相關的數據管理、產品服務以及創新設計,打造屬于自己的運動產品,并利用數字技術對體育產品進行全面賦能,深入挖掘數字化體育產品的商業價值,力求形成數字化體育產品良好生態,提升體育產業生產鏈綜合效率。
3.2有效落實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
由于國家政策導向以及廣大民眾對體育鍛煉的切實需求,體育產業擁有非常旺盛的發展態勢,但在具體發展過程中,依舊容易被許多框架所束縛,如果不能將利好政策進行有效落實,輕則導致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進展緩慢,重則導致體育產業發展停滯甚至倒退。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有效落實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所提出的各種政策,為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具體實施方式有:一是,可以在一些地方進行數字化改革試點,通過明確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目標,再根據目標進行多種措施的嘗試,再通過不斷地復盤和總結,形成一套相對規范和科學的使用模式,以此來將其向全國進行推廣。二是,要積極建立多元化共享機制,社會各界都應該將適用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提升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政府管控力度,讓體育企業得以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進行高速發展。三是,應該建立常態化的政策保障機制,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種體育產業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體育相關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革,并積極地與企業進行溝通,讓政府成為企業和市場之間連接的橋梁,及時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為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3.3全面開展體育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離不開數字化基礎建設,為了更好地實現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我國應該加速對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具體實施方式有:一是,要大力推進5G網絡的基礎建設,利用5G技術在多個行業的信息發展優勢,打造全新的社會運作生態系統,讓體育產業以及其他產業都得到快速發展,以此來激發更多新產品和新技術的誕生,為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打好基礎。二是,要鼓勵社會上的體育行業企業,在數字化方向進行技術創新,結合當前數字化生活特點,讓體育產品更為人性化和智能化,真正地讓智能體育設備走入千家萬戶,以此來為數字化體育產品打開廣闊市場,有效推進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速度。三是,要加快傳統體育產業的數字化改革進程,從產品設計再到生產和銷售,都可以通過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優化,以此來改善體育產品的供給關系,滿足廣大消費者多樣化的體育消費需求。四是,要搭建良好的體育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提升體育產業資源配置效率,要讓企業、消費者之間可以進行有效溝通,以有效提升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真正地讓企業可以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對體育產品進行數字化賦能。
4 結語
總之,隨著網絡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全面推進了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我國體育產業來說,帶來了很多利好的發展方式,但是因為相關的研究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體育產業在數字化轉型發展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這需要相關部門要把握好當前的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大好時機,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來讓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進行積極地轉型,通過利用數字化技術,來發展與創建智慧體育、智能體育等,全面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黨挺.國際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特點與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22(02):91-97.
[2]韓朝陽,楊苓,李拓鍵.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現實需求與實現路徑[J].湖北體育科技,2022,41(01):6-10+40.
[3]劉尹,敬龍軍,陳秀宇.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01):195-198.
[4]郭曉禹,李良明.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人才培養困境與思路[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01):219-222.
[5]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EB/OL]. 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112/t20211230_1825764.html.2021-12-30,2023-12-10.
[6]7月份社零消費增長2.7% 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呈兩位數增長[EB/OL]. http://news.10jqka.com.cn/20220815/c641135213.shtml.2022-08-15,2022-12-10.
[7]羅宇昕,李書娟,沈克印,等.數字經濟引領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多維價值及推進方略[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2,39(01):64-72.
作者簡介:譚吟月(1981.3—),女,漢,江蘇鎮江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訓練訓練、體育產業。